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1-2015年我国钢铁工业发展战略分析

        内容提示: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正式印发《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钢铁由此成为几个工业大类中最先发布“十二五”发展指导性文件的行业。这份长达1.3万余字的《规划》,不仅明确了钢铁工业的发展战略和重要目标,而且对钢铁工业转型升级进行了详细部署,结构调整成为贯穿全篇的主线。


        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长骆铁军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市场化原则是《规划》的一大亮点。“它更加注重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化规律相结合,从而为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


  《规划》指出,“十一五”时期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速度最快、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的五年,钢铁工业有效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但与此同时,行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等制约因素逐步增大,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主要体现在品种质量亟待升级、布局调整进展缓慢、能源环境原料约束增强以及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方面。


  “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将步入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既面临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发展机遇,又面临资源价格高涨、需求增速趋缓、环境压力增大的严峻挑战,行业总体上将呈现低增速、低盈利的运行态势。


  骆铁军表示,受铁矿石价格高涨和产能不断增长双重因素的影响,钢铁行业利润率已经连续两年低于3%,今年上半年继续走低,钢铁工业已步入微利时期,粗放式发展模式不可持续,转方式迫在眉睫。


  纵观《规划》全文,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成为“十二五”期间钢铁工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和一以贯之的主线。通过坚持结构调整、绿色发展、自主创新和区域协调,钢铁工业力争实现从注重规模扩张向注重品种质量效益提高转变,从注重钢铁主业生产经营向注重生产和服务协调发展转变,从注重国内发展向注重国内和国际协调发展转变。


  根据《规划》描绘的发展蓝图,到“十二五”末期,我国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将有明显进展,基本形成比较合理的生产力布局,钢铁总量和品种质量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初步实现钢铁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骆铁军同时指出,《规划》与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节能减排规划以及国家发改委正在编制的“十二五”钢铁产业生产力布局和调整规划等一系列规划进行了衔接,在布局调整、城市钢厂搬迁、资源保障、实施“走出去”战略等关键点上取得了一致。


  产能峰值或达8亿吨


  为引导生产和投资,确保钢铁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规划》采用分行业消费调研法、地区消费平衡法以及消费系数和回归分析法三种不同方法对我国粗钢消费量进行了预测,综合预测2015年国内粗钢导向性消费量约为7.5亿吨。


  其中,分行业消费调研法通过对建筑、机械等13个主要下游行业的“十二五”用钢需求进行调研和分析,预测2015年我国粗钢消费量将达到7.5亿吨。


  地区消费平衡法根据各省市公布的“十二五”GDP发展目标,结合各地区钢材消费水平和趋势,预测2015年我国粗钢消费量或达8.2亿吨。

       值得一提的是,《规划》还对高强钢筋等关键钢材品种的需求量进行了预测。其中,铁路用重轨是惟一一个消费量减少的品种,其国内消费量预计从2010年的400万吨降至380万吨。此外,高强钢筋、轴承钢、汽车用冷轧及镀锌薄板和硅钢片的消费量将分别增加至11200万吨、500万吨、1400万吨和650万吨。

 


  《规划》还对我国中远期粗钢消费量进行了预测,预计我国粗钢需求量在“十二五”期间进入峰值弧顶区,最高峰可能出现在2015年至2020年期间,峰值约7.7亿~8.2亿吨,此后峰值弧顶区仍将持续一个时期。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累计生产粗钢52573.5万吨,同比增长10.7%,平均日产粗钢192.58万吨。展望全年的粗钢产能走势,骆铁军坦言,在近期钢材价格深度下跌的同时,我国粗钢日产量已经从最高峰的近200万吨减少到180余万吨,即使最后两个月出现一些翘尾因素,全年粗钢产能可能达不到7亿吨的目标,低于最初的预测值。


  九项任务促钢铁业变强


  为保证“十二五”末期我国钢铁工业由大变强目标的实现,《规划》提出了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九项重点任务,具体包括加快产品升级、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强化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优化产业布局、增强资源保障能力、加快兼并重组、进一步提高国际化水平以及加强钢铁产业链延伸和协同。


