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球在肿瘤治疗产品和维持疗法上的费用支出为1130亿美元,占全球药品销售规模的10.3%,在整个药品市场可谓是“独领风骚”,不仅是规模最大的药品市场,也是增长最快的药品市场,此前五年年均增长接近9%;预测这一格局将会持续,到2021年将超过1470亿美元。
目前我国抗肿瘤药物的销售规模保持了年均20%左右的增速,2017年约为1410亿元,预计接下来会有明显的“以价换量”效应,对于整个抗癌药市场来说是一个重大利好,初步预测未来抗肿瘤药增速在15%-17%之间,到2020年或达2200亿元。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抗癌药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研究》
靶向药物的一大特点是针对特定靶点产生作用,每个病人的情况各不相同,可以选用的靶向药物也各有不同,一定程度上实现对肿瘤的个体化治疗。从药品的需求趋势来看,疗效明显、副作用小是未来产品发展的主要需求方向,在这种市场需求驱动下,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与临床应用将是抗肿瘤药物行业未来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过去10年全球抗肿瘤领域的用药结构从激素转向了靶向治疗:70年代金属铂类和抗生素类抗癌药物,使临床化疗技术向根治性目的迈进了一大步;90年代,植物提取物如紫杉醇、喜树碱类应用于临床,使得肿瘤细胞免疫和抑癌基因的研究进入白热化阶段;直至21世纪,真正开启了肿瘤靶向治疗的时代。
肿瘤靶向药迎来多重利好、代理商和分销商也乐开花,但肿瘤中成药的日子就不是那么好过了。由于肿瘤中成药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大多起到活血化瘀、益气扶正等作用,只能处在辅助治疗的位置,在2015年以来各地陆续出台重点监控用药、辅助用药目录,国家药价调控、药占比、集中招标采购等多种控制措施的实施,肿瘤中成药尤其是注射剂的销售受到较大的影响。
肿瘤靶向药迎来多重利好、代理商和分销商也乐开花,但肿瘤中成药的日子就不是那么好过了。在未来一旦实行抗癌药零关税进口则将会有更多疗效好的靶向药涌入中国市场,则我国肿瘤中成药市场的增长速度会进一步被遏制甚至出现下滑。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