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椅是本章论述的诸品类中所处发展阶段最早的产品,至今而处于产品导入期,寻求市场需求切入点。但其契合健康导向的消费升级定位、中国老龄化趋势、工作人群身体健康需求及居民收入与医疗保健支出的增长,使我们判断按摩椅市场临近爆发。
中国工作人群平均时长位居高位,中青年普遍存在亚健康问题。
据 OECD 数据,中国人均年工作时长高达 2000 小时,位于统计内各国的前三。长期伏案工作和疲于奔波的工作模式导致身体健康严重下滑。
工作人群普遍存在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工作压力大的问题,受颈椎、腰椎及血管循环不畅等困扰的人群逐年增加。颈椎病高发人群已由 1990s 的 49 岁降至目前 39 岁,2016 年北京白领颈椎病患病比已达 29%的高位。
大量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据 2013 年《小康》杂志统计,25-60 岁人群中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比例位居首位,平均占比均高于三分之一。
大量工作人群寻求按摩、中医推拿等方式缓解身体疲劳,而按摩椅功能正契合中国主体工作人群的需求。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共享按摩椅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

中国按摩椅市场尚未开发,市场规模稳步增长。根据产业信息网数据,目前中国大陆按摩椅市场渗透率仅为 0.3%,几乎处于未开发状态,对比亚洲其他国家地区的渗透率情况,证明大陆潜在空间广阔。同时市场规模在导入期期间稳步增长,自 2013 年的 35 亿元左右增至 2017 年达到 55 亿元。预测增速受导入期推广效果影响较大,悲观、中性、乐观预测五年增速分别为 5%、12%和 30%,对应 2022 年市场规模为 70 亿元、100 亿元和 200 亿元。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