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我国口蹄疫疫苗行业市场供求状况、行业利润、技术水平及发展趋势(图)

        (一)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口蹄疫疫苗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趋势预测

        我国对口蹄疫实施强制免疫,农业部目前批准使用的口蹄疫疫苗包括:口蹄疫O 型灭活疫苗、口蹄疫A 型灭活疫苗、口蹄疫O 型-亚洲I 型二价灭活疫苗、口蹄疫O 型-A 型二价灭活疫苗、口蹄疫O 型-A 型-亚洲I 型三价灭活疫苗、口蹄疫O 型合成肽疫苗(双抗原或三抗原)。

        口蹄疫疫苗的市场需求与畜牧业养殖规模、养殖规模化程度、养殖户防疫意识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

        我国养殖业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根据农业部《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 年)》,近年来我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不断提高,2014 年,我国生猪年出栏500 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比重为41.8%,比“十一五”末提高了7.3个百分点,并计划2020 年提高至52%。

        此外,养殖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促使养殖户防疫意识不断提高,为避免养殖场发生疫情造成严重损失,养殖户对高端疫苗需求越来越大。

        供给方面,目前国内仅有7 家企业获得口蹄疫疫苗产品的生产批文,口蹄疫疫苗总体供给可满足防疫需求。

        (二)行业利润的变动趋势和变动原因

        口蹄疫疫苗上市公司近年来毛利率水平基本保持稳定,如下表所示:

表:相关公司生物制药业务毛利率
 

        近年来,政府对疫苗质量更加重视,有采取优质优价策略的趋势。此外,养殖户的防疫意识也在逐步加强,其对高品质疫苗产品的需求在快速增加。因此,在政策及需求的推动下,口蹄疫疫苗等强免品种价格有望进入上升通道。未来,随着口蹄疫疫苗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行业利润水平将保持较高水平。

        (三)行业技术水平及发展趋势

        目前,口蹄疫合成肽疫苗和灭活疫苗的技术均相对成熟,市场需求将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保持稳定。

        、合成肽疫苗主要工艺水平

        目前国内生产合成肽疫苗的企业包括申联生物、中牧股份、天康生物、中农威特四家。

        合成肽疫苗的生产主要包括保护氨基酸的合成、环化、脱盐浓缩、乳化等过程。与灭活疫苗生产工艺相比,合成肽疫苗优势如下:

合成肽疫苗优势

1)更好的质量稳定性:主要体现在口蹄疫病毒VP1 蛋白的合成及细胞位点的结合采用先进的大规模多肽合成仪控制生产,采用化学合成的方式精确控制了所需要合成的抗原序列,且所生产的抗原含量能够精确稳定的进行检测定量。

2)更高的生物安全性:合成肽疫苗生产全过程未使用活病毒,不存在生产过程散毒的生物安全风险。

3)抗原保存时间更长:因为合成肽具有稳定的二硫键结构,性状稳定,可低温保存而不失活,抗原储存可长达5 年。



        2、灭活疫苗生产工艺水平

        口蹄疫灭活疫苗的主要生产工序为培养细胞、细胞生产病毒、抗原灭活、抗原浓缩与纯化和乳化过程。

        细胞培养有转瓶培养和悬浮培养两种方式。2009 年以前,国内口蹄疫灭活疫苗生产企业均采用细胞转瓶贴壁培养的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属劳动密集型,生物安全风险高,容易散毒且生产的疫苗副反应较大;而悬浮培养悬浮培养属技术密集型生产方式,制备病毒方便快捷,规模可从数升逐级放大到数吨。

        病毒的灭活是灭活疫苗生产最关键的步骤,二乙烯亚胺(BEI)作为现在口蹄疫疫苗广泛使用的灭活剂,使灭活疫苗更安全,并克服了甲醛及AEI 灭活剂的不稳定、毒性强等缺点。

        传统的离心、沉淀技术更多只是作为整个浓缩纯化工艺的初始步骤,层析技术、超滤与离心沉淀等传统分离技术的结合已成为浓缩纯化的主流。针对FMD灭活疫苗,目前常用中空纤维切向流超滤系统和PEG 沉淀法或层析技术进行浓缩纯化,系统中的过程控制对病毒抗原146S 的质量和数量影响很大,合理的浓缩纯化系统可很好的平衡这个矛盾。

        自农业部1708 号公告规定自2012 年2 月1 日起停止转瓶培养生产方式的兽用细胞苗生产线项目兽药GMP 验收申请后,我国口蹄疫疫苗生产企业开始采用悬浮培养工艺,疫苗质量有较大幅度提升。

