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铜铝产业在“偏冷”区间运行 形势不容乐观

   导读:“我国铜产业以及铝冶炼产业景气指数日前发布,受宏观经济影响,两个产业均在“偏冷”区间运行,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当前国内外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短期内难以明显改善,在环保、融资、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等大环境下,有色金属市场调整还将持续一至两年。

  “我国铜产业以及铝冶炼产业景气指数日前发布,受宏观经济影响,两个产业均在“偏冷”区间运行,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当前国内外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短期内难以明显改善,在环保、融资、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等大环境下,有色金属市场调整还将持续一至两年。

 

  日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首次发布了我国铜产业以及铝冶炼产业景气指数。数据显示,受宏观经济影响,两个产业均在“偏冷”区间运行,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贾明星指出,当前国内外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短期内难以明显改善,在环保、融资、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等大环境下,有色金属市场调整还将持续一至两年。

 

  铜产业指数逼近“偏冷”区间下沿

 

  据统计,今年10月份,中色铜产业景气指数为22.59,较上月下降0.87个点;先行合成指数为85.13,较上月下降1.08个点;一致合成指数为65.43,较上月下降0.04个点。中色铜产业景气指数显示,从2014年10月份开始景气指数连续下跌,10月份景气指数为22.59,不断向“偏冷”区间下沿逼近。

 

 10月,中色铜产业先行合成指数为85.13,较上月下降1.08个点。先行合成指数连续下跌,而且跌幅略有增加,可见未来几个月中国铜产业景气度仍然没有转好迹象。

 

  在构成中色铜产业先行合成指数的6个指标中,3个指标同比上涨,分别是M2、进口量指数和房屋销售面积,同比增幅分别为13.83%、5.5%和15.53%;LME铜结算价、投资总额和电力电缆出现负增长,同比降幅为-27.62%、-12.42%和-8.81%。

 

  贾明星指出,在国内外市场铜价低位震荡的影响下,当前中国铜精矿产量和采选业利润均出现明显负增长;铜冶炼企业虽然受益于加工费提升,产量继续保持增长,但铜价剧烈震荡,令其生产和经营面临较大困难,利润同比大幅下滑。铜加工企业由于产能过剩,生产资金严重不足,企业盈利能力及抗风险能力较弱。加工企业两极分化明显,大企业不断挤占小企业份额。铜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放缓,但结构有所优化。除铜精矿进口量增加外,精炼铜及其他铜产品进口量均减少。下游行业铜需求疲软。主要终端用铜产业的产量延续了下滑的趋势,其中电力电缆产量、空调产量下降。仅国家电网投资出现加速投资迹象。总体来看,大部分铜消费行业仍处于低谷,短期内铜需求仍难有起色。预计四季度,中国铜行业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随着美联储加息、美元强势、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担忧情绪持续的综合影响下,对铜价回升造成不小压力。

 

  铝冶炼运行环境及走势仍不乐观

 

  今年10月份,中色铝冶炼产业景气指数为20.81;先行合成指数为66.43;一致合成指数为69.80,行业景气度仍处于“偏冷”区间。今年以来,铝冶炼已连续7个月呈现下滑;先行合成指数自年初逐月回落,10月份微幅回升0.22点。总体来看,近期内铝冶炼行业跌势减缓,仍呈低位震荡的趋势。

 

  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铝冶炼景气指数始终维持在“偏冷”区间,自二季度起持续回落,10月份景气指数降至20.81,且降幅不断扩大,已临近“偏冷”区间下沿。尽管一些指标出现企稳迹象,但行业仍将难以摆脱低位徘徊的局面。

 

  10月份,在构成铝冶炼产业景气指数的10个指标中,有3个指标处于“正常”区间,分别是电解铝产量、氧化铝产量、商品房销售面积;其他7个指标处于“偏冷”区间,分别是LME铝结算价、M2、铝冶炼投资总额、发电量、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铝材出口总量。

 

  自年初以来,铝冶炼产业先行合成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尽管2015年10月较上月微幅回升0.22至66.43,但主要构成指标表现低迷,回升动力仍不足,难言触底转暖,铝冶炼行业仍将处于低位运行。

 

  构成铝冶炼行业先行合成指数的5个指标呈现“3升、2降”走势。同比回升的是: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3.53%、发电量同比增长2.31%、M2同比增长13.83%。同比下降的是:LME铝结算价同比下降23.75%、铝冶炼投资总额同比下降17.9%。从指标变化趋势来看,商品房销售面积和发电量的环比增幅均有所下降,而LME铝结算价的环比降幅有所扩大,铝冶炼行业运行环境及走势仍不乐观。

