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资源主要包括提供医疗服务的各类医疗机构、床位、人员、医学技术、信息资源和设施设备等生产要素。“十三五”以来,浙江省聚焦健康浙江建设,着力破解医疗资源配置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人群主要健康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根据《浙江省省级医疗资源配置“十四五”规划》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省共有省级医院18家,其中,综合医院8家,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4家,专科医院6家。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省级医疗资源配置行业分析报告-产业规模现状与发展规划趋势》显示,2020年,省级医院共有核定床位31030张(含重症床位621张),较2015年增长19.48%,实际开放床位33897张。省级医院共有卫生技术人员4107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4514人,注册护士20520人,医护比为1:1.41,远高于同期全省平均水平。优质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2019年,省级医院门急诊人次3934.66万,出院人次158.41万人次,“十三五”前四年年均分别增长为6.92%、10.45%。省级医院平均床位周转次数52.09次,出院者平均住院日6.91天,与2015年相比,分别增加11.96次和减少1.98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全面推进。“双下沉、两提升”持续深化,截至2020年底,15家省级医院通过全面托管、重点托管、专科托管等方式,与全省64家县级医院建立了合作办医关系,合作办医覆盖49个县(市、区),助力全省实现省市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县域全覆盖。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资料显示,“十三五”期间,所有省级医院完成号源池整合,网上开放号源比例达80%以上,门诊和病区智慧结算率分别达84.73%和81.59%。
此外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救治,充分发挥省级医院一线阵地作用,4家省级定点医院集中收治重症、危重症,助力浙江在确诊一千例以上的省份中死亡率最低。省级医院医务人员作为援鄂医疗队主力军参与武汉、荆门抗疫防疫斗争;浙医一院、浙医二院等省级医院通过视频连线累计向67个国家近700家医疗卫生机构分享抗疫经验。
浙江省省级医疗资源配置发展面对的形式
虽然在“十三五”时期,浙江省省级医疗资源配置发展成效显著,但目前省级医疗资源空间结构有待调整、不同层级医疗资源调配有待优化、医学高峰建设有待加速提效。
浙江省省级医疗资源配置发展问题 |
|
省级医疗资源空间结构有待调整 |
一是区域发展尚显不均,82.50%的省级医院(含分院区)集中布局于杭州城区,浙中、浙西等地区受制于区位及基础条件劣势,优质医疗资源配置相对不足,山区海岛等偏远地区资源相对缺乏、发展不快。二是优质医疗资源供需矛盾尚待化解,省级医院床位数占全省医院床位总量的9.30%,出院人次却占到全省医院出院总人次的15.98%。 |
不同层级医疗资源调配有待优化 |
一是省级医院仍承担了大量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医生疲于应付低水平的重复性劳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尚未形成。二是“双下沉”的精准性、创新性、实效性不足,对基层医院诊疗水平、医院管理、人才梯队建设等方面带动提升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总院与分院间协调管理、医疗资源统筹配置等问题凸显,多院区一体化、同质化发展亟待创新推进。 |
医学高峰建设有待加速提效 |
一是学科建设亟待进一步优化。学科发展不平衡现象凸显,重大疾病和疑难病例外流比例较高,妇产儿科等学科建设缺乏显示度高、标志性强的成果,在国际国内尚未形成影响力、辐射力。二是人才队伍建设有待突破。领军人才、创新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不足,卫生高层次人才整体质量、数量和投入与上海、江苏、广东等存在较大差距,人才引培留问题仍然凸显。三是科技创新和科研转化能力有待加强。截至2019年底,累计7家省级医院入选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医院,虽助力浙江成功跻身全国医院科技量值第一方阵,但在百强医院总数、科技产出、学术影响力等各方面仍与北京、上海、四川等省市存在较大差距。 |
浙江省省级医疗资源配置“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
省级医院作为浙江省最优质的医疗资源,是浙江省打造“医学高峰”的主力军、夯实公共卫生应急防控的排头兵、建设中医药强省的领头雁。
“十四五”时期,浙江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和疫情防控工作系列重要论述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坚持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医疗健康服务需要为目标,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加快打造“医学高峰”,引领带动全省医疗服务质量持续增强,推动山区海岛卫生健康事业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助力健康浙江基本建成。
