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布新药研发全产业链的外包服务
根据新药研发领域中客户服务阶段的不同,医药研发服务一般可以分为合同研发服务(CRO)、合同生产业务/合同生产研发业务(CMO/CDMO),分别对应新药研发领域中的临床前研究及临床研究、定制化生产及研发服务等生产产业链中的不同环节。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2年中国CRO产业现状调查及发展态势预测报告》

我国CRO 行业迎来跨越式发展
从提供服务的阶段来划分,CRO 服务主要包括临床前CRO 和临床研究CRO 服务。其中临床前CRO 服务,主要从事化合物研究服务和临床前研究服务,具体包括新药研发、先导化合物和活性药物中间体的合成及工艺开发、安全性评价研究服务、药代动力学、药理毒理学、动物模型的构建等。临床CRO 服务,主要针对临床试验阶段的研究提供服务,涵盖临床Ⅰ-Ⅳ期技术服务、临床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新药注册申报等。
在研发成本提升与专利悬崖的双重挤压下,新药研发的复杂性和监察负担导致研发成本快速提升。凭借高度专业化的研究网络和新药注册团队,CRO 企业可以使新药研发的资金投入和潜在风险在整条产业链上得到分散,有助于降低制药企业的研发成本及缩短平均30%的研发时间,进一步加快新药审批及上市速度,成为越来越多药企的选择。

随着全球制药企业面临着研发投入成本加大、研发周期变长、研发成功率降低的困境,全球有超过50%的药企开始选择专业CRO 企业协助进行新药研发服务,以境地自身研发费用并控制风险。根据药明康德招股说明书数据,全球CRO 行业2011 年规模为213 亿美元,2015 年已经达到了293 亿美元,2011-2015 年4 年CAGR 为8.30%。同时,招股说明书中还预测,在未来5 年,全球CRO 行业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预计2016 年行业销售额达到317 亿美元,并保持7.35%的年复合增长率,并于2020 年达到421 亿美元。


随着国内医药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一致性评价标准落地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我国CRO企业大量涌现,CRO 服务逐渐成为新药研发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药明康德招股说明书数据,2011 年,我国CRO 行业销售额140 亿元,到2015 年已经达到了379 亿元,2011-2015 年4 年的CAGR 为28.04%。考虑到制药企业未来将继续增加CRO 服务占整体研发投入的比例,我国的CRO 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维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根据南方所预测,2016年我国CRO 行业销售额达到462 亿元,将维持20.53%的年复合增长率,于2020 年达到975亿元。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