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康复机器人发展中国家推广缓慢 未来国内潜在市场达百亿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医疗康复器械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定位分析报告

       康复机器人能自动执行任务的人造机器装置,用以取代或协助人体的某些功能,从而在康复医疗过程中发挥作用。1987年英国MikeTopping公司研发的Handy1是最早实现商业化的康复机器人,随NUSTEP(美国)、THERA(德国)、APT(以色列)和Fisiotek(意大利)陆续推出康复机器人产品。由于早期产品多为单自由度产品,虽然模式单一但由于价格较低,因此在康复医疗中广泛使用。

       经过30多年发展,目前康复机器人均以多功能、自动化程度高、多自由度的牵引式和悬挂式康复机器人为主。

牵引式和悬挂式康复机器人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可穿戴外骨骼式康复机器人主要用于中风病人后期康复训练以及残疾人辅助,产品是基于仿生原理和人体工程学设计而成,患者穿戴后与设备保持高自由度的同轴运动。目前全球主要公司有ReWalkRobotics(以色列),Cyberdyne(日本)、BerkeleyBionics(美国)等。

可穿戴外骨骼式康复机器人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根据英国Technavio统计,2015年全球康复机器人市场规模约5.8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17.3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24.5%,从市场增速上看,欧美的发达国家市场增速要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预计主要原因为设备价格较高,在亚太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推广速度较慢。

全球康复机器人市场发展预期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全球不同区域康复机器人市场发展预期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ReWalk为以色列公司,致力于制造可穿戴外骨骼动力设备,帮助腰部以下瘫痪者重获行动能力,主要人群为脊髓损伤的瘫痪患者以及中风和脑瘫患者。公司于2012年获得欧盟认证,进入欧洲市场,2014年6月外骨骼产品通过了美国FDA的审批,是首款获得FDA批准的外骨骼产品。ReWalkRobotics旗下共有两款产品,分别是ReWalkPersonal和ReWalkRehabilitation,分别用于个人患者和康复医疗机构。前者通过传感器和监控器,使患者站立、行走;后者为瘫痪患者提供物理治疗,包括减缓瘫痪导致的肢体疼痛、肌肉痉挛等。

ReWalk公司两款产品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业绩方面,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16年公司营收600万美元,净利润-3300万美元。主要原因是公司产品价格过高(7万美元),导致即使在欧美市场也很难实现放量销售。但同时公司逐年增加销售投入,2016年销售费用达1396万美元,预计随着ReWalk产品销售渠道的逐步完善,以及产品未来有望纳入医疗保险,公司产品销售有望放量。

近年来ReWalk营业收入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近年来ReWalk净利润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目前国内康复医疗机器人仍处于幼稚期,国产品牌中仅有牵引式和悬挂式康复机器人进入临床应用,且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而中高端市场被欧美Hocoma、WOODWAY等公司产品垄断。但是,我国潜在市场空间大,在人口老龄化加速、病人基数高以及政策支持下,国内潜在市场达百亿元。

       据统计我国脑中风患者约700万人,每年新增脑中风患者约200万人,且发病率逐年提升,预计2030年我国脑中患者将超3000万人。存量患者中,40%有严重的肢体残疾,则需要康复治疗的患者近300万人,而目前每年可以接受康复治疗服务的患者只有1万人左右,市场缺口大。康复机器人可帮助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

       目前我国康复医师严重不足,在人群中的占比约1.7人/10万人,与发达相比差将近30倍。国家卫生部要求,我国二、三级医院共需要康复医师5.8万人,治疗师11.6万人,社区综合康复人员需要90.2万人,是现有康复人专业人才的25倍以上,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康复人才的严重短缺为康复机器人的发展提供发展机遇。

       目前我国700万中风存量患者和每年200万新增患者,假设其中40%患者需要康复治疗,按照每台康复仪器可供100个患者使用计算,每台设备60万元,目前存量市场约170亿元,每年新增市场规模约50亿元。从康复医院端看,据卫计委统计2014年我国康复医院约400家,相比国家约300万的潜在康复治疗患者相比严重不足,而我国拥有约1800家三级别医院和约6700家二级医院,我们预计康复医院数量应为8000家左右,假设平均每家康复医院配置4台康复机器人,预计潜在的市场规模约190亿元。

