分子诊断是体外诊断的一个细分领域,其发展历史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简悦威等应用液相DNA分子杂交成功地进行了镰形细胞贫血症基因诊断,标志着分子诊断的诞生,此阶段分子诊断仅应用于检测遗传病以及产前诊断;第二阶段:1985年,KaryMullis发明PCR技术,实现PCR-DNA/RNA检测,分子诊断应用扩展到临床应用、商品检疫、法医鉴定等领域;第三阶段:1992年,美国Affymetrix公司制造出第一张基因芯片,标志着分子诊断进入生物芯片阶段,分子诊断应用进一步扩展。
分子诊断技术可以对感染性疾病的病毒基因情况、人体基因遗传物质情况及变化等导致疾病的相关因素进行准确诊断,且可以对疾病的发生进行预判。分子诊断技术具有诊断速度快、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势,可以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诊断、血液筛查、遗传性疾病诊断、肿瘤分子诊断等领域,还能在部分应用领域替代其他体外诊断技术,是体外诊断领域的重要分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从全球看,分子诊断作为体外诊断的重要细分行业,是体外诊断领域技术要求较高,发展速度较快的组成部分。广泛的应用领域促进了分子诊断行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全球分子诊断行业年均增速约为13%,高于体外诊断的其他细分领域。根据相关资料,2016年全球分子诊断市场规模约为80亿美元,预计2018年全球分子诊断市场规模可能达到100亿美元。
我国国内分子诊断市场规模较小,但增长迅速,年均增速约为27%,约为全球增速的两倍。预计到2019年,我国分子诊断市场规模将接近100亿元。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体外诊断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
随着技术升级和创新,在我国体外诊断市场三大主要领域中,生化诊断市场规模占比下降,从2010年的27%下降至2014年的19%;免疫诊断市场占比从2010年的33%增长至2014年的38%,所占市场份额最大;分子诊断市场的占比从2010年的11%增长至2014年的15%,增长最为迅速。
我国的分子诊断市场与发达国家如美国、欧盟、日本等分子诊断成熟市场相比,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医疗支出的扩大,预计分子诊断的占比还将进一步提升。分子诊断在我国拥有广阔的成长空间,有望成为最有前景的体外诊断细分领域之一。
分子诊断技术可以对感染性疾病的病毒基因情况、人体基因遗传物质情况及变化等导致疾病的相关因素进行准确诊断,且可以对疾病的发生进行预判。分子诊断技术具有诊断速度快、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势,可以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诊断、血液筛查、遗传性疾病诊断、肿瘤分子诊断等领域,还能在部分应用领域替代其他体外诊断技术,是体外诊断领域的重要分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从全球看,分子诊断作为体外诊断的重要细分行业,是体外诊断领域技术要求较高,发展速度较快的组成部分。广泛的应用领域促进了分子诊断行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全球分子诊断行业年均增速约为13%,高于体外诊断的其他细分领域。根据相关资料,2016年全球分子诊断市场规模约为80亿美元,预计2018年全球分子诊断市场规模可能达到100亿美元。
2010-2019年全球分子诊断市场规模

图表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6
我国国内分子诊断市场规模较小,但增长迅速,年均增速约为27%,约为全球增速的两倍。预计到2019年,我国分子诊断市场规模将接近100亿元。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体外诊断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
2010-2019年国内分子诊断市场规模

图表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6
随着技术升级和创新,在我国体外诊断市场三大主要领域中,生化诊断市场规模占比下降,从2010年的27%下降至2014年的19%;免疫诊断市场占比从2010年的33%增长至2014年的38%,所占市场份额最大;分子诊断市场的占比从2010年的11%增长至2014年的15%,增长最为迅速。
我国体外诊断市场份额变化情况

图表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6
我国的分子诊断市场与发达国家如美国、欧盟、日本等分子诊断成熟市场相比,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医疗支出的扩大,预计分子诊断的占比还将进一步提升。分子诊断在我国拥有广阔的成长空间,有望成为最有前景的体外诊断细分领域之一。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YZ)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