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高强度钢行业发展现状、应用市场及市场空间预测

导读: 中国高强度钢行业发展现状、应用市场及市场空间预测。 强度优于普通钢板、成本低于铝镁合金,使高强度钢板成为未来汽车结构材料的主体材料。

相关行业报告《2016-2022年中国强度产业现状调查及十三五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钢铁材料汽车生产主要材质,在同等的强度等级下,高强度钢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钢板的厚 度,达到减轻车身自重的目的。按照 ULSAB(超轻钢车身计划)标准,根据屈服强度的不 同可将钢分为低强度钢(<210MPa)、高强度钢(210-550MPa)和超高强度钢(>550MPa)。 强度优于普通钢板、成本低于铝镁合金,使高强度钢板成为未来汽车结构材料的主体材料。

 


  高强度钢的产业链包括上游采掘冶炼-中游加工-下游应用三个环节。近十年来我国钢铁行业 飞速发展,随着下游房地产、汽车行业趋于稳定,目前处于低端供给严重过剩,但高端钢材 依赖进口的结构性失衡状态。

 


  高强度钢可以兼顾轻量化和安全性需求。新型高强度钢板具有较低的屈强比、较好的应变分 布能力和较高的应变硬化特性, 同时高强度钢板的力学性能更加均匀,从而具有更好的碰撞 特性和更高的疲劳寿命。 高强度钢核心优势在于提升汽车碰撞安全性。以菲亚特汽车为例,1998 Fiat 600 高强钢 用量 10%,碰撞评级为良性,仅仅满足法规要求。2004 年刚强钢比例达到 52%,安全性评 价上升至四星级,2007 年继续提升至 65%。高强钢比例超过 60%的速腾汽车,拥有三层钢 板的车门在发生碰撞时吸收大量能量,避免碰撞变形造成伤亡。 

  炼钢技术和制造工艺进步推动高强钢性能提升和成本下降。最近 20 年汽车钢材日新月异, 新的炼钢工艺(如真空抽气法、合金冶炼)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纯度、强度、塑性和稳 定性。新的制造工艺如拼接技术将不同厚度或等级的钢材料拼接起来,有效提高了材料利用 率,节省了原料、加工和组装成本。


  目前高强钢主要应用在汽车安全件、底盘及车身等方面。与普通强度钢相比,高强钢能够吸 收较高的能量,提高汽车的安全性;拥有更高的静态强度和疲劳强度,可以实现汽车零部件 的用材减少,从而实现轻量化。


  发达国家汽车高强度钢已广泛应用。日本高强度钢板应用全球领先,早在 2000 年日本汽车 公司已经将双相钢和变塑钢用于量产汽车。宝马汽车为满足欧洲被动安全法规要求,在 2005 年推出的新车型中大幅度提高了高强度钢板的应用比例。美国汽车制造商为适应日趋严格的 安全法规的要求,更多加强类钢材零件采用热冲压成形制造。 

  钢铁巨头掀起轻量化浪潮。国际钢铁协会、欧洲钢铁协会、美国钢铁协会等组织,以及阿赛 乐和蒂森等钢铁企业,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就开展了汽车材料“轻量化”的研发。国际钢 铁协会统一协调数十家车企和钢企参加 ULSAB 计划,实现了 20%25%的减重效果。其中 ULSAB-ACV 项目的白车身高强度钢板比例 100%,其中超高强度钢板比例超过 60%


  国产高强钢应用步伐加快,超高强钢存在结构性机会。我国高强度钢在应用强度和应用比例 大幅落后,欧美系车高强钢用量 60%以上,日韩系车高强钢用量 50%以上,我国自主品牌车 也达 50%左右;但先进高强钢和超高强钢的比例仅 5%,远低于欧美国家 25%的先进水平。 

  十二五期间国内重点发展了 700MPa 及以上高强度汽车大梁板、780-1500MPa 高强度汽车 板,武钢、宝钢、鞍钢、上汽集团、上海大学、重庆汽车研究所开展重点研究,其中宝钢、 武钢、上汽集团等企业在高强度钢领域有突出地位。 

  我国普通高强度钢发展迅猛,车身使用比例接近 50%,预计未来可以达到 60-65%。超高强 度和先进高强度钢材大幅落后,目前使用比例只有 5%,预计未来将有 3 倍提升空间。综合 来看,我国汽车 HSS 级以上钢材比例将从 55%提升到 70%以上,估计单车需求量增加 30%左右。