       目前国内康复机器人产品主要有安阳神方的上肢康复和下肢康复机器人、璟和技创的Flexbot以及台湾上银的上肢和下肢康复机器人。

国产康复机器人系统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安阳神方拥有上肢康复和下肢康复两种产品,公司产品于2013年获批上市,是国内首家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资格证的康复机器人产品。璟和技创的Flexbot主要用于中风、颅脑损伤等导致的下肢运动功能障碍,产品市场主要针对医疗机构和康复中心,目前全国市场约有30多台。台湾上银是台湾最大的机械厂商,公司产品为下肢康复训练机,目前已经获得台湾TFDA、欧盟医疗器械CE认证和大陆CFDA上市许可。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雾化吸入器行业技术壁垒较高 市场规模及产量均保持增长

我国雾化吸入器行业技术壁垒较高 市场规模及产量均保持增长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2023年我国雾化吸入器行业市场规模呈增长走势。2023年中国雾化吸入器行业市场规模为38.43亿元,同比增长12.9%。

2025年03月28日
我国AI医学影像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心血管疾病领域影像产品获批数量最多

我国AI医学影像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心血管疾病领域影像产品获批数量最多

从市场规模来看,AI医学影像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成为AI+医疗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之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AI医学影像约74.5亿元,同比增长160.5%;2025年我国AI医学影像市场规模将超150亿元,2026年将达235.7亿元。

2025年03月11日
我国基因测序行业正处于国产替代期 市场规模呈较高速逐年增长

我国基因测序行业正处于国产替代期 市场规模呈较高速逐年增长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21年之后我国基因测序行业投融资事件逐年下降,到2024年我国基因测序行业发生8起,投融资金额为3.51亿元。

2025年02月27日
【投融资】我国植入介入器械行业相关投融资主要集中于A轮和B轮

【投融资】我国植入介入器械行业相关投融资主要集中于A轮和B轮

从投融资来看,我国植入介入器械行业投融资事件,从2019年的24起下降到2024年的14起。2025年1月20日我国植入介入器械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1起,投资金额达3亿元。

2025年02月07日
【投融资】我国化学制药行业:2025年1月份市场已发生3起投融资事件

【投融资】我国化学制药行业:2025年1月份市场已发生3起投融资事件

数据显示,我国化学制药行业投融资事件,从2018年的81起下降到2024年40起,2025年1月1-23日我国化学制药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3起,投融资金额为6.25亿元。

2025年02月07日
【投融资】近六年我国医疗检测行业资本市场逐渐降温 预计2025年有望回升

【投融资】近六年我国医疗检测行业资本市场逐渐降温 预计2025年有望回升

数据显示,我国医疗检测行业投融资事件,从2019年的31起下降到2023年的5起。2024年我国医疗检测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回升至7起,投资金额达3亿元。整体来看,行业资本市场有触底反弹走势,预计2025年有望回升。

2025年01月17日
全球数字医疗市场规模逐年递增 行业投融资事件及金额则有所回落

全球数字医疗市场规模逐年递增 行业投融资事件及金额则有所回落

市场规模来看,2022-2024年,全球数字医疗市场规模逐年递增且增长幅度较大。2023年全球数字医疗市场规模为2863.5亿美元,同比增长27.7%;2024年预计为3656.7亿美元。

2025年01月15日
我国艾灸行业:从业者女性数量占比超六成 特色灸法为当前从业者主选提升方向

我国艾灸行业:从业者女性数量占比超六成 特色灸法为当前从业者主选提升方向

我国艾灸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是艾草种植以及加工行业;中游主要为艾灸产品生产及服务,企业主要包括李时珍医药集团、百草堂医药、九头仙艾、济南欧脉、东艾科技等;下游主要应用于医疗、美容、养生保健行业

2025年01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