根据《浙江省省级医疗资源配置“十四五”规划》显示,到2025年,省级医疗资源配置和布局不断优化,省级医院学科建设总体水平全国领先,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显著提升,中医药传承创新持续发力,优质医疗资源的高端性、引领性、前瞻性显著增强,疑难危重病例省域外转率持续降低,辐射带动医疗卫生薄弱地区能力较大提升,助力基本建成健康浙江。
到2035年,省级医疗资源配置和布局更为优质均衡,省级医院学科建设总体水平稳居全国前列,公共卫生防控救治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高水平医院、高水平团队、高水平学科向“数一数二”迈进,实现优质医疗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和全面覆盖,助力高质量建成健康浙江、率先实现卫生健康现代化。
序号 |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20年实绩值 |
2025年目标值 |
1 |
省级医院每千人床位数1 |
张 |
0.53* |
0.6左右 |
2 |
省级医院医护比 |
/ |
1:1.41* |
1:1.5 |
3 |
省级医院床护比 |
/ |
1:0.61* |
1:0.65 |
4 |
省级综合医院平均住院日 |
天 |
8.0* |
6.5以下 |
5 |
省级医院三四类手术占比 |
% |
39.3* |
45 |
6 |
省级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科)数 |
个 |
83 |
90 |
7 |
省级医院新增国家级卫生人才数 |
人 |
/ |
[50] |
8 |
省级医院争创国家医学中心数、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数 |
个 |
8 |
10 |
9 |
省级医院建设国家级紧急医疗救援队数 |
个 |
2 |
5 |
10 |
形成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项目数 |
项 |
17 |
50 |
11 |
杭州老城区范围内省级医院床位数占比2 |
% |
60.88 |
50 |
12 |
省级医院帮扶山区海岛县县级医院能力提升实现率 |
% |
/ |
100 |
浙江省省级医疗资源配置“十四五”规划重点任务措施 |
(一)优化资源配置,激发省级医院内生动力 |
1、功能定位 |
2、床位规模: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扩大优质医疗资源总体规模,适度放开高水平高质量公立医院的床位限制,床位增量主要向传染、急诊、重症、妇产、儿科、肿瘤等短缺领域倾斜。到“十四五”期末,省级医院每千常住人口规划床位数达到0.6张左右。 |
3、卫生人才:深入实施“551卫生人才培养工程”,加大海内外一流医学人才引进力度,培育一批高峰高原建设引领者、学科学术带头人及临床骨干型人才,打造一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团队。到2025年,打造3-5个省级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争取入围1-2个国家级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 |
4、学科(专科)资源:优先发展人体器官移植、血液科、重症医学等10个医学重点培育专科(学科)。规划布局30-40个省级医学重点学科,进入全国前3的学科数量达10个以上,前10的学科数量达30个以上。加大科研信息化投入力度,保证省级三甲医院年科教人才和信息化经费支出占比、专职科研人员比例、横向课题数量与经费占比均不低于10%。 |
5、数字化资源:稳步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构建互联网医疗生态联盟,加快构建线下线上全方位的诊疗服务体系,争取到2025年,实现省级医院卫生健康服务和治理的全面数字化转型。 |
6、公共卫生医疗救治设施设备 |
7、中医药临床技术资源:至2025年,推广50个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探索形成50项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技术。 |
(二)优化布局结构,增强省级医院辐射带动能力 |
1、布局结构优化导向 |
2、引导在杭省级医疗资源内疏外扩:全面加强杭州城区省级医疗资源的统筹和协同,紧密结合杭州新一轮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优化杭州城区省级医院布局,推动杭州主城区功能疏解。 |
3、畅通省级医疗资源下沉合作渠道:聚焦32个山区海岛县,强化基本医疗服务托底保障,综合实力较强的省级三甲医院至少负责1个山区海岛县下沉工作。 |
4、推动长三角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 |
5、深化国际领域医学医疗交流合作 |
专栏1 省级医院卫生人才发展重大改革及重大政策 |
1.有序扩大省级医院人事自主权,对引进急需紧缺和高层次人才,实行自主招聘、自主考核、自主调整、自主淘汰,实行目标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和项目工资制。 |
2.省级医院引进高层次卫生人才,可不受专业技术岗位总量、岗位等级、结构比例限制,按规定享受落户、子女教育等政策。 |
3.增强省级医院公共卫生人员力量配备,鼓励省级医院和公共卫生机构管理和技术人员双向流动,建立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
专栏2“医学高峰”计划 |
1.完善财政投入、人事管理、医保支付、服务价格等政策配套,高标准建设传染病医学中心、综合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及心血管病、创伤、呼吸、妇产、儿童、癌症等6个专业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
