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医用耗材行业生产方式变化探析(图)

        在较长的时间内,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人工生产能够满足降低医用耗材生产成本的需求,因而这一时期的医用耗材生产企业缺乏采用自动化智能装备生产的动力。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用耗材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医用耗材智能装备的优势得以显现,国内医用耗材的生产方式逐步发生了转变。

        相比于人工生产,医用耗材智能装备结合高分子材料、医疗器械 GMP 法规、产品标准、临床技术、成型技术、动力学、机械设计、加工工艺、人机工程学、软件控制等多学科交叉技术,将医用耗材的生产过程规范化和自动化,实现生产过程的可控性,提高产品品质,优化生产工艺,减少交叉污染,相比于人工生产更能提高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

        此外,智能装备能够实现对于工艺复杂且人工组装无法实现的医用耗材的生产,即引进智能装备能帮助医用耗材生产企业扩增高附加值的产品类别。但智能装备的采购价格较高,医用耗材生产企业一般作为技术改造项目实施,在购买智能装备之前会审慎判断设备供应商的技术水平,并要求设备技术方案能够满足其耗材物料的特征和生产工艺。


表:医用耗材生产方式

        (1)医用耗材产品质量要求提高导致生产方式的变化 

        安全输注类医用耗材和血液净化类医用耗材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最高级别的医疗器械),是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每年都将其作为监管重点,监管要求也不断提高。随着医疗环境的改善和监管要求的提高,我国输注领域的医用耗材产品及其生产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于医用耗材生产企业来说,生产过程的无菌化程度是决定产品质量以及销售价格的重要因素。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6-2022年中国一次性医用耗材市场动向调研及竞争战略分析报告

        由于组装环节需要的不同维度机械操作较多,对机械灵活度要求较高,传统生产工艺大多采用人工组装,然而这一生产方式的容易导致交叉污染,降低医用耗材产品的质量。随着我国医疗条件的改善和自动化设备生产技术不断升级,输注领域一次性医用耗材的产品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使得自动化智能装备逐渐成为非常实用的生产工具。

        另一方面,为规避医用耗材重复利用等违规使用的情形,输液和注射行业的一次性耗材向安全化自毁式的方向发展,该类新产品通过各部件结构设计确保无法二次使用。

        对于自毁式安全输注耗材,由于要达到使用的同时进行毁坏,生产工艺和组装环节都相对更为复杂,人工组装的产品难以保证质量以及自毁的效果,因而在组装环节适宜采用机械化自动组装生产。

        此外,近些年下游医用耗材生产企业开始逐步扩建血液净化类耗材的生产线,而人工组装无法达到该类耗材的生产工艺要求,生产线的组装环节必须采用自动化装配设备。

        (2)劳动力结构变化导致生产方式的变化 

        随着 80 后、90 后逐渐成为社会劳动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适龄劳动人口数量增长放缓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导致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出现招工难的问题,并且新生代的劳动人口相对更具有个性,重复的机械性工作岗位员工流动性较大,不仅增加企业的员工培训管理成本,更重要的是难以保证产品的供货及时性和质量稳定性。

        医用耗材智能装备则能将医用耗材的生产过程规范化和自动化,实现生产过程的可控性,提高产品品质,优化生产工艺,减少交叉污染,相比于人工生产更能保证产品质量与产能的稳定性。

        (3)生产成本变化导致生产方式变化 

        医用耗材智能装备的初始投资金额较大,具有一定的投资回收期。但在投资回收期满后,采用智能装备生产所需的制造费用显著低于人工生产方式的制造费用,并且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医用智能装备的投资回收期逐步减短。

        因此,具有经济实力的医用耗材生产企业,能够承担智能装备初始投资金额的回收期,从而能够在投资回收期后在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两方面均具备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在上述医用耗材市场竞争格局变化和人口制度红利消退的背景下,江西洪达、三鑫医疗(SZ.300453)、康德莱(SZ.300453)、江西科伦、威高股份(HK.01066)等国内下游大型医用耗材生产企业,逐步推广使用智能装备进行自动化组装生产,为医用耗材智能装备行业的发展奠定市场基础。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免疫诊断国产化率发展空间最大 资本市场热度正持续下降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免疫诊断国产化率发展空间最大 资本市场热度正持续下降

从各细分领域占比来看,各细分领域表现分化明显。2024年生化诊断市场份额下滑至20%以下,免疫诊断市场占比稳定在35%左右,分子诊断维持10%的市场份额,血液体液检测和POCT领域分别以超5%的增速稳步发展。

2025年08月02日
我国血管支架行业已处技术创新期 产品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出口市场向好

我国血管支架行业已处技术创新期 产品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出口市场向好

发展历程来看,我国血管支架行业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前的起步阶段,早期我国血管支架市场完全依赖进口产品,国内企业尚未具备自主研发能力。20世纪80年代,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球囊导管技术引入中国,为血管支架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随着心血管疾病诊疗需求增长,血管支架作为高端医疗器械开始进入国

2025年07月26日
我国医疗服务大数据解决方案细分市场持续扩容 但医疗大数据行业整体资本热度渐下降

我国医疗服务大数据解决方案细分市场持续扩容 但医疗大数据行业整体资本热度渐下降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21年之后我国医疗大数据行业投融资事件及金额持续下降,到2024年我国医疗大数据行业发生36起,投融资金额为16.24亿元;2025年1-7月23日我国医疗大数据行业发生25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12.82亿元。

2025年07月25日
我国阿胶行业产业链完善 产量高增 东阿阿胶领跑十大品牌

我国阿胶行业产业链完善 产量高增 东阿阿胶领跑十大品牌

市场规模来看,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将持续增长,对健康保健产品的需求相应增加,越来越多的人群注重健康管理,拉动了阿胶行业的逐步扩大,2024年我国阿胶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91亿元。

2025年07月18日
AI制药行业:中国市场规模增速快于全球 早期药物开发为全球企业布局最多环节

AI制药行业:中国市场规模增速快于全球 早期药物开发为全球企业布局最多环节

从全球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全球AI制药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AI制药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8.22亿美元,同比增长32.0%。

2025年07月16日
我国医美注射材料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玻尿酸市场占比最大

我国医美注射材料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玻尿酸市场占比最大

市场规模来看,2021-2024年,我国医美注射材料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4年我国医美注射材料市场规模约346亿元,同比增长28.6%。

2025年07月14日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及创新医疗器械获批数量均持续增长 资本市场逐年降温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及创新医疗器械获批数量均持续增长 资本市场逐年降温

市场规模来看,2019-2024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我国医疗器械的市场规模为13644.1亿元,同比增长13.5%。

2025年07月08日
宠物数量增多推动我国宠物医疗行业增长 但相关资本市场热度渐渐降温

宠物数量增多推动我国宠物医疗行业增长 但相关资本市场热度渐渐降温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22年之后我国宠物医疗行业投融资事件及金额下降,到2025年投融资事件数量有所回升。2024年我国宠物医疗行业发生6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1.94亿元;2025年1-6月我国宠物医疗行业发8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0.75亿元。

2025年07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