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辅助诊疗领域 新兴AI公司开始介入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1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人工智能技术还可应用于辅助诊疗领域,即智能诊疗,智能诊疗通过让计算机学习专家医生的医疗知识,模拟医生的思维和诊断推理,从而给出可靠诊断和治疗方案。

        国外最早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医疗诊断的是MYCIN专家系统。我国研制基于人工智能的专家系统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但是发展很快。早期的有北京中医学院研制成‘关幼波肝炎医疗专家系统’,它是模拟著名老中医关幼波大夫对肝病诊治的程序。上世纪80年代初,福建中医学院与福建计算机中心研制的林如高骨伤计算机诊疗系统。其他如厦门大学、重庆大学、河南医科大学、长春大学等高等院校和其他研究机构开发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医学计算机专家系统,并成功应用于临床。

        在智能诊疗的应用中,IBMWatson是目前最成熟的案例。IBMWatson可以在17秒内阅读3469本医学专著、248000篇论文、69种治疗方案、61540次试验数据、106000份临床报告。2012年Watson通过了美国职业医师资格考试,并部署在美国多家医院提供辅助诊疗的服务。目前Watson提供诊治服务的病种包括乳腺癌、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膀胱癌、卵巢癌、子宫癌等多种癌症。

        Watson实质是融合了自然语言处理、认知技术、自动推理、机器学习、信息检索等技术,并给予假设认知和大规模的证据搜集、分析、评价的人工智能系统。

IBMWatson模拟人类医生诊断模式的处理逻辑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渐成熟,2016年,IBMWatson开始放开手脚,以肿瘤为重心,在慢病管理、精准医疗、体外检测等九大医疗领域中实现突破,逐步实现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型工具的价值。

2016年IBMWatson在医疗领域的大事记一览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2016年IBMWatson所布局的医疗领域一览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2016年8月,IBM与杭州认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宣布与中国21家本土医院达成合作,计划使用IBMWatson肿瘤解决方案帮助医生为病人提供更好的个性化肿瘤治疗方案。据了解,此次是Watson健康在国内的首个合作伙伴项目。

IBM与杭州认知合作的首批医院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2016年12月,浙江省中医院联合思创医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杭州认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宣布成立沃森联合会诊中心,三方将合作开展IBMWatsonforOncology服务内容的长期合作,这也是IBMWatson肿瘤解决方案在中国正式提供服务的首家联合会诊中心。2017年2月初,IBMWatson来到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参与为癌症患者举行的义诊。短短的2个小时,就为20多位癌症患者获得了诊疗方案。与人类医生相比,沃森机器人大大提高了诊疗效率。

        2017年3月28日,沃森健康与百洋医药集团旗下的百洋智能科技在北京签约,沃森肿瘤(WatsonforOncology)正式迈开进入中国市场的脚步。目前,百洋智能科技代理的WatsonforOncology已经在11家医院落地,预计年底覆盖150家三级综合医院。

        虽然MD安德森癌症中心已经不再与沃森健康合作,但却丝毫没有影响到沃森肿瘤在临床上的应用。公开数据表明,沃森肿瘤的诊疗方案与纪念斯隆凯特琳肿瘤中心顶级专家团队的方案符合度超过90%,肺癌治疗建议的一致性更是达到了96%。而国内对IBMWatson的本土化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目前,国内已有青岛市市立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等8个省市的14家医院将汉化的沃森肿瘤投入临床。

        尽管IBMWatson在医学诊疗领域中的应用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数据匮乏、价格昂贵等。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兴AI科技公司开始介入到医疗保健领域,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必将对医学诊疗领域带来一场深刻的革命。

106家医疗保健领域的新兴AI科技公司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思创医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数字化零售、智慧医疗和物联科技方案的提供商,集研发、生产、服务一体的全国性高科技企业。2015年,公司收购医惠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自此介入智慧医疗领域。医惠科技是国内智慧医疗行业领军企业,医疗信息化顶层设计和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浙江省首批智慧医疗重点企业研究院。至2016年底,医惠已为全国1000多家医院提供医疗信息化建设服务,是目前国内唯一能够给境外医院提供信息化服务的企业,也是国内唯一一家能同时为医院提供JCI、HIMSS和互联互通评审咨询服务的IT企业。

