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钟表行业市场低迷 创新设计转移消费者人群或能救市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6-2022年中国智能手表市场竞争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手表制造业在过去一直都是科技最前沿的代表产业之一,手表被称为世界五大精密仪器制造业,一个国家能否生产手表,也代表着这个国家的工业水平是否达到了先进水平。1955年,我国第一批国产手表品牌海鸥、上海、东风等机械表诞生,标志着中国拥有了自主钟表制造技术。但随着80年代日本石英电子表的诞生,包括中国、瑞士在内的传统机械表生产商受到强烈冲击。当时瑞士制表业从业人员从巅峰9万人下降到3万人。

  近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钟表行业再受冲击。据无时尚中文网的报道称,2016年,瑞表出口产值9.9%至194.051亿瑞士法郎,连续两年下滑,仅好于2009年金融危机时22.3%的跌幅,连续18个月下跌的态势历史罕见,且出口量亦创7年最低纪录,而出口产值也为5年来最差表现。

  在此背景下,中国的钟表行业该如何调结构抓升级、谋求持续发展,打出中国品牌是摆在业界面前的首要问题。

  中国创造低迷之下求生存

  钟表消费增速明显回落和制造成本的不断上升,也让中国企业面临巨大挑战。

  据中国钟表协会对全国251家营收在2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钟表企业统计显示,2016年1——10月,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30.8亿元,同比增长5%;由于成本的增长快于收入,累计完成利润总额则同比下降8.5%。其中亏损企业54家,占21.5%,亏损企业的亏损额同比增加13.2%。

  尽管市场低迷、销售萎缩,但是钟表企业面对困难主动出击,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产品质量,增加网络销售比重,取得较好效果。

  据中国钟表协会2016年8月1日公布的《中国钟表行业“十三五”规划》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建成“海鸥”、“飞亚达”、“罗西尼”、“天奥”4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另外建成“海鸥”、

  “飞亚达”2个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陀飞轮、万年历、三问等多功能机械表机心设计和精细加工技术有显著突破,多家企业能实现小批量生产,接近国际水平。

  资料显示,2015年中国出口成品表7亿只,占世界出口量的80%,在世界日用消费钟表市场占主导地位;国产表己占销售总金额的47%,部分高端产品已进入世界高端手表市场。

  加强设计看准中国市场

  此前,瑞士钟表工业联合会曾表示,中国香港、美国和中国大陆是瑞表出口的三大主战场,然而由于人民币对港币的汇率下跌,大大影响了大陆客在香港的购买能力,导致香港市场最为惨烈;而美国市场也由于受到大选的影响,市场状况及其不稳定;唯有中国大陆市场,受到了该组织的连续夸赞。

  瑞士钟表工业联合会的此番评价,是否也同样适用中国的钟表行业,这有待专业人士的分析,但这是否也预示着,中国大陆是一块儿“被觊夺的肥肉”。在一向傲娇的苹果公司都开始推出“中国风”来迎合中国消费者的时代,工业设计或许真的可以拉上钟表行业一把。

  以天津海鸥为例,海鸥作为中国第一支手表的生产者,一直以来以自主研发的机芯著称,其生产的“三问表”、“万年历表”、“两轴陀飞轮表”和“2.5毫米薄型自动表”等高端技术产品只有瑞士几家顶级钟表企业才能生产。

  但也有言论称,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海鸥”为代表的制表企业往往“重内不重外”,忽视了外观设计对于一个产品整体的重要性。而如今,海鸥建立起工业设计中心,将工业设计理念及美学概念融入到腕表的设计中,追求“内外兼具”。

  海鸥表业集团产学研成果“润世”水墨双鱼手表,以中国传统水墨画为创意灵感,将视错觉的理念安放于秒针之上,两条游鱼融入表盘之中,使之在纯机械结构的手表上演绎动画效果。简约、时尚、现代、有活力,以此理念设计的产品也受到了良好的市场反馈以及行业内的认可。

  关注年轻人避免青黄不接

  “腕表设计发展到现在,已经不单单是一种计时工具,消费者在选择腕表的时候已经更多的考虑其文化认同和附加价值”,海鸥“润世”手表设计师宋新宇如此理解,“让手表可以自己讲故事,让佩戴者在观看的时候可以有更多想象和回味的空间。”

  的确,如今的小宗商品的消费主力人群普遍向80、90后转移,在互联网时代下活跃的人群,对于商品的选择更多元。购买一个产品的动机也千奇百怪,性价比、明星效应或许只是单单为了满足搭配需求。一个品牌传递的信息观念,如果与当下的消费主力人群不能同频,就很难占据市场。

