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氨基酸行业概况及发展现状分析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2017-2022年中国氨基产业竞争态势及十三五发展趋势前瞻报告


 

  氨基酸是含氨基和羧基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的统称,是构成蛋白质大分子的基础结构,几乎一切生命活动都与之相关。氨基酸在食品工业、医药业、农业、畜牧业,以及人类健康、保健、化妆品行业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广泛的作用。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种类已超过1000余种。目前世界氨基酸产量已达600多万吨,氨基酸的生产正向发展中国家扩展转移。

  国际氨基酸科学协会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亚太地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氨基酸市场。中国是氨基酸生产和消费大国,无论是在工业总产量还是在年产值方面,都居于世界前列,氨基酸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与其他行业或国外氨基酸行业相比,我国氨基酸行业存在创新产品少、产品结构不合理、主要生产技术指标落后、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生产成本较高等问题,特别是在生产装备等硬件方面,无法满足国际标准的要求。中国虽然是氨基酸生产和消费大国,却难以称为真正的氨基酸强国。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氨基酸所处的生物发酵行业上游涉及农业(主要为玉米)和化工(主要是煤炭)生产,下游衔接调味品、饲料养殖、食品保健品医药等行业。

  2015年全球饲用氨基酸总供应量达393万t,同比增长4.2%;市场价值为121.1亿美元,同比增长5.4%。2015年中国饲用氨基酸供应量达到159万t,同比增长6.3%;市场价值达30.4亿美元,同比增长3.7%。

 中国赖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都面临国内供大于求需要出口来消化国内过剩产能的问题。2015年,蛋氨酸供应格局变化,中国本土化供应能力提高,出口量大幅增加;2016-2017年,中国将有新企业进入,因此主要依靠进口来保障供应的局面将逐步发生变化,本土化供应将迅速挤占进口产品市场。

  赖氨酸国外生产企业在北美、欧洲有扩产计划,但全球产能严重过剩。欧洲是赖氨酸净进口区域,但由于北美和东南亚国家产能同样过剩,成为争夺欧洲市场的主要竞争力。中国是苏氨酸的主产区域,出口量占据供应量的62.1%。近两年中国苏氨酸市场格局发生变化,大企业通过扩产、重组逐步扩大市场份额,竞争力不断提高。受色氨酸需求快速增长影响,主要色氨酸生产企业在北美、欧洲、亚洲以及中国等地区均有扩产计划,未来市场竞争加剧。

  中国玉米价格走低,发酵类氨基酸生产成本降低,此外国家为促进玉米消耗,提高玉米深加工企业补贴和出口退税率,提高中国产品在国外市场竞争力,但由于北美、南美等地区玉米价格远低于中国玉米价格,中国产品参与全球竞争在原料价格上仍处于劣势,并考虑到人民币、欧元和美元的汇率变化,2016年中国产品出口难度加大。

  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理事长石维忱与会致辞时指出,氨基酸作为食品、医药、饲料的添加剂,在食品工业、农业、畜牧业,以及人类健康、保健、化妆品行业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广泛的作用。2010年,我国氨基酸工业总产量超过300万吨,其中大宗氨基酸产品谷氨酸及其盐产量达22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居世界第一;年总产值487亿元,其中,新产品产值达22亿元,是2009年新产品产值的7.6倍;赖氨酸及其盐产量达70多万吨,较2009年增长16.6%,产量居世界前列;苏氨酸2010年产量达10万吨,较2009年增长1倍;其他高附加值的小品种氨基酸市场需求量增加。目前我国氨基酸产业规模以上生产厂家已达近百家,年产值448亿元,利税50多亿元,已成为氨基酸产品的“世界工厂”,在国际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与国外氨基酸产业相比,我国氨基酸产业明显存在产品结构不合理、主要生产技术指标落后、生产成本较高等问题,离真正意义上的发酵强国尚有不小的距离。

  一是创新品种较少,产品研发能力弱。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氨基酸产品相对较少,新兴产品比例相对较低,新产品产业化能力较弱;装备自动化和国产化水平较低,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关键技术仍需要突破,国际竞争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亟待加强和提升。

  二是资源能源消耗大,产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环境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原料利用率不高,废弃物排放量较大,资源综合利用深度不够和副产品附加值较低,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原料利用率已达到99%,而我国平均水平在95%,节能环保方面与世界的差距还很大。

  三是工艺技术相对落后,发酵产率和转化率低。我国氨基酸生产企业众多,但是规模相对较小,工艺相对落后,许多技术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还不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

  为此,我国氨基酸行业必须加快科技创新,降低能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破除产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约束,实现由“产业大国”向“产业强国”的转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PF)。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雾化吸入器行业技术壁垒较高 市场规模及产量均保持增长

我国雾化吸入器行业技术壁垒较高 市场规模及产量均保持增长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2023年我国雾化吸入器行业市场规模呈增长走势。2023年中国雾化吸入器行业市场规模为38.43亿元,同比增长12.9%。

2025年03月28日
我国AI医学影像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心血管疾病领域影像产品获批数量最多

我国AI医学影像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心血管疾病领域影像产品获批数量最多

从市场规模来看,AI医学影像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成为AI+医疗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之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AI医学影像约74.5亿元,同比增长160.5%;2025年我国AI医学影像市场规模将超150亿元,2026年将达235.7亿元。

2025年03月11日
我国基因测序行业正处于国产替代期 市场规模呈较高速逐年增长

我国基因测序行业正处于国产替代期 市场规模呈较高速逐年增长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21年之后我国基因测序行业投融资事件逐年下降,到2024年我国基因测序行业发生8起,投融资金额为3.51亿元。

2025年02月27日
【投融资】我国植入介入器械行业相关投融资主要集中于A轮和B轮

【投融资】我国植入介入器械行业相关投融资主要集中于A轮和B轮

从投融资来看,我国植入介入器械行业投融资事件,从2019年的24起下降到2024年的14起。2025年1月20日我国植入介入器械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1起,投资金额达3亿元。

2025年02月07日
【投融资】我国化学制药行业:2025年1月份市场已发生3起投融资事件

【投融资】我国化学制药行业:2025年1月份市场已发生3起投融资事件

数据显示,我国化学制药行业投融资事件,从2018年的81起下降到2024年40起,2025年1月1-23日我国化学制药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3起,投融资金额为6.25亿元。

2025年02月07日
【投融资】近六年我国医疗检测行业资本市场逐渐降温 预计2025年有望回升

【投融资】近六年我国医疗检测行业资本市场逐渐降温 预计2025年有望回升

数据显示,我国医疗检测行业投融资事件,从2019年的31起下降到2023年的5起。2024年我国医疗检测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回升至7起,投资金额达3亿元。整体来看,行业资本市场有触底反弹走势,预计2025年有望回升。

2025年01月17日
全球数字医疗市场规模逐年递增 行业投融资事件及金额则有所回落

全球数字医疗市场规模逐年递增 行业投融资事件及金额则有所回落

市场规模来看,2022-2024年,全球数字医疗市场规模逐年递增且增长幅度较大。2023年全球数字医疗市场规模为2863.5亿美元,同比增长27.7%;2024年预计为3656.7亿美元。

2025年01月15日
我国艾灸行业:从业者女性数量占比超六成 特色灸法为当前从业者主选提升方向

我国艾灸行业:从业者女性数量占比超六成 特色灸法为当前从业者主选提升方向

我国艾灸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是艾草种植以及加工行业;中游主要为艾灸产品生产及服务,企业主要包括李时珍医药集团、百草堂医药、九头仙艾、济南欧脉、东艾科技等;下游主要应用于医疗、美容、养生保健行业

2025年01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