        2016年12月,公司联合浙江省中医院、杭州认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宣布成立沃森联合会诊中心,三方将合作开展IBMWatsonforOncology服务内容的长期合作。目前,公司沃森联合会诊中心已推广至七家医院,覆盖杭州、天津、广州等城市,并逐步开始对其所在省市肿瘤患者提供沃森肿瘤咨询及辅助诊疗服务。预计到今年年底,公司沃森联合会诊中心将有望达到二十家。

沃森智能联合会诊平台图示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2017年8月7日,公司公告称决定以自有资金3,333.20万元人民币受让杭州认知8.33%的股权,自此,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持有的杭州认知的股权达到11.67%,杭州认知是一家专业从事医疗领域人工智能(AI)应用的创新型科技公司,致力于围绕临床应用提供人工智能诊疗或辅助诊疗技术及服务。作为国内首家IBMWatsonforOncology官方授权运营商,杭州认知目前已实现了IBMWatsonforOncology产品的本地化,完成了国内唯一的适合中国临床应用的本地化版人工智能应用系统及基于人工智能的辅助诊疗互动平台,并已与国内几十家三甲医院签署了合作协议。本次投资将加速沃森联合会诊中心在全国范围内的落地,对铺开国内医疗人工智能应用市场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雾化吸入器行业技术壁垒较高 市场规模及产量均保持增长

我国雾化吸入器行业技术壁垒较高 市场规模及产量均保持增长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2023年我国雾化吸入器行业市场规模呈增长走势。2023年中国雾化吸入器行业市场规模为38.43亿元,同比增长12.9%。

2025年03月28日
我国AI医学影像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心血管疾病领域影像产品获批数量最多

我国AI医学影像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心血管疾病领域影像产品获批数量最多

从市场规模来看,AI医学影像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成为AI+医疗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之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AI医学影像约74.5亿元,同比增长160.5%;2025年我国AI医学影像市场规模将超150亿元,2026年将达235.7亿元。

2025年03月11日
我国基因测序行业正处于国产替代期 市场规模呈较高速逐年增长

我国基因测序行业正处于国产替代期 市场规模呈较高速逐年增长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21年之后我国基因测序行业投融资事件逐年下降,到2024年我国基因测序行业发生8起,投融资金额为3.51亿元。

2025年02月27日
【投融资】我国植入介入器械行业相关投融资主要集中于A轮和B轮

【投融资】我国植入介入器械行业相关投融资主要集中于A轮和B轮

从投融资来看,我国植入介入器械行业投融资事件,从2019年的24起下降到2024年的14起。2025年1月20日我国植入介入器械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1起,投资金额达3亿元。

2025年02月07日
【投融资】我国化学制药行业:2025年1月份市场已发生3起投融资事件

【投融资】我国化学制药行业:2025年1月份市场已发生3起投融资事件

数据显示,我国化学制药行业投融资事件,从2018年的81起下降到2024年40起,2025年1月1-23日我国化学制药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3起,投融资金额为6.25亿元。

2025年02月07日
【投融资】近六年我国医疗检测行业资本市场逐渐降温 预计2025年有望回升

【投融资】近六年我国医疗检测行业资本市场逐渐降温 预计2025年有望回升

数据显示,我国医疗检测行业投融资事件,从2019年的31起下降到2023年的5起。2024年我国医疗检测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回升至7起,投资金额达3亿元。整体来看,行业资本市场有触底反弹走势,预计2025年有望回升。

2025年01月17日
全球数字医疗市场规模逐年递增 行业投融资事件及金额则有所回落

全球数字医疗市场规模逐年递增 行业投融资事件及金额则有所回落

市场规模来看,2022-2024年,全球数字医疗市场规模逐年递增且增长幅度较大。2023年全球数字医疗市场规模为2863.5亿美元,同比增长27.7%;2024年预计为3656.7亿美元。

2025年01月15日
我国艾灸行业:从业者女性数量占比超六成 特色灸法为当前从业者主选提升方向

我国艾灸行业:从业者女性数量占比超六成 特色灸法为当前从业者主选提升方向

我国艾灸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是艾草种植以及加工行业;中游主要为艾灸产品生产及服务,企业主要包括李时珍医药集团、百草堂医药、九头仙艾、济南欧脉、东艾科技等;下游主要应用于医疗、美容、养生保健行业

2025年01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