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获得高盛投资,成为国内首家在美国市场上市的药店企业,海王星辰却在美股上市后一路下跌,远远跑输了指数。我们在观察总结后认为当时的海王星辰的主要问题为:
(1)、收入端过于激进的高毛利策略与本身品牌定位的偏离,导致公司客流流失;
(2)、成本端生不逢时,宏观经济快速增长叠加开店激进,导致成本难以控制。
收入端:激进自有品牌策略导致客流流失。海王星辰在上市前为了提高毛利率十分激进的开始了它旗下自有品牌的推广。可以看到在 05 年时,自有品牌的占比是非常低的,但从 06 年开始,海王星辰十分激进的对自己的自有品牌开始营销,一年之内,就将自有品牌的收入占比提升到了 18%,毛利占比达到了 35%。但随之而来的是店均客流的快速下滑,从 2005 年的每天每店 132 人,下降至了 2011 年的每天每店 64 人,直到海王星辰逐步降低自有品牌的的占比之后,客流才开始缓慢回升。
从海王星辰的毛利率变化可以看到,自有品牌的强力推广,对公司整体毛利率的确起到了非常积极的影响。公司毛利率从 2004 年的 26%,快速上升到了 48%。也许大家会认为,海王星辰店均客流的快速下降是因为新店开店速度快,新店客流较少拉低了平均值。一方面我们认为新店开张拉低店均客流的速度不会导致下降趋势那么明显,而且在海王星辰放缓开店速度后,客流也没有出现明显的提升。另一方面,会员活跃度的下降也从侧面说明了这个问题。2004-2005 年自有品牌未推出时,会员活跃度是相对较高并且在上升的,但在推出了自有品牌后,会员活跃度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自有品牌的主要问题在于海王星辰本身定位是高端社区药店,定价上高于其他药店,而消费者无法买到自己想要的品牌药,营业人员又相对过分的推销对于消费者来说,不知名且疗效不确定的自有品种和其他生活用品,因此导致客户的快速流失。
同时,从单店收入在推广后快速下滑而品类变革后逐步上行的趋势也从侧面验证我们的观点。从老店收入端的变化我们也可以看出,海王在自有品类大幅推进与新开店的作用下,单店日均销售额下降明显。直到 10 年管理层开始调整品类,降低自有品牌占比,大量关闭表现不佳的门店(08 年最多时为 2709,14 年为 1980),海王星辰的单店日均收入才出现回升。
在收入端承压的同时,海王星辰的成本端由于经济周期因素,进入了不可控的状态。海王星辰的门店大部分分布在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受到经济快速增长的周期带来的通胀水平上升的影响,2007 年开始,销售人员薪酬和房租快速上升,到 2008 年,海王星辰的人工与房租占比一度接近了公司收入的 30%,严重拖累了公司整体的净利率水平。
回顾公司收入与净利润变化的变现我们可以看到激进的自有品牌策略在短期内为海王星辰带来了利润端的快速增长,股价也出现了短时间的回升。但是,海王星辰忽略了客流的持续增长才是零售药店行业的根本。持续下滑的单店收入及客流导致之后的海王星辰收入停滞不前,利润在高企的成本下在低位徘徊,陷入了亏损的边缘,股价也因此这一阶段低位徘徊。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