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影响中国医药制造行业发展有利与不利因素

         导读:2017年影响中国医药制造行业发展有利与不利因素。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人口老龄化、农村人口城镇化等人口结构性因素、居民卫生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是我国医药市场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

         参考《2017-2022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市场竞争态势及十三五发展机会分析报告

         1、有利因素

         (1)老龄化、城市化、居民支付能力及慢性病患病率提升将加大药品需求

         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人口老龄化、农村人口城镇化等人口结构性因素、居民卫生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是我国医药市场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同时居民收入的提升加强了医疗支付能力,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增加了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对医药产品的需求。

         1)人口的增长与老龄化,促进用药需求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趋势推动药品市场刚性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达到13.40亿,2000年以来的自然增长率为0.57%,人口净增长对医药产品产生新的需求。

         2014年末,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10.1%,较2000年的7.0%上升约3.1个百分点,是20年前的近2倍,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这将进一步促进药品需求。

 

         2)农村人口城镇化,卫生保健意识提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逐步上升,从2004年的41.8%上升至2014年的54.8%。城镇人口的卫生保健意识、收入水平更高,预计将会提高我国医药消费的整体水平。

 

         3)居民收入的提升,加强医疗支付能力,提高药品消费能力

         2008年至2014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5,781元增长至28,844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4,761元增长至9,892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0%。

         我国历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如下图所示:

         国民收入的增加推动了国民医疗卫生开支的增加。

         2013年我国人均卫生费用达2,326.8元,较2008年的1,094.5元上涨超过一倍,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28%。随着我国居民医疗卫生支付能力的上升,药品消费能力也有望得到进一步提高。

         2008年到2013年,我国人均卫生费用如下图所示:

         4)慢性病发病率提高,长期用药需求增加

         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导致了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增加。根据《2013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最近录入的两次调查,我国慢性病患病率上升趋势明显,2003年调查中,慢性病患病率约为12.3%;而2008年的调查中,慢性病患病率大幅上升至约15.7%。

         (2)国家对医药行业的支持力度为医药制造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国家近年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和规定支持医药产业的发展。

         2006年至2012年,政府财政中医疗卫生支出增速远高于公共财政总支出增速,显示政府对医疗投入的持续加大。

         2007年至2011年,随着新医改迅速推进,医保覆盖率、人均筹资金额和支付比例也都快速提升。

         新版《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年-2011年)》、―新农合‖、社区医疗、城镇居民医保等政策相继出台,以及政府投入力度的加大,为居民减轻了个人用药的经济负担,有利于进一步释放医疗保健和用药的需求,为整个医药行业长远的发展带来有力支持。

         (3)政策和市场对医药创新的需要不断提高

         《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强调了增强新药创制能力的重要性,要在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领域,加快推进创新药物开发和产业化,着力推动相关企业在药物设计、新药筛选、安全评价、临床试验及工艺研究等方面开展与国际标准接轨的研发外包服务,创新医药研发模式,提升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

         而在研发方面,《新药注册特殊审批管理规定》提出,对未在国内外获准上市的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治疗艾滋病、恶性肿瘤、罕见病等疾病且具有明显临床治疗优势的新药、治疗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的新药等类别的新药注册申请实行特殊审批,在注册过程中予以优先办理,延长按要求提交补充资料的时限,并安排更顺畅的沟通交流机制,为创新药、抗肿瘤药等的研发提供了支持。

         (4)严格的GMP管理促进企业优胜劣汰

         近年来,我国严格规范药品生产管理,通过实施GMP认证,严格规定医药制造企业的准入条件。而2011年3月开始实施的2010版GMP认证,提高了医药制造企业的生产设施建设和生产标准,进一步提高了行业门槛。

         上述药品生产规范的实施,将加快医药制造经营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科学管理,进一步增强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质量意识,促进医药企业的优胜劣汰,改善医药制造行业集中度低的竞争格局,为拥有核心竞争力、运作规范的医药制造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不利因素

         (1)市场集中度低,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医药制造行业的产业集中度仍处于较低水平。根据《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我国医药制造行业产业集中度低,企业多、小、散的问题突出。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造成过度竞争、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014年,全球前十大制药企业的合计收入达到4,196.69亿美元,占全球药品市场份额约50%。而截至2013年,我国收入超过百亿元人民币的制药企业仅有广州医药集团、天津市医药集团、上海医药集团、华北制药集团、哈药集团等13家,收入前百强企业占全国药品市场份额仅约45.1%,与国际水平仍有很大距离。

