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未来特色原料药将是市场刚性需求

  导读:未来特色原料药将是市场刚性需求,中国的原料药产业多年来受到高耗能、重污染和低附加值的顽疾拖累,实际上,我们所看到的国际市场主导地位这些表面光鲜的数据,是以产能扩大、劳动力成本低廉和资源消耗等来实现的。

  中国报告网报道: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大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国,原料药在中国医药外贸中占有近40%的比重,占出口总额的比重更接近50%,中国医药外贸曾因原料药快速发展而持续辉煌——维持了多年的高增长。但如今,原料药风光不再,特别是大宗原料药的出口,产能过剩市场低迷,出口进入最艰难的时期。

  2013年1~7月,我国原料药进出口额为184.63亿美元,同比增长3.74%。其中,出口额140.96亿美元,出口数量保持8.91%的增速,但由于出口价格同比下降了4.59%,使得出口额同比仅增长3.91%,而维生素类、抗生素和抗感染类、呼吸系统用药等原料药则分别下降10.43%、1.6%和29.21%。由此可见,当前我国大宗原料药的出口增长更多的是以“以价换量”的形式表现,而以量制胜是目前中国在全球原料药市场站稳脚跟的基石。

  特色原料药需求刚性

  中国的原料药产业多年来受到高耗能、重污染和低附加值的顽疾拖累,实际上,我们所看到的国际市场主导地位这些表面光鲜的数据,是以产能扩大、劳动力成本低廉和资源消耗等来实现的。

  近年来,在人工等生产成本和药品终端价格这一升一降的大背景下,环保标准升级提速无疑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影响。人民币升值也使得我国原料药出口的价格优势逐渐丧失,附加值较低的大宗原料药及中间体的出口压力增大。

  而国际监管趋严将让本已步履维艰的出口企业雪上加霜,如欧盟颁布的62号指令要求,从2013年7月2日起,所有出口欧洲的API(人用活性物质)必须出具出口国监管部门的书面声明,新指令的实施已对我国药品出口欧洲市场产生严重影响。此外,美国在2012年10月通过的《仿制药申请者付费法案》(GDUFA)中规定增加美国境外企业GMP检查的频次和收费,这就意味着出口美国的原料药企业将增加一笔额外费用,加剧了企业的负担。

  面对原料药出口下滑,国际形势严峻等诸多挑战,我国原料药产业转型升级显得尤为迫切。2011~2016年间,全球将有销售额超过2500亿美元的药物面临专利到期。品牌药专利保护的大量集中到期,推动了仿制药市场的快速发展,而仿制药市场的强劲增长带动了对特色原料药的需求。虽然我国特色原料药市场占有率还不能和大宗原料药相比,但增速已远超后者。今年上半年,我国特色原料药出口10.67亿美元,同比增长11.23%,部分产品如阿托伐他汀等甚至翻番。我国药企如能成功进行产品的转型升级,不断实现价值链的攀升,成长的潜力将无可限量。

  国际形势促药企转型

  在推进产品定位和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我国特色原料药企业海正药业或许可以为正在或即将转型的药企提供一些经验和启迪。

  早在2003年,海正药业年销售收入就已超过15亿元,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增长153%,“明星药”正是他汀类特色原料药。当时,海正药业把握住了默沙东的降血脂药辛伐他汀在欧盟市场专利到期的机遇,拿到了欧盟药政COS对其辛伐他汀的认证,迅速占领市场,订单激增。仅这一种产品的销售就贡献了近6亿元的收入。而在之后的数年,海正药业通过美国FDA或欧盟COS认证的药品如普伐他汀、阿糖胞苷等也陆续展示出盈利能力。2012年,海正实现收入超58亿元,同比增长12.4%。原料药(主要是特色原料药)依然是公司的主要产品,占总产量的68%。目前海正药业84%的产品销往国外各大洲,其中抗肿瘤、抗感染、心血管药排名前三甲。

  目前,海正药业有90多个品种出口到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客户达到180多家,并在美国建立了分公司。

  积极对未来数年内到期的国际品牌专利药作评估,提出研发备选项目,包括研究仿制药专利挑战的机遇,同时了解及分析国内外竞争对手申请专利和产品开发的情况,正是海正药业由最初以生产大宗原料药为主,到向高端特色原料药及制剂华丽转型的关键所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突破原料药市场发展的“瓶颈”,还需要多方努力。在保证大宗原料药稳定增长的同时,我们更希望看到中国药企在优化产品结构,实现产业升级上的作为,毕竟高端原料药和制剂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关调研报告《中国原料药行业发展现状及盈利空间分析报告(2013-2017)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零售药店行业:实体药店销售额占比持续下降 网上药店销售额占比持续提升

我国零售药店行业:实体药店销售额占比持续下降 网上药店销售额占比持续提升

从销售额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含药品和非药品)销售额持续增长,但增速逐渐放缓。到2024年我国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含药品和非药品)销售额达9411亿元,同比增长1.9%。

2025年08月15日
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逐年增加 其中软件类投入占比超30%

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逐年增加 其中软件类投入占比超30%

近年来我国医院信息化资金投入逐年增加,平均投入来看,2024 年我国三级医院信息化平均投入金额为1345.99 万元,三级以下医院信息化年平均投入金额为 306.79 万元。

2025年08月14日
我国数字医疗产业规模高速增长 其中数字医疗健康服务平台市场规模增速最快

我国数字医疗产业规模高速增长 其中数字医疗健康服务平台市场规模增速最快

从数字医疗健康综合服务市场规模来看,2020-2024年,我国数字医疗健康综合服务市场规模呈高速增长。2024年我国数字医疗健康综合服务市场规模为2203亿元,同比增长26.03%。

2025年08月13日
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国产备案数量稳步上升 其中营养素补充类占比超五成

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国产备案数量稳步上升 其中营养素补充类占比超五成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居民健康意识的提升,我国保健食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张。2024年我国养生保健食品市场规模达到2308.2亿元,同比增长6.9%。

2025年08月08日
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稳步增长 行业市场加速扩容

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稳步增长 行业市场加速扩容

从市场规模来看,随着深海科技突破和生物技术发展,近五年我国海洋生物医药市场规模逐渐扩大。2024年我国海洋生物医药市场规模约为331亿元,同比增长19.9%。

2025年08月07日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免疫诊断国产化率发展空间最大 资本市场热度正持续下降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免疫诊断国产化率发展空间最大 资本市场热度正持续下降

从各细分领域占比来看,各细分领域表现分化明显。2024年生化诊断市场份额下滑至20%以下,免疫诊断市场占比稳定在35%左右,分子诊断维持10%的市场份额,血液体液检测和POCT领域分别以超5%的增速稳步发展。

2025年08月02日
我国血管支架行业已处技术创新期 产品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出口市场向好

我国血管支架行业已处技术创新期 产品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出口市场向好

发展历程来看,我国血管支架行业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前的起步阶段,早期我国血管支架市场完全依赖进口产品,国内企业尚未具备自主研发能力。20世纪80年代,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球囊导管技术引入中国,为血管支架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随着心血管疾病诊疗需求增长,血管支架作为高端医疗器械开始进入国

2025年07月26日
我国医疗服务大数据解决方案细分市场持续扩容 但医疗大数据行业整体资本热度渐下降

我国医疗服务大数据解决方案细分市场持续扩容 但医疗大数据行业整体资本热度渐下降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21年之后我国医疗大数据行业投融资事件及金额持续下降,到2024年我国医疗大数据行业发生36起,投融资金额为16.24亿元;2025年1-7月23日我国医疗大数据行业发生25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12.82亿元。

2025年07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