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医联体将落地 医药行业将地震

相关市场调研报告《2017-2022年中国医药电商产业发展态势及十三五产业发展态势报告


  医联体加速落地,对药企的全面影响迅速铺开。

  医联体加速落地
  4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
  会议指出,建设和发展医联体,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的重点任务,是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合理配置资源、使基层群众享受优质便利医疗服务的重要举措。
  这是在今年3月“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提及医联体后,国家又一次“高调”强调医联体落地。
  所谓“医疗联合体”,是以大型公立医院的技术力量带动基层卫生医疗能力提升和共同发展,通过医疗资源横向或纵向的整合,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推动医生和患者流向基层,方便群众就近就医。
  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三级公立医院要全部参与并发挥引领作用,建立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增强基层服务能力,方便群众就近就医。分级诊疗试点和家庭签约服务扩大到85%以上地市。
  而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则进一步细化提出多项“指标”:
  一要破除行政区划、财政投入、医保支付、人事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壁垒,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试点,因地制宜探索由三级公立医院或业务能力较强的医院、县级医院牵头,组建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城乡医疗机构或专科之间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医联体,大力发展面向基层和边远贫困地区的远程医疗协作网。
  二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和下沉基层,通过派遣专家、专科共建、业务指导等提升基层医疗水平。在医联体内实现健康档案、病历等互联互通,实行检查结果互认、处方流动、药品共享。建立医学影像、检查检验等中心,在医联体内提供一体化服务。不同医联体之间也要加强合作。
  三要加快落实分级诊疗机制。以需求为导向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年内把所有贫困人口纳入服务范围。鼓励和引导居民到基层首诊,上级医院对签约患者提供优先接诊、检查、住院等服务,畅通术后恢复期、重症稳定期等患者向下转诊通道。鼓励护理院、专业康复机构等加入医联体。
  四要加大政策支持。探索有利于医疗资源上下贯通的分配激励机制。对纵向合作的医联体实行医保总额付费等多种付费方式。将基层诊疗量占比、双向转诊比例、居民健康改善等指标纳入绩效考核。医务人员在医联体内流动执业一般不需办理相关手续。以改革创新更好满足群众疾病预防、方便就医和护理康复等需求。
  全面影响药企
  不同于此前按病种付费和临床路径的院内改革推动,此次国家范围内强调医联体落地,可以说是大刀阔斧地将医院联合采购与医保控费“强推”落地。
  国联证券此前在研报中认为,推进医联体相关工作,政策目标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施的同时将会加大对医药配送企业的筛选和整合,可以关注全国以及区域的医药流通龙头企业。
  不仅是医药流通,在生产企业中,医联体首先对药企营销和产品定位等系列操作问题提出挑战。
  对此问题,医药营销专家刘检曾向赛柏蓝指出,医联体对于药企的包括:
  一、药企不能只关注二级以上医院。医联体分级诊疗是把上级医院和基层社区捆绑在一起,上级医院就医的患者后续用药、康复治疗将回到基层。上级和基层将面临同一个患者,在医联体下利益一体化。所以,企业做工作必须从二级以上医院扩展到基层社区。
  二、品种进入首诊目录是王道。如果能够在医联体中进入首诊目录,原来不能在基层销售的药品,其基层市场将会被打开。
  三、抢占基层的先机将占据优势地位。对于在二级以上医院,在30%药占比下,那些不具有专科优势概念或者是慢病治疗的药品,会在社区里找到自己的市场。而那些具有专科优势、靶向治疗概念的药品,将是二级以上医院市场竞争的主流。
  而医联体从医保控费的作用将毫无疑问对药企的营销、研发方向和产品定位都一系列行为产生深刻影响。
  以国家卫计委曾作为医联体建设典型之一的青海西宁为例,其核心优势在于取消医院的行政级别划分,医保对医联体实行统一的打包付费,然后由医疗集团在内部自主分配。
  医保统一打包付费的模式,将首先对用药结构和品种产生影响——那些价格虚高的药品将作为成本项,逐渐被性价比高的廉价药品所替代,药企的市场竞争规则将由扭曲的“高定价、暗回扣”非法竞争和潜规则转化为追求理性的“高性价、明折扣”公平竞争——当然,生产企业可能会遭遇到越来越严酷的价格挑战。
  药企的机会在哪里
  药企的改变和机会究竟在哪里,对照一下国家推荐的医联体形式,是时候好好琢磨一下了。
  按照今年3月国家卫计委公开的信息,医联体目前存在以下几种形式:
  第一,城市医联体,有的是紧密型,有的相对松散。主要是由三级医院作为牵头单位,吸纳二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参加,形成一个医联体,优质资源能够及时下基层,向基层延伸。
  第二,县域的范围内的“医共体”形式——把医保的支付方式改革和医共体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从预防、治疗、康复,提供一体化的服务,把县、乡、村连起来,如安徽省天长市,一个县组织了两个医共体。
  第三,专科的联盟,如一些跨区域的眼科、儿科、妇产科这样的专科联盟。
  第四,针对边远地区开展远程医疗,建立远程医疗协作网。2016年,国家卫计委安排了地方和军队的889家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的1149家县医院,实现了对口帮扶国家贫困县的全覆盖。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中成药行业产量持续下滑 相关生产企业数量增长速度下降

我国中成药行业产量持续下滑 相关生产企业数量增长速度下降

从产量来看,2020年之后我国中成药产量持续下降,到2024年我国中成药产量为195.3万吨,同比下降7.26%;2025年1-7月我国中成药产量为103.4万吨,同比下降10.20%。

2025年09月09日
我国中药饮片行业市场规模整体较快增长 出口量及出口金额均下滑

我国中药饮片行业市场规模整体较快增长 出口量及出口金额均下滑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中药饮片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中药饮片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030亿元,同比增长8.7%。

2025年09月06日
高龄产妇需求增加下我国生殖医学设备市场扩容 政策红利释放 国产替代加快

高龄产妇需求增加下我国生殖医学设备市场扩容 政策红利释放 国产替代加快

市场规模来看,在生育年龄推迟、健康需求升级及国家鼓励生育政策的共同驱动下,我国生殖医学设备市场持续扩容。叠加高龄夫妇的再生育需求,进一步刺激了生殖医学设备市场的需求增长。2024年我国生殖医学设备行业市场规模达96.9亿元,同比增长9.86%。

2025年09月06日
我国咽喉中成药行业:政策与渠道双轮驱动 片剂占市场主导 其中金嗓子领跑零售端

我国咽喉中成药行业:政策与渠道双轮驱动 片剂占市场主导 其中金嗓子领跑零售端

市场构成来看,2024年我国咽喉中成药销售额达74亿元,同比增长7.49%。其中,片剂占比最大,达41.65%,其次为散剂/颗粒剂和丸剂,分别占20.42%、17.72%。

2025年09月01日
我国医药中间体行业市场规模稳增  资本热度下降 药明康德正全球化产能布局

我国医药中间体行业市场规模稳增 资本热度下降 药明康德正全球化产能布局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22年之后我国医药中间体行业投融资事件及金额持续下降,到2024年我国医药中间体行业发生9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8.6亿元;2025年1-8月25日医药中间体行业发生8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6.6亿元。

2025年08月28日
我国零售药店行业:实体药店销售额占比持续下降 网上药店销售额占比持续提升

我国零售药店行业:实体药店销售额占比持续下降 网上药店销售额占比持续提升

从销售额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含药品和非药品)销售额持续增长,但增速逐渐放缓。到2024年我国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含药品和非药品)销售额达9411亿元,同比增长1.9%。

2025年08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