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6年我国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现状分析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6-2022年中国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发展监测及报发展策略分析告
          兽用生物制品是用微生物、微生物代谢产物、原虫、动物血液或组织等,经加工制成,作为预防、治疗、诊断特定传染病或其他有关疾病的免疫制剂。兽用生物制剂在控制动物疫病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和有效供给以及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使用现状
          兽用生物制品消费市场主要以经济动物疫苗为主,自2006年1月1日起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全面实施兽药GMP认证,这从行业上规范了疫苗生产企业的生产行为,保障了产品质量的提高。截止2016年底,我国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市场规模达到84.23亿元,同比增长4.9%。
2012-2016年中国兽用生物制品市场规模及其增长速度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截至2016年底,我国共有生物制品生产企业82家,共获批兽用生物制品368种,实际投产314种,品种主要集中在活疫苗、灭活疫苗和诊断制品上,约占总品种94.7%的,抗血清和其他制品品种较少,仅占总品种的5.3%。按应用动物种类划分,主要集中在禽类制品、猪类制品共患病制品上,约占总数的74.8%,其他如牛羊制品约占14.6%,马、兔、犬、狐、貂、鱼等种类约占10.6%。
2016年中国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现状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存在的问题
          1.产品结构不合理

          我国兽用生物制剂品种类较为齐全,品种覆盖禽类、猪类,宠物、牛羊及鱼类等,同时每年国家批准的新品种还在不断增加。虽然类别较为齐全,但是由于市场因素,就出现了一些有市场前景的常规产品,很多企业都在生产,致使产能严重过剩,远远大于市场需求,由此导致企业利润下降,企业价格战愈演愈烈,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此外,企业的生产量虽然不断扩大,但批次较多、批量偏小,造成生产及检验成本偏高及批次间的质量差异较大,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
          2.产品研发水平不高
          目前,我国兽用生物制品行业,存在着研发水平较低,创新能力较弱,新研制的产品多数为仿制品或工艺改进产品,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此外,生物制品种类不全,具有抗多病的多联或多价疫苗严重缺乏,宠物疫苗、细菌疫苗和寄生虫疫苗等方面的研究也不够。基因工程疫苗多数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快速、敏感、特异的诊断制品严重缺乏。耐热保护疫苗、稳定可靠的多价苗、多联苗以及佐剂等尚有待进一步的开发。鸡新城疫和猪瘟疫苗等传统产品同质化严重。另外,由于兽用生物制品研发周期长,投入大,新产品的研发往往跟不上疫病的流行趋势,特别是一些毒力或血清型已发生变异的疾病,疫苗产品较少。
          3.产品生产不规范
          一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未按行业要求擅自更改生产工艺、硬件设施、质量检验标准等现象时有发生。此外,部分用于生产、检验的原材料未达到标准以及生产操作未按照生物安全级别的要求进行,均会使菌毒种到最终产出的产品其纯净度、稳定性、安全与有效性不能得到保障,同时还会引起病原微生物的生物逃逸现象的发生。另外,一些企业和个人在利益的驱动下,从事非法研制、生产和经营兽用生物制品等活动,许多研制与生产的中试产品未经严格的实验室及临床试验,在没有批签发的情况下就出厂使用,对畜禽养殖业危害极其严重。
          三、提高兽用生物制品质量的应对措施
          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兽用生物制品生产的监管,进一步健全完善配套的兽药管理法规、规章制度,同时明确监督管理工作职责和分工,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监督工作的开展。依法对企业进行管理,提高企业准入条件,强化产品批签发、飞行检查和监督抽检等措施。强化企业法律和质量意识。兽用生物制品企业必须严格按照GMP要求,建立实用、有效的GMP管理体系,规范生产和检验操作等行为,不断强化生产企业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
          加强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创新产品和优势产品的销售通常具有爆发性,因此研发上的创新将是企业制胜的利器。要树立持续创新是企业强大生命力的理念,通过逐步加大创新平台的建设力度,将企业所有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与整合,并与高校、科研院所紧密联系等措施,形成创新合力,推出生物制品生产的新工艺,新工艺可以在让产品同时获得“质”与“量”的双重优势,并降低生产成本,达到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转载请注明出处(FS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免疫诊断国产化率发展空间最大 资本市场热度正持续下降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免疫诊断国产化率发展空间最大 资本市场热度正持续下降

从各细分领域占比来看,各细分领域表现分化明显。2024年生化诊断市场份额下滑至20%以下,免疫诊断市场占比稳定在35%左右,分子诊断维持10%的市场份额,血液体液检测和POCT领域分别以超5%的增速稳步发展。

2025年08月02日
我国血管支架行业已处技术创新期 产品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出口市场向好

我国血管支架行业已处技术创新期 产品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出口市场向好

发展历程来看,我国血管支架行业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前的起步阶段,早期我国血管支架市场完全依赖进口产品,国内企业尚未具备自主研发能力。20世纪80年代,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球囊导管技术引入中国,为血管支架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随着心血管疾病诊疗需求增长,血管支架作为高端医疗器械开始进入国

2025年07月26日
我国医疗服务大数据解决方案细分市场持续扩容 但医疗大数据行业整体资本热度渐下降

我国医疗服务大数据解决方案细分市场持续扩容 但医疗大数据行业整体资本热度渐下降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21年之后我国医疗大数据行业投融资事件及金额持续下降,到2024年我国医疗大数据行业发生36起,投融资金额为16.24亿元;2025年1-7月23日我国医疗大数据行业发生25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12.82亿元。

2025年07月25日
我国阿胶行业产业链完善 产量高增 东阿阿胶领跑十大品牌

我国阿胶行业产业链完善 产量高增 东阿阿胶领跑十大品牌

市场规模来看,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将持续增长,对健康保健产品的需求相应增加,越来越多的人群注重健康管理,拉动了阿胶行业的逐步扩大,2024年我国阿胶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91亿元。

2025年07月18日
AI制药行业:中国市场规模增速快于全球 早期药物开发为全球企业布局最多环节

AI制药行业:中国市场规模增速快于全球 早期药物开发为全球企业布局最多环节

从全球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全球AI制药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AI制药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8.22亿美元,同比增长32.0%。

2025年07月16日
我国医美注射材料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玻尿酸市场占比最大

我国医美注射材料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玻尿酸市场占比最大

市场规模来看,2021-2024年,我国医美注射材料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4年我国医美注射材料市场规模约346亿元,同比增长28.6%。

2025年07月14日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及创新医疗器械获批数量均持续增长 资本市场逐年降温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及创新医疗器械获批数量均持续增长 资本市场逐年降温

市场规模来看,2019-2024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我国医疗器械的市场规模为13644.1亿元,同比增长13.5%。

2025年07月08日
宠物数量增多推动我国宠物医疗行业增长 但相关资本市场热度渐渐降温

宠物数量增多推动我国宠物医疗行业增长 但相关资本市场热度渐渐降温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22年之后我国宠物医疗行业投融资事件及金额下降,到2025年投融资事件数量有所回升。2024年我国宠物医疗行业发生6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1.94亿元;2025年1-6月我国宠物医疗行业发8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0.75亿元。

2025年07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