2.开展“四个一批”高峰学科计划,创建一批一流品牌学科、发展一批重点优势学科、培育一批特色学科、支持一批潜力学科,进入国内、国际第一方阵。优先发展人体器官移植、血液病、重症医学、神经疾病、骨科、眼科、微创外科、康复医学、老年医学、口腔医学等10个医学重点培育专科(学科),作为争取更多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的重要储备。 |
3.探索开展新型先进技术平台和示范性研究型病房建设。加大医院科研和信息化投入力度,省级三甲医院年科教人才和信息化经费支出占比、专职科研人员比例、横向课题数量与经费占比均不低于10%。 |
4.优化布局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在重点优势领域争创国家级平台,力争新建50家以上各类国家和省级科研基地。探索开展示范性研究型病房建设,加大医院科研和信息化投入力度。深入实施“551卫生人才培养工程”,加大对海内外高端人才的招引力度,引进院士、国际顶尖人才等高端人才20人以上,大力培养新兴交叉复合型人才、青年拔尖创新人才,国家级人才达到350人,新增省级人才200人。高标准、高水平、高产出建设中国(浙江)卫生健康科技研发与转化平台,成为国内科技研发和产业化重要引领性平台,推动重大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数量累计达到100项以上。 |
专栏3 数字化赋能医疗健康重点工程 |
1.完善5G物联网在医院场景建设的应用。充分发挥物联网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推进手术器械管理、医疗器械追溯、病人实时定位、母婴安全管理、移动报警求助等应用,规范医疗服务流程,保障医疗质量安全。利用各种采集器对医疗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提高数据的准确性,提供集诊疗、管理、决策为一体的综合应用服务。 |
2.创新医学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场景。探索人工智能进行疾病的筛查和预测,开发基于行为、影像、生化等检查结果数据的临床智能辅助诊疗决策系统,实现智能影像识别、病理分型,提供准确、高效、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诊疗水平。基于平台探索智能分诊、智能导诊模式,引导患者实名上传病史资料,分析判断患者病情,自动匹配病情重、急诊患者专家号,提供合理的就医路径引导,提高工作效率。 |
3.充分挖掘利用大数据资源。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部署建设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卫生健康(医疗保障)信息平台,集成医学大数据资源。按照安全为先、保护隐私的原则,积极开发、挖掘和利用,实现多中心、大规模临床数据协同分析与挖掘,唤醒沉睡数据,合规反哺医疗机构,便捷共享到患者指端。 |
4.建立浙江省“互联网+”肿瘤医疗健康服务功能应用。省肿瘤医院牵头,在省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总体架构下建立浙江省“互联网+”肿瘤医疗健康服务功能应用,构建全省统一的肿瘤远程肿瘤服务模式,实现肿瘤诊断、治疗、监测及随访等一系列协同应用。形成一中心、多层次的管理和服务模式,建设覆盖全省的远程协作网络体系,最终实现优化肿瘤诊治路径,提升全省肿瘤诊疗同质化水平,同时降低肿瘤相关的医疗费用支出。 |
专栏4 省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 |
在杭州、宁波、温州三地分别建设1个省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承担危重症患者集中救治和医疗应急物资集中储备任务,提升省级急危重症治疗能力。 原则上按照医院编制床位的10%-15%(或不少于200张)设置重症监护病床,设置一定数量负压病房和负压手术室,按不同规模和功能配置心肺复苏、呼吸机、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必要的医疗设备。 建设可转换病区,按照“平战结合”要求,改造现有病区和影像检查用房,能在战时状态下达到“三区两通道”的防护要求,水电气按照重症集中收治中心要求进行改造。 改善呼吸、感染等专科设施条件,鼓励设置独立的病区或院区,加强检验、发热门诊等业务用房建设,按照医院床位的2%-3%设置门急诊观察床位。 |
专栏5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建设 |
1.开展省级中医医院中医特色化建设,强化以中医药服务为主的办院模式和服务功能,打造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 |
2.构建中医优势特色专科体系,做优做强中医内科、妇科、骨伤、肛肠、儿科、皮肤科、针灸、推拿、康复以及心脑血管病、肿瘤、肾病、脾胃病和情志病等专科专病。 |
3.加强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推广,推进中西医协同攻关,建设一批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旗舰”科室。 |
4.推动优质中医医疗资源下沉。推动省级中医医院与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形成高层次合作关系,加快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
区域 |
医院名称 |
院区名称 |
2020年底实际开放总床位(张) |
“十四五”规划总床位(张) |
上城区 |
浙医一院 |
庆春院区 |
2531 |
1500 |
城站院区 |
692 |
300 |
||
大学路院区 |
0 |
0 |
||
浙医二院 |
解放路院区 |
2218 |
1250 |
|
邵逸夫医院 |
庆春院区 |