  骆铁军表示,之所以将产品升级放在第一位,是因为我国大部分钢材品种的自给率已经达到100%,即使属高端钢材品种的取向硅钢的自给率也达到87.5%,但我国只有30%的产品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升级理应成为下一阶段钢铁工业的首要任务,要通过提升量大面广的钢铁产品质量、性能和功能,带动钢铁工业和下游产业转型升级。


  据介绍,近期工信部已经联合住建部在全国大中城市全面推广使用400MPa、500MPa高强度螺纹钢筋,促进建筑钢材升级换代和减量应用。“如果我国三级螺纹钢的使用比例从现在的35%提高到80%,每年可节约1000万吨钢材。”骆铁军说。


  考虑到一批先进节能减排技术没有得到广泛应用,钢铁工业与相关产业尚未实现协同发展,我国钢铁工业的节能减排潜力很大。“十二五”期间,钢铁工业将在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技术装备的同时,进一步淘汰落后产品,推进减量化用钢。


  为补上东南沿海这块“短板”,完成全国钢铁产业布局,《规划》要求在不增加产能的前提下,围绕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装备水平,优化产业布局。《规划》还支持与城市发展不相容的钢厂实施转型或搬迁,有实力、有技术、有特色的城市钢厂,综合考虑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企业承受能力,特别是人员安置等因素,有序实施环保搬迁。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不锈钢行业:产量及表观消费量持续增长 进口量正大幅下降

我国不锈钢行业:产量及表观消费量持续增长 进口量正大幅下降

从产量来看,2020年之后我国不锈钢粗钢产量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不锈钢粗钢产量增长至3944.11万吨,同比增长7.5%;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不锈钢粗钢产量962.42万吨,同比增长6.6%。

2025年08月16日
我国无取向硅钢行业:产能及产量稳健增长 市场主要以中低牌号为主

我国无取向硅钢行业:产能及产量稳健增长 市场主要以中低牌号为主

从产量来看,2022年到2024年我国无取向硅钢产量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无取向硅钢产量约为1315万吨,同比增长9.2%。

2025年08月01日
我国铁合金产量不断增长 2025年1-5月行业出口量、金额及均价均下滑

我国铁合金产量不断增长 2025年1-5月行业出口量、金额及均价均下滑

从出口数量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铁合金出口数量为波动式增长趋势,到2024年我国铁合金出口数量为88万吨,同比增长28.8%;2025年1-5月我国铁合金出口数量为30万吨,同比下降23.5%。

2025年07月30日
我国铝行业:铝土矿资源开采成本较高 但电解铝及铝材产量均保持稳增长态势

我国铝行业:铝土矿资源开采成本较高 但电解铝及铝材产量均保持稳增长态势

从铝土矿资源储量来看,铝土矿是铝生产的主要原料,全球铝土矿资源分布不均,而中国铝土矿储量虽位列全球第七,但资源品质较低,开采成本较高。2024年我国铝土矿矿石储量73582.3万吨,同比增长4%。

2025年07月29日
我国钢材行业产量及出口量持续增长 但出口金额不断下降

我国钢材行业产量及出口量持续增长 但出口金额不断下降

从钢材产量来看,2022年到2024年我国钢材产量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钢材产量为139967.4万吨,同比增长1.1%;2025年1-6月我国钢材产量为73437.5万吨,同比增长4.6%。

2025年07月28日
我国再生铜行业:使用比例提高 产品市场均价渐涨

我国再生铜行业:使用比例提高 产品市场均价渐涨

市场规模来看,近六年我国再生铜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增长走势。2023年我国再生铜行业市场规模2009.22亿元,同比增长2%;预计2025年我国再生铜行业市场规模将超2196亿元。

2025年07月16日
锑行业:产量持续下降 中国锑储量及产量全球占比最大

锑行业:产量持续下降 中国锑储量及产量全球占比最大

锑储量来看,2024年全球锑矿储量最高的地区为中国,占比为29.7%;其次为俄罗斯,占比为15.5%;第三为玻利维亚,占比为13.8%。

2025年06月28日
白银行业:全球以秘鲁储量最多高 工业为最大需求领域

白银行业:全球以秘鲁储量最多高 工业为最大需求领域

白银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稳定性好、耐腐蚀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光伏、电子电气、化工等领域。从全球储量来看,2019年到2024年我国白银储量从56万吨增长到了64万吨。

2025年06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