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中药材价格走势预测分析

        内容提示:据了解,目前中药材价格全面“飘红”。以太子参为例,批发价从2009年的每公斤30元,涨到现在的每公斤650元,价格翻了20多倍;再比如党参,2009年的批发价只不过每公斤20多元,现价已飙升至每公斤170元,零售价则达到每公斤280元。川贝母批发价格已从2009年的每公斤700元涨到目前的每公斤3800元。此外,冬虫夏草、阿胶、西洋参、三七、牛黄等都位列涨幅榜前茅。

        日前,国家发改委对党参发布了“清仓令”,责令囤积者在一周内将所囤的党参按照市场价2/3的价格,即不超过每公斤60元的价格,全部出售给以党参为原料并取得GMP资格认证的中成药生产企业。此举迅即在中药材行业引起震荡。“清仓令”的出台有着怎样的背景?中药材价格虚高背后有着怎样的深层原因?如何才能从根本上为“发烧”的中药材降温。


  症状:中药材价格持续“高热”


  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国内中药材开始涨价,并“一涨不可收拾”,出现“虚火”症状。纵观全国各地,中药材涨价浪潮波及了常用中药品种,在网络上,继“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之后,“药你命”也成了热门词汇。


  据中药材天地网7月份检测数据显示,537个药材品种与去年同期相比,379个品种价格上涨了7成,占总量的71%左右,其中党参涨幅在400%以上。


  据了解,目前中药材价格全面“飘红”。以太子参为例,批发价从2009年的每公斤30元,涨到现在的每公斤650元,价格翻了20多倍;再比如党参,2009年的批发价只不过每公斤20多元,现价已飙升至每公斤170元,零售价则达到每公斤280元。川贝母批发价格已从2009年的每公斤700元涨到目前的每公斤3800元。此外,冬虫夏草、阿胶、西洋参、三七、牛黄等都位列涨幅榜前茅。


  针对这种“虚高”现象,7月18日,发改委检查组首先对上半年价格疯涨的党参“开刀”,勒令囤积商以“三限”标准,即限时间、限价格、限销售对象,尽快处理手中药材。


  症结:自然原因和产业薄弱


  据了解,此次发改委对党参价格进行治理,是由于党参遭到部分商贩的囤积和游资的炒作。“目前,84%的中药材平均价格涨幅为109%。仅凭没有合力的游资是炒不动如此大面积、沉甸甸的中药材现货大盘的,它们并不是推动此次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从事中药材采购投资40余年的业内人士秦建云说。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中药材价格的集体“飘红”。


  国都证券行业研究员潘蕾分析认为,部分游资炒作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价格上涨。但中药材涨价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由于中药材的种植与气候、土壤等密切相关,全国大部分地区前期的干旱天气,导致中药材产量下降;二是种植以及收割的人工成本和运输成本提高导致中药材生产成本上涨

对于中药材涨价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港澳台交流合作中心主任王承德认为,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百姓的健康理念普遍加强,更加注重养生,从而造成需求逐步增长。与此同时,中医药市场目前依然缺乏调控。“前些年,中药大面积种植,比如当归产量过大,销售困难,人们都把它当做‘柴火’一样扔掉,之后市场需求的大量增加造成了部分中药价格的畸形上涨。”

 


  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认为,药材价格上涨,既有自然灾害的短期影响,也是长期以来因中药材生产基础薄弱、流通模式落后导致的中药材生产供应矛盾的集中爆发。对中药资源的无序利用和过度开发也是造成药材价格上涨和短缺的深度原因之一。


  医治:为行业配备“温度计”


  资金炒作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此次中药材价格上涨。国家发改委严厉打击囤积炒作,并力推药材库主建立健全中药材出入库台账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药价上涨。然而,有专家表示,行政手段调控中药材价格在短期内虽然可以使其迅速“降温”,但却并非长久之计。