  如今的消费者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电子产品身上,大部分的信息也来源于网络,电子设备的设计风格影响权重就越来越高。绝大多数互联网企业及高科技企业本身是由年轻一代在创立,由此可见,只有年轻人更懂年轻人。

  纵观整个钟表行业,国产钟表企业在品牌形象传达上,鲜有这方面的转变。年轻一代的工业设计师、外观设计师都极度缺乏,这是行业的痛点。在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让年轻人进入这个行业,避免青黄不接、敝帚自珍,或许可以与消费者更贴心的交流。

  还以天津海鸥为例,海鸥正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化创新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包括产学研合作平台、跨领域合作平台、品牌宣传推广平台、社会服务与培训平台、行业内合作平台、国际间合作平台等六大主体平台,着力培育一支国际一流的创新设计人才团队,保障工业设计中心全方位、宽领域、高效率的运行。

  广泛的合作,倾听更多主流消费者的声音,培养一批可以与消费者直接心灵沟通的生产设计者,说起来似乎简单,但在这个快速消费的时代,企业是否能静下心来潜心培育接班人,需要企业家们认真权衡和思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新型显示行业:OLED面板出货量较高速增长 Mini LED直显规模有望回升

我国新型显示行业:OLED面板出货量较高速增长 Mini LED直显规模有望回升

产业链来看,我国新型显示行业产业链上游为显示材料及设备,包括液晶材料、玻璃基板、偏光片等核心材料,刻蚀设备、涂胶显影设备、真空镀膜设备等制造设备,显示驱动IC、PCB等关键配件;中游为面板制造及模组组装,面板制造包括OLED、AMOLED、Mini/Micro LED、LCD面板等,模组组装包括背光模组、背光源、触控模

2025年03月29日
我国集成电路行业销售规模增速明显放缓 进出口数量及金额均有所回升

我国集成电路行业销售规模增速明显放缓 进出口数量及金额均有所回升

从销售规模来看,2019-2023年,我国集成电路行业销售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我国集成电路行业销售规模为12276.9亿元,同比增长2.3%;2024年销售规模将达到12890.7亿元。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CPU散热器行业:CPU需求升级带动散热器市场增长 2024年资本市场热度创下新高

我国CPU散热器行业:CPU需求升级带动散热器市场增长 2024年资本市场热度创下新高

随着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物联网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CPU需求也不断提升,而也带动了CPU行业市场规模的增长。数据显示,2019年到2023年我国CPU行业市场规模从1505.74亿元增长到了2160.32亿元,连续五年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025年03月25日
我国智能终端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其中通信设备制造业细分市场占比最大

我国智能终端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其中通信设备制造业细分市场占比最大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2024年我国智能终端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受宏观经济和需求下行等因素的影响,增速有所放缓。2024年我国智能终端市场规模达到16.69万亿元,同比增长5%;2025年我国智能终端市场规模将达到17.53万亿元。

2025年03月17日
2024年全球半导体硅片出货呈现回升迹象 AI热潮下2025年行业营收及出货有望向好

2024年全球半导体硅片出货呈现回升迹象 AI热潮下2025年行业营收及出货有望向好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3年全球半导体硅片行业市场规模为先增后降趋势,到2023年全球半导体规模市场规模为121亿美元,同比下降12.3%。

2025年03月17日
XR行业:全球出货量整体下行 但AR出货量则逐年上升

XR行业:全球出货量整体下行 但AR出货量则逐年上升

从出货量来看,在2021年之后全球XR设备出货量整体下行,到2024年全球XR出货量约为731万台,同比下降10.3%。其中VR/MR出货量逐年下降,到2024年全球出货量为652.8万台,同比下降13.9%;而AR出货量则逐年上升,到2024年全球出货量为78.2万台,同比增长36.8%。

2025年03月14日
我国锂电设备行业:前段设备市场占比最大 下游动力及储能锂电池需求旺盛

我国锂电设备行业:前段设备市场占比最大 下游动力及储能锂电池需求旺盛

产业链来看,我国锂电设备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及零部件,主要包括钢材、铝材、电线电缆、电气元件和机械零部件等;中游为锂电设备,可分为前段设备、中段设备和后段设备;下游应用于锂电池,包括消费锂电池、动力锂电池和储能锂电池。

2025年03月10日
我国存储芯片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2024年行业相关投融资金额大幅回升至近五年顶峰

我国存储芯片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2024年行业相关投融资金额大幅回升至近五年顶峰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存储芯片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数据显示,到2024年我国存储芯片市场规模达到了4267亿元,同比增长8.2%。

2025年03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