  车用高强度钢需求年均增速可达10%以上。汽车用钢主要来自于新车生产和旧车维护需求, 2015年汽车用钢需求在6200万吨左右,预计2020年达到7860万吨左右。高强度钢(HSS) 需求预计可达7300万吨, CAGR达到10.3%;其中先进高强钢和超高强度钢(AHSS&UHSS) 需求达到 1684 万吨,CAGR 高达 30%。按照目前 2400 /吨的市价计算,2020 年高强钢 市场空间超过 1700 亿元,超高强钢可达 400 亿元。

 

  预计新能源汽车高强度钢需求翻五倍。假设每辆乘用车平均用钢 1 吨,其中高强钢占比 超过 50%,按照 2015 33 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高强度钢消耗近 16.5 万吨。预计到 2020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可达 150 万辆,高强度钢需求为 75 万吨,是当前规模的五倍。 

资料来源:互联网,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及产量增速下滑 国内消费仍需大量依赖进口 但2024年进口大幅缩减

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及产量增速下滑 国内消费仍需大量依赖进口 但2024年进口大幅缩减

从种植面积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为先增后降再增趋势,到2024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为67111.05万亩,同比增长1.2%。

2025年10月10日
我国冷轧薄板行业:产量回升 进口量连续三年下降且降势将延续

我国冷轧薄板行业:产量回升 进口量连续三年下降且降势将延续

从产量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冷轧薄板产量为波动式增长趋势,到2024年我国冷轧薄板产量为4740.7万吨,同比增长18.9%;2025年1-8月我国冷轧薄板产量为3366.3万吨,同比增长7.6%。

2025年10月10日
我国中厚宽钢带行业:产量、出口量持续增长 2025年1-7月进口量同比下降超20%

我国中厚宽钢带行业:产量、出口量持续增长 2025年1-7月进口量同比下降超20%

从产量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中厚宽钢带产量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中厚宽钢带产量为21354.2万吨,同比增长4.2%;2025年1-8月我国中厚宽钢带产量为15109.9万吨,同比增长4.2%。

2025年09月28日
我国无缝钢管行业:能源化工、机械制造为主要应用领域 出口量持续四年增长

我国无缝钢管行业:能源化工、机械制造为主要应用领域 出口量持续四年增长

从产量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无缝钢管产量为先增后降再增再降趋势。到2024年我国无缝钢管产量约为2970万吨,同比下降5.7%。

2025年09月25日
金属铍行业:全球铍资源主要集中于美国 哈萨克斯坦为中国主要铍进口国

金属铍行业:全球铍资源主要集中于美国 哈萨克斯坦为中国主要铍进口国

国内分布来看,我国铍资源总量丰富但禀赋一般,根据自然资源部数据,我国铍矿资源储量为6.38万吨(氧化铍),折合铍金属量2.3万吨,主要分布在国内8个省(区)。其中,四川、江西、新疆分别占比55%、27%和15%,合计占全国总资源储量的97%。

2025年09月25日
我国电工钢行业:无取向电工钢产能占比超80% 进口量持续三年下降

我国电工钢行业:无取向电工钢产能占比超80% 进口量持续三年下降

从进口量来看,2021年之后我国电工钢进口量持续下降,到2024年我国电工钢进口量为14.81万吨,与2023年同比减少了13.27万吨,同比下降47.26%。

2025年09月24日
我国氧化铝行业产量稳步增长 2025年1-7月出口量及金额同比增长超60%

我国氧化铝行业产量稳步增长 2025年1-7月出口量及金额同比增长超60%

从上游主要原材料来看,2020年2024年我国铝土矿矿石储量为先增后降再增趋势,到2024年我国铝土矿矿石储量为73582.3万吨,同比增长4.0%。

2025年09月12日
基建为我国锌精矿行业带来庞大需求 产品均价创新高 2025年上半年进口同比增长48.2%

基建为我国锌精矿行业带来庞大需求 产品均价创新高 2025年上半年进口同比增长48.2%

中国为全球最大的锌矿生产国,锌精矿产量大幅度领先于其他国家。2024年我国锌精矿产量约293.6万吨,2025年1-5月我国锌精矿产量为78.83万吨。

2025年09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