         (2)面临与国际大型制药企业的竞争

         在过去五年间,全球药品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5%,而我国的药品市场规模的平均增长速度却接近20%,增速远远超过全球水平。在国际医药市场消费放缓的情况下,很多国际大型制药企业已经将我国作为重点发展地区,通过在国内建立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合资企业等方式不断开拓国内市场。辉瑞、赛诺菲、罗氏、葛兰素史克等世界主要制药企业均已建立中国研发中心,重点研发针对国内患者的药物。国内医药制造企业将面临与国际药企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3)药品价格受宏观调控呈下降趋势

         1997年以来,为规范市场价格秩序、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国家发改委多次降低政府定价药品的零售价格。近年,随着《关于调整部分抗微生物类和循环系统类药品最高零售价格的通知》、《关于调整激素、调节内分泌类和神经系统类等药品价格及有关问题的通知》等一系列药品价格调控政策的出台,药品市场整体价格水平呈下降趋势,影响了医药生产企业的盈利能力。

         《药品政府定价办法》同时规定政府定价要区别原研制与仿制药品、新药和名优药品与普通药品,采取优质优价的定价策略;企业生产经营的政府定价药品,其产品有效性和安全性明显优于或治疗周期和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同种其他药品的,可以向定价部门申请单独定价。因此,对于技术含量较高、疗效及安全性更好的新药产品,预计政府宏观调控并不会带来很大影响。

         (4)高技术人才缺乏

         目前,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弱,企业研发投入低,创新研发项目少,国内相关研发领域的具有经验的高素质人才不足,在吸引国际人才方面与海外大型制药企业也有一定差距。而随着我国医药制造行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在技术含量很高的医药研发领域,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有一定的需求缺口,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医药制造行业的发展。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隐形眼镜行业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2024年出口数量大幅增长

我国隐形眼镜行业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2024年出口数量大幅增长

从我国市场规模来看,2018年到2022我国市场规模从77亿元增长到了122亿元,连续五年持续增长,到2025年我国隐形眼镜好市场规模达到了199亿元,同比增长15.7%。

2025年04月21日
我国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破百亿在即 但资本市场热度呈下降走势

我国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破百亿在即 但资本市场热度呈下降走势

市场规模来看,2020-2024年,我国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4年我国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约95.9亿元,同比增长33.8%。

2025年04月21日
技术、政策等多因素推动医疗信息化市场发展 预计2025年行业资本热度有望回升

技术、政策等多因素推动医疗信息化市场发展 预计2025年行业资本热度有望回升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21年之后我国医疗信息化行业投融资事件持续下降,到2024年轻微回升。2024年我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发生120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68.6亿元;2025年1-4月6日我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发生43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41.55亿元。预计2025年资本市场热度有望回升。

2025年04月18日
我国AI医疗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细分市场中AI制药增速较快 但行业资本热度逐渐下降

我国AI医疗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细分市场中AI制药增速较快 但行业资本热度逐渐下降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21年我国AI医疗行业投融资事件及金额达到了近些年顶峰,但在2021年之后我国AI医疗行业投融资事件及金额持续下降,到2024年我国AI医疗行业发生了26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28.54亿元;2025年1-4月14日我国AI医疗行业发生7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11.45亿元。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互联网医疗行业线上问诊细分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资本市场热度正回升

我国互联网医疗行业线上问诊细分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资本市场热度正回升

从细分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之后我国线上问诊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线上问诊市场规模达到了515亿元,同比增长41.1%。

2025年04月14日
我国雾化吸入器行业技术壁垒较高 市场规模及产量均保持增长

我国雾化吸入器行业技术壁垒较高 市场规模及产量均保持增长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2023年我国雾化吸入器行业市场规模呈增长走势。2023年中国雾化吸入器行业市场规模为38.43亿元,同比增长12.9%。

2025年03月28日
我国AI医学影像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心血管疾病领域影像产品获批数量最多

我国AI医学影像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心血管疾病领域影像产品获批数量最多

从市场规模来看,AI医学影像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成为AI+医疗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之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AI医学影像约74.5亿元,同比增长160.5%;2025年我国AI医学影像市场规模将超150亿元,2026年将达235.7亿元。

2025年03月11日
我国基因测序行业正处于国产替代期 市场规模呈较高速逐年增长

我国基因测序行业正处于国产替代期 市场规模呈较高速逐年增长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21年之后我国基因测序行业投融资事件逐年下降,到2024年我国基因测序行业发生8起,投融资金额为3.51亿元。

2025年02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