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6年中国国际铅锌周聚焦热点话题、凝集产业智慧 为全球铅锌从业人士搭建预判市场、洽谈合作、共谋发展国际化高端平台

导读:2016年中国国际铅锌周聚焦热点话题、凝集产业智慧  为全球铅锌从业人士搭建预判市场、洽谈合作、共谋发展国际化高端平台。11月15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办,盛屯矿业集团公司协办、北京安泰科信息开发有限公司承办的“2016 年中国国际铅锌周暨第十九届中国国际铅锌年会”在成都盛大开幕。

参考《2017-2022年中国铅锌产业专项调查及十三五投资商机研究报告


       11月15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办,盛屯矿业集团公司协办、北京安泰科信息开发有限公司承办的“2016 年中国国际铅锌周暨第十九届中国国际铅锌年会”在成都盛大开幕。此次盛会吸引了来自十余个国家,共计1200多位国内外铅锌生产、研发、贸易、投资、物流等领域的行业精英,以及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大会聚焦热点话题、凝集产业智慧,为全球铅锌从业人士搭建了预判市场、洽谈合作、共谋发展的国际化高端平台。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巡视员骆铁军,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上海期货交易所副总经理滕家伟,国际铅锌研究小组市场研究与统计部总监 Paul White,盛屯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应海珍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丁学全,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黄晓平,西部矿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张永利,盛屯集团董事长姚雄杰,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余刚,五矿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勇,四川宏达集团总经理黄建军,陕西东岭工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仝明科,云南祥云飞龙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龙,云南大泽电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义,国际铅协产品和可持续发展主管 Alistair Davidson,国际先进铅酸蓄电池联合会项目经理 Boris Monahov,以及有色协会和各协办单位领导出席。有色协会副会长尚福山主持了大会开幕式及 CEO 高峰论坛第一节,协会党委副书记范顺科出席了 CEO 高峰论坛。

       陈全训在致辞中指出,目前中国铅锌产业走上了创新发展的道路,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中国铅锌需求峰值临近,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对中国铅锌行业的未来,陈全训提出几点希望,一是加强铅锌应用领域的开拓。目前中国铅85%以上应用在铅酸蓄电池领域,锌 60%左右应用在钢铁镀锌领域。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拓新的消费应用领域,是摆在铅锌行业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只有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产业的应用方面取得突破,才能有效促进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二是持续推动铅锌冶炼的技术创新,扩大国际产能合作。绿色发展对传统生产技术不断提出新的挑战,面对越来越严厉的环保法规,铅锌冶炼技术还要持之以恒创新,持续提高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集约化利用能力。这不仅是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在“一带一路”战略框架下,有效扩大国际产能合作的需要。三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转型发展。当前中国部分铅锌企业生产经营比较困难,缺乏活力,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探索形式多样的重组、整合、改制,破除体制障碍,激发机制活力,才能摆脱困境,实现浴火重生。作为传统行业,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两化深度融合,打造数字矿山、智能工厂,发展生产性服务,不断提高转型发展能力。希望大家借助“中国国际铅锌周”这个平台,增强互信,增进友谊,实现更加广泛、更加深入、更高层次的交流与合作。

       骆铁军在致辞中表示,有色金属工业作为制造业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是实现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铅锌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广泛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等领域。今年以来,铅锌行业积极应对市场需求不振等外部不利形势,不断推进结构调整和加强行业自律,产品价格企稳回升,行业运行基本平稳。“十三五”期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进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迈入世界有色金属工业强国行列的关键时期。我国铅锌工业既存在产业布局、资源保障、技术进步等传统发展方面的“短板”,也面临着新形势下的多重风险和挑战:生态环境约束日益加大,重金属污染防治以及城区企业环保搬迁等问题突出,绿色发展任务艰巨;供给过剩和消费疲软并存,“十三五”期间铅消费将基本维持微弱增长,锌消费年均增速约 1.7%,可能在“十三五”末达到峰值,依靠低要素成本和高投资驱动的规模扩张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铅锌控产能形势迫切;资源、能源、运输、环保等成本不断增加,行业效益持续回升压力较大,降成本势在必行。铅锌行业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控产能、补短板等为主要任务,实现绿色友好、提质增效的可持续发展。明年,工信部将把鼓励技术进步,实现绿色发展,加强规范管理,严控产能扩张,提高资源供给能力,加强国际合作作为工作重点。