        3、口蹄疫疫苗生产工艺发展趋势

        兽用疫苗的研发生产具有技术难度大、研发周期长等特点,而生物制品生产企业承担了技术成果转化的职责,其技术水平主要体现在兽用疫苗产品的生产工艺及设备改进创新等方面。

        过去,我国市场上的兽用疫苗以传统的全病毒或细菌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为主。国内企业普遍沿用传统的兽用疫苗生产技术(鸡胚培养、转瓶培养、低温保存、抗原不浓缩纯化),这些传统的工艺技术存在能耗高、劳动强度大、产品副反应大、产品稳定性差、技术含量低等问题,产品质量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差距明显。

        近年来,国外不断将现代生物技术运用到在疫苗生产的关键核心工艺方面,如悬浮培养工艺技术、耐热保护技术、抗原浓缩纯化技术等,改进了传统疫苗生产工艺,如改变疫苗的病毒和细菌培养方式提高抗原效价,选择更为理想的灭活剂保证病毒或细菌灭活既彻底又降低对抗原活性的损失;生产过程中增加纯化工艺提高免疫效果并降低副反应;利用耐热保护剂降低疫苗的储运条件等,这些技术的使用将大幅提升产品质量。而我国部分生产企业虽在生产设备上也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改造(如口蹄疫灭活疫苗的悬浮培养生产线),但在后续生产工艺上和国外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需要在生产工艺上进一步提高。

        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口蹄疫疫苗进入了研发阶段或临床试验阶段,新型疫苗以其安全、高效、经济、多价特点极具竞争力。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里,口蹄疫合成肽疫苗和其它新型疫苗将在我国口蹄疫防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雾化吸入器行业技术壁垒较高 市场规模及产量均保持增长

我国雾化吸入器行业技术壁垒较高 市场规模及产量均保持增长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2023年我国雾化吸入器行业市场规模呈增长走势。2023年中国雾化吸入器行业市场规模为38.43亿元,同比增长12.9%。

2025年03月28日
我国AI医学影像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心血管疾病领域影像产品获批数量最多

我国AI医学影像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心血管疾病领域影像产品获批数量最多

从市场规模来看,AI医学影像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成为AI+医疗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之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AI医学影像约74.5亿元,同比增长160.5%;2025年我国AI医学影像市场规模将超150亿元,2026年将达235.7亿元。

2025年03月11日
我国基因测序行业正处于国产替代期 市场规模呈较高速逐年增长

我国基因测序行业正处于国产替代期 市场规模呈较高速逐年增长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21年之后我国基因测序行业投融资事件逐年下降,到2024年我国基因测序行业发生8起,投融资金额为3.51亿元。

2025年02月27日
【投融资】我国植入介入器械行业相关投融资主要集中于A轮和B轮

【投融资】我国植入介入器械行业相关投融资主要集中于A轮和B轮

从投融资来看,我国植入介入器械行业投融资事件,从2019年的24起下降到2024年的14起。2025年1月20日我国植入介入器械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1起,投资金额达3亿元。

2025年02月07日
【投融资】我国化学制药行业:2025年1月份市场已发生3起投融资事件

【投融资】我国化学制药行业:2025年1月份市场已发生3起投融资事件

数据显示,我国化学制药行业投融资事件,从2018年的81起下降到2024年40起,2025年1月1-23日我国化学制药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3起,投融资金额为6.25亿元。

2025年02月07日
【投融资】近六年我国医疗检测行业资本市场逐渐降温 预计2025年有望回升

【投融资】近六年我国医疗检测行业资本市场逐渐降温 预计2025年有望回升

数据显示,我国医疗检测行业投融资事件,从2019年的31起下降到2023年的5起。2024年我国医疗检测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回升至7起,投资金额达3亿元。整体来看,行业资本市场有触底反弹走势,预计2025年有望回升。

2025年01月17日
全球数字医疗市场规模逐年递增 行业投融资事件及金额则有所回落

全球数字医疗市场规模逐年递增 行业投融资事件及金额则有所回落

市场规模来看,2022-2024年,全球数字医疗市场规模逐年递增且增长幅度较大。2023年全球数字医疗市场规模为2863.5亿美元,同比增长27.7%;2024年预计为3656.7亿美元。

2025年01月15日
我国艾灸行业:从业者女性数量占比超六成 特色灸法为当前从业者主选提升方向

我国艾灸行业:从业者女性数量占比超六成 特色灸法为当前从业者主选提升方向

我国艾灸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是艾草种植以及加工行业;中游主要为艾灸产品生产及服务,企业主要包括李时珍医药集团、百草堂医药、九头仙艾、济南欧脉、东艾科技等;下游主要应用于医疗、美容、养生保健行业

2025年01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