  专家表示,目前,我国中医药产业亟须建立整体信息管理平台,同时应尽早建立中药材储备制度,通过国家收购、放储来控制药材价格。


  对此,王承德表示,应该通过对中药材市场进行生产流通和需求信息的整体评估,由相关部门建立信息监测预警机制,及时发布生产供需等信息,科学测算中药市场生产供求数据,为市场调控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要为重要药材建立应急储备机制,统一规划、统一调剂,科学有序地调节中药市场供求。


  “如果全国的药市都能这样并实现联网,就不会让购货商受到蒙蔽,不会让这些人不明情况地跟风,哄抬药材价格。”中盛药材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向明认为,要想理顺整个国内中药材购销市场,关键是要做到中药材货源信息公开化。要在国内各个主要药市建立大货交易平台,让中药材的存货、销售都透明。


  目前,相关部门亦在研究对策。商务部信息化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要解决当前中药材业发展的矛盾就必须建立稳定机制,首要工作就是尽快建立中药材产销信息导航和预警系统,为行业配备“温度计”。


  房书亭强调,为平抑中药材价格,落实常用中药材的国家收储方案、转变中药材流通方式以及建立中药材溯源制度迫在眉睫。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免疫诊断国产化率发展空间最大 资本市场热度正持续下降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免疫诊断国产化率发展空间最大 资本市场热度正持续下降

从各细分领域占比来看,各细分领域表现分化明显。2024年生化诊断市场份额下滑至20%以下,免疫诊断市场占比稳定在35%左右,分子诊断维持10%的市场份额,血液体液检测和POCT领域分别以超5%的增速稳步发展。

2025年08月02日
我国血管支架行业已处技术创新期 产品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出口市场向好

我国血管支架行业已处技术创新期 产品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出口市场向好

发展历程来看,我国血管支架行业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前的起步阶段,早期我国血管支架市场完全依赖进口产品,国内企业尚未具备自主研发能力。20世纪80年代,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球囊导管技术引入中国,为血管支架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随着心血管疾病诊疗需求增长,血管支架作为高端医疗器械开始进入国

2025年07月26日
我国医疗服务大数据解决方案细分市场持续扩容 但医疗大数据行业整体资本热度渐下降

我国医疗服务大数据解决方案细分市场持续扩容 但医疗大数据行业整体资本热度渐下降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21年之后我国医疗大数据行业投融资事件及金额持续下降,到2024年我国医疗大数据行业发生36起,投融资金额为16.24亿元;2025年1-7月23日我国医疗大数据行业发生25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12.82亿元。

2025年07月25日
我国阿胶行业产业链完善 产量高增 东阿阿胶领跑十大品牌

我国阿胶行业产业链完善 产量高增 东阿阿胶领跑十大品牌

市场规模来看,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将持续增长,对健康保健产品的需求相应增加,越来越多的人群注重健康管理,拉动了阿胶行业的逐步扩大,2024年我国阿胶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91亿元。

2025年07月18日
AI制药行业:中国市场规模增速快于全球 早期药物开发为全球企业布局最多环节

AI制药行业:中国市场规模增速快于全球 早期药物开发为全球企业布局最多环节

从全球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全球AI制药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AI制药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8.22亿美元,同比增长32.0%。

2025年07月16日
我国医美注射材料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玻尿酸市场占比最大

我国医美注射材料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玻尿酸市场占比最大

市场规模来看,2021-2024年,我国医美注射材料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4年我国医美注射材料市场规模约346亿元,同比增长28.6%。

2025年07月14日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及创新医疗器械获批数量均持续增长 资本市场逐年降温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及创新医疗器械获批数量均持续增长 资本市场逐年降温

市场规模来看,2019-2024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我国医疗器械的市场规模为13644.1亿元,同比增长13.5%。

2025年07月08日
宠物数量增多推动我国宠物医疗行业增长 但相关资本市场热度渐渐降温

宠物数量增多推动我国宠物医疗行业增长 但相关资本市场热度渐渐降温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22年之后我国宠物医疗行业投融资事件及金额下降,到2025年投融资事件数量有所回升。2024年我国宠物医疗行业发生6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1.94亿元;2025年1-6月我国宠物医疗行业发8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0.75亿元。

2025年07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