 

  贾明星指出,鉴于制约回升的深层次矛盾犹存,预计短期内铝冶炼行业景气度难以摆脱低迷态势,内部分化现象仍将存在。

 

  首先,受宏观经济影响,铝冶炼行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房地产开发投资、土地购置面积、汽车等铝消费的主要领域仍处于降速区间,整体表现仍以去库存为主。

 

  其次,铝冶炼行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已充分显现,即高度市场化的电解铝行业和电力体制、电价机制改革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在现有机制下,出现了网电(含直购电)、自备电(含局域网)等多种用电模式,导致企业间用电价格存在较大差异效益分化显著。而在当前市场价格已跌破行业平均成本的情况下,亏损企业又很难实现“市场化”退出。因此,短期内供应压力犹存,行业困境难以得到扭转。

 

  最后,终端消费潜力强劲将是促进铝冶炼行业企稳回升的重要支撑。当前铝价低迷,正是扩大铝应用的最佳时期。在控制住新增产能的情况下,扩大应用是化解产能过剩最有效、最直接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铝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大规模扩大铝应用仍需政府提高或完善相关领域标准和规范的制定以及转变传统的消费观念,短期内对改善铝冶炼行业供需结构的影响有限。

  相关分析报告:中国铜市场营销现状深度分析与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镓行业:产量及消费量持续增长 山西产量占比最高

我国镓行业:产量及消费量持续增长 山西产量占比最高

镓是一种稀散金属,被誉为“电子工业脊梁”。从全球储量来看,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全球探明的金属镓储量为27.93万吨,我国金属镓储量为19万吨,占比约68%左右,位居首位。

2025年05月06日
我国钢筋行业产量及进口量持续下降 但出口量不断上升

我国钢筋行业产量及进口量持续下降 但出口量不断上升

从进出口情况来看,2021年到2023年我国钢筋进口数量持续下降,到2024年我国钢筋进口数量有所上升,到2024年我国钢筋进口数量为5.47万吨,同比增长21.6%。

2025年04月17日
我国光伏玻璃行业:上游原材料充足 中游产能及产量持续增长

我国光伏玻璃行业:上游原材料充足 中游产能及产量持续增长

当前光伏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带动光伏玻璃需求持续增长,从产能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光伏玻璃有效产能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光伏玻璃有效产能约为8.73亿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7%。

2025年04月15日
钨行业:国内钨精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持续上调 细分产品产量同步增长

钨行业:国内钨精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持续上调 细分产品产量同步增长

从储量来看,2020-2024年我国钨资源储量呈先降后升走势。2024年我国钨资源储量为240万吨,同比增长4.3%;2025年储量将达到250万吨。

2025年04月08日
电解铝行业:中国为全球最大生产及消费国 产量已连续六年持续增长

电解铝行业:中国为全球最大生产及消费国 产量已连续六年持续增长

从我国电解铝产量来看,自2019年之后我国电解铝产量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电解铝产量达到了4400.5万吨,同比增长4.6%。

2025年04月01日
全球钴行业供应量及需求量逐年增长 刚果金为主要供应地区 电池为最大需求领域

全球钴行业供应量及需求量逐年增长 刚果金为主要供应地区 电池为最大需求领域

从全球各地供应量来看,2024年全球各地区钴供应量占比最高的为刚果金,占比达到了75.86%;其次为印尼,占比为9.66%;第三是俄罗斯,占比为3.00%。

2025年03月11日
全球镍产量持续增长 印度尼西亚占比最高 不锈钢为主要应用领域

全球镍产量持续增长 印度尼西亚占比最高 不锈钢为主要应用领域

从各地区产量占比来看,在2023年全球镍产量最高的地区为印度尼西亚,占比达到了50%;其次为菲律宾,占比为11.11%;第三是俄罗斯,占比为5.56%;我国产量占比较小,只有3.06%。

2025年02月19日
我国现已成硬质合金产销量最大国家 行业市场规模、产量及出口量均增长

我国现已成硬质合金产销量最大国家 行业市场规模、产量及出口量均增长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2023年,我国硬质合金行业市场规模呈增长走势。2023年,我国硬质合金行业市场规模为193.26亿元,同比增长23.5%;2024年市场规模预计为216.26亿元。

2025年02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