       加大对国内重点铅锌成矿带的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力争“十三五”期间新增资源储量铅矿 2000 万吨、锌矿 3000 万吨。在加大风险评估的前提下,有序推进境外资源丰富地区的铅锌矿资源合作开发,并利用我国铅锌冶炼技术优势开展国际产能合作。

       滕家伟在致辞中表示,上期所将一如既往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一道,共同为有色金属行业特别是铅锌企业提供更为广阔的交流合作和共谋发展平台,促进产融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让更多的企业关注和参与期货市场,有效管理风险,实现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随开幕式后召开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铅锌年会”上,祝宝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铅锌分会秘书长彭涛、Paul White 分别以《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展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的中国铅锌工业》、《2016-2017 年全球铅锌供需分析》为题作了专题报告。

       据了解,为期四天的“2016 年中国国际铅锌周”,除铅锌年会外,还有 CEO高峰论坛、绿色发展论坛、期货市场服务铅锌行业论坛、产业融合与开放论坛、市场论坛等一系列主题论坛相继展开。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创新推出了“中国铅锌行业绿色发展行业评奖”活动,共 15 家行业骨干企业获得了相关奖项。一场全球铅锌业盛宴在天府之国完美呈现。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海绵钛行业:中国为全球最大生产国 国内产量及表观消费量持续五年增长

海绵钛行业:中国为全球最大生产国 国内产量及表观消费量持续五年增长

从产量来看,2020年到2024年全球海绵钛产量持续增长,到2024年全球海绵钛产量为38.08万吨,同比增长17.4%。

2025年10月24日
我国光伏玻璃行业产能快速扩张后供给过剩 政策正引导行业高质量方向发展

我国光伏玻璃行业产能快速扩张后供给过剩 政策正引导行业高质量方向发展

产量来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玻璃生产国,光伏玻璃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90%。2024年我国超白压花光伏玻璃产量约2872万吨,同比增长15.9%。

2025年10月22日
我国铝型材行业:上游原料稳增 中游结构优化 工业型材产量高增

我国铝型材行业:上游原料稳增 中游结构优化 工业型材产量高增

我国铝型材市场中,2024年工业铝型材产量约为1170万吨,占比超50%,为54.3%;建筑铝型材产量达985万吨,占比为45.7%。

2025年10月17日
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及产量增速下滑 国内消费仍需大量依赖进口 但2024年进口大幅缩减

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及产量增速下滑 国内消费仍需大量依赖进口 但2024年进口大幅缩减

从种植面积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为先增后降再增趋势,到2024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为67111.05万亩,同比增长1.2%。

2025年10月10日
我国冷轧薄板行业:产量回升 进口量连续三年下降且降势将延续

我国冷轧薄板行业:产量回升 进口量连续三年下降且降势将延续

从产量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冷轧薄板产量为波动式增长趋势,到2024年我国冷轧薄板产量为4740.7万吨,同比增长18.9%;2025年1-8月我国冷轧薄板产量为3366.3万吨,同比增长7.6%。

2025年10月10日
我国中厚宽钢带行业:产量、出口量持续增长 2025年1-7月进口量同比下降超20%

我国中厚宽钢带行业:产量、出口量持续增长 2025年1-7月进口量同比下降超20%

从产量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中厚宽钢带产量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中厚宽钢带产量为21354.2万吨,同比增长4.2%;2025年1-8月我国中厚宽钢带产量为15109.9万吨,同比增长4.2%。

2025年09月28日
我国无缝钢管行业:能源化工、机械制造为主要应用领域 出口量持续四年增长

我国无缝钢管行业:能源化工、机械制造为主要应用领域 出口量持续四年增长

从产量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无缝钢管产量为先增后降再增再降趋势。到2024年我国无缝钢管产量约为2970万吨,同比下降5.7%。

2025年09月25日
金属铍行业:全球铍资源主要集中于美国 哈萨克斯坦为中国主要铍进口国

金属铍行业:全球铍资源主要集中于美国 哈萨克斯坦为中国主要铍进口国

国内分布来看,我国铍资源总量丰富但禀赋一般,根据自然资源部数据,我国铍矿资源储量为6.38万吨(氧化铍),折合铍金属量2.3万吨,主要分布在国内8个省(区)。其中,四川、江西、新疆分别占比55%、27%和15%,合计占全国总资源储量的97%。

2025年09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