1711 |
2100 |
|
浙医妇产科医院 |
学士路院区 |
1119 |
800 |
|
浙医口腔医院 |
秋涛路院区 |
0 |
100 |
|
省中医院 |
湖滨院区 |
1500 |
1000 |
|
省中山医院 |
庆春路院区 |
100 |
100 |
|
省肿瘤医院 |
机场路院区 |
0 |
0 |
|
温医大眼视光医院 |
杭州院区 |
80 |
180 |
|
拱墅区 |
浙医儿院 |
湖滨院区 |
450 |
410 |
浙医口腔医院 |
延安路院区 |
20 |
50 |
|
省新华医院 |
潮王路院区 |
900 |
/ |
|
申花路院区 |
/ |
1200 |
||
省人民医院 |
朝晖院区 |
2238 |
2000 |
|
省肿瘤医院 |
半山院区 |
1908 |
1910 |
|
西湖区 |
浙医一院 |
之江院区 |
1024 |
1000 |
省中山医院 |
莫干山路院区 |
560 |
900 |
|
省人民医院 |
望江山院区 |
650 |
1000 |
|
浙江医院 |
灵隐院区 |
447 |
600 |
|
三墩院区 |
800 |
1200 |
||
省立同德医院 |
翠苑院区 |
1500 |
1500 |
|
之江院区 |
189 |
200 |
||
天目山院区 |
0 |
0 |
||
老城区合计 |
20637 |
19300 |
||
滨江区 |
浙医二院 |
滨江院区 |
1200 |
2250 |
浙医儿院 |
滨江院区 |
919 |
1490 |
|
省人民医院 |
滨江院区 |
0 |
0 |
|
萧山区 |
浙医二院 |
萧山院区 |
/ |
2500 |
浙医妇产科医院 |
钱江院区 |
/ |
1200 |
|
钱塘区 |
浙医一院 |
钱塘院区 |
0 |
0 |
邵逸夫医院 |
下沙院区 |
1200 |
1200 |
|
省中医院 |
下沙院区 |
599 |
1100 |
|
余杭区 |
浙医一院 |
余杭院区 |
485 |
3200 |
省立同德医院 |
闲林院区 |
500 |
1200 |
|
临平区 |
/ |
/ |
/ |
/ |
富阳区 |
省中医院 |
富阳院区 |
/ |
2500 |
省人民医院 |
富阳院区 |
/ |
1200 |
|
临安区 |
省人民医院 |
临安院区 |
/ |
1500 |
省立同德医院 |
青山湖院区 |
/ |
0 |
|
新城区合计 |
4903 |
19340 |
||
总计 |
25540 |
38640 |
县(市、区) |
县级医院 |
省级医院 |
龙泉市 |
龙泉市人民医院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青田县 |
青田县人民医院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庆元县 |
庆元县人民医院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缙云县 |
缙云县人民医院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遂昌县 |
遂昌县人民医院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松阳县 |
松阳县人民医院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景宁县 |
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柯城区 |
柯城区人民医院 |
浙江省肿瘤医院+浙江医院 |
衢江区 |
衢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江山市 |
江山市人民医院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常山县 |
常山县人民医院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开化县 |
开化县人民医院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龙游县 |
龙游县人民医院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洞头区 |
洞头区人民医院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龙港市 |
龙港市人民医院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平阳县 |
平阳县第二人民医院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苍南县 |
苍南县第三人民医院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文成县 |
文成县人民医院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定海区 |
定海区中心医院 |
浙江省人民医院 |
普陀区 |
普陀区人民医院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岱山县 |
岱山县第一人民医院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嵊泗县 |
嵊泗县人民医院 |
浙江医院 |
三门县 |
三门县人民医院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天台县 |
天台县人民医院 |
浙江省人民医院 |
仙居县 |
仙居县人民医院 |
浙江省人民医院 |
武义县 |
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磐安县 |
磐安县中医院 |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
淳安县 |
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 |
浙江省人民医院 |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