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7年影响中国疫苗行业有利与不利因素。2003年SARS之后,我国政府认识到建立公共卫生防御体系的重要性,更加重视急性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因而也加大了对疾控系统的投入,并出台了一系列的产业政策扶持我国生物产业的发展。
参考《2017-2022年中国人用疫苗市场竞争态势及十三五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有利因素
(1)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疫苗行业的发展
2003年SARS之后,我国政府认识到建立公共卫生防御体系的重要性,更加重视急性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因而也加大了对疾控系统的投入,并出台了一系列的产业政策扶持我国生物产业的发展。
根据《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生物制药行业是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明确地提出把生物产业培育成国家高技术产业的支柱产业。因此,疫苗行业未来有望保持高速发展态势,成为我国生物技术领域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国家对疫苗行业的重视和扶持对已具备较强经营管理、销售、研究开发能力的疫苗企业极为有利,我国疫苗产业面临历史性发展机遇。
(2)我国疫苗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发展空间广阔
①我国二类疫苗低接种率隐藏巨大潜在市场需求
我国人口的二类疫苗接种率低,以流感疫苗为例,我国易感人群的接种率不到2%,处于很低水平,而欧美发达国家接种率普遍达到了20%-30%,加拿大更达到45%的接种率,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和预防保健意识的普遍增强,接种率会逐步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我国疫苗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②新生儿数量的稳步增长给予疫苗市场更大发展机遇
2014年,我国拥有超过13.62亿的总人口和每年约1,500万的新生儿,而且我国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直接增加了居民健康投资支出,疫苗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一类疫苗市场的主要消费对象是婴幼儿,2014年我国新生儿达到1,387.44万人,一类疫苗市场将具备较快增长前景。同时我国大部分一类疫苗剂型较老,随着国家对疾病预防控制投入的增加和疫苗安全性要求的提高,一类疫苗在未来将赢得更新换代的发展机遇。
③人口老龄化增加了对疫苗的需求
老年人抵抗力弱,是疾病的高发人群,但我国老年人疫苗接种率非常低,以流感疫苗为例,我国老年人群流感疫苗的接种率不足1%,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老年人50%的接种率相差甚远,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大大增加农村人口对疫苗的需求量
从2004年开始,我国部分地区已将二类疫苗的接种费用纳入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范围,这大大调动了农村人口接种疫苗的积极性。从2006年起,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提供补助资金,地方财政也相应提供补助资金。
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补助资金101亿元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比上年增加58亿元。
2008年我国已经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加大预防经费的保障力度,使更多的农村人口乐于接种疫苗,从而使作为防治传染病有效手段的疫苗的需求大大增加。
⑤防病意识不断增强将大幅提升疫苗的使用数量
SARS、禽流感、甲型H1N1的发生和流行,唤醒了民众的预防和健康保健意识,治病不如防病的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同时,突发的新型传染病疫情增加了大家的恐惧感,主动接种疫苗的比例正在上升,这也将极大地促进疫苗行业的发展。
疫苗行业不利因素
(1)企业规模小,生产技术落后
我国疫苗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行业集中度较低、企业规模偏小,整体生产现代化水平不高,疫苗在技术和产能上还都比较落后。
(2)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生物制药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和高回报的产业,在新技术的研发期间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国家发改委《医药行业“十一五”发展指导意见》中的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平均仅为1.02%,除个别企业在5%以上外,大部分企业的研发投入比重非常低,与发达国家8%-10%的水平相去甚远。由于我国新药研制投入的严重不足,导致新产品的研制缺乏竞争力,新药开发进展缓慢。此外,国内申请注册的疫苗大多数都是传统疫苗,而新型疫苗如新型结核病疫苗、肺炎结合疫苗、HPV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的创新开发能力不足。
(3)外资企业进入增加竞争压力
加入WTO以来,我国政府履行入世承诺,全面对外开放,国内外医药市场加速融合。外资疫苗巨头凭借强大的研发、宣传公关力度以及生产、包装、销售、价格的完整体系,已经形成了稳固的品牌优势。在消费者心中,本土疫苗不如进口疫苗的观念较为普遍,本土疫苗生产企业面临严峻挑战。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