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多晶硅市场前景预测

        内容提示:  从今年多晶硅价格走势看,多晶硅市场在一季度一度出现强势回暖。但其下游市场实际上存在假象,在没有真实需求的支撑下,半年内价格必然会出现回调。

对多晶硅市场而言,幸福的时光总是很短暂。


  2011年三季度的最后一个月,曾经有着强烈市场回暖预期和不俗价格涨幅的多晶硅再次陷入市场低迷的怪圈。当月,多晶硅市场现货报价在年初突破110美元每公斤的高点后,最终经历半年的起伏而跌至45美元附近,已然接近2009年9月40美元的历史低点。国庆长假后,持续低迷的多晶硅市场就再度遭遇消息面的重创。近日,欧美多晶硅厂商称,其在2012年新推出的长期合约最低报价原则上已达到40美元每公斤,甚至有机会触及每公斤35美元价位,相较于目前50美元的合约均价,将出现大幅折让。


  这使得成本竞争原本就不占优势的国内绝大多数多晶硅厂商由此遭受两难。一厢是持续低迷的中下游需求市场的价格倒逼,另一厢则是国际大厂低成本竞争的价格遏制。与此同时,目前国内光伏产业仍整体面临较大的库存消化压力。其中,受欧美终端光伏市场下滑直接影响的中下游硅片及组件企业,三季度已普遍出现亏损,其四季度将很可能减产甚至停产,由此而及,上游多晶硅订单低价出售以减少损失的概率较大,这使得四季度多晶硅市场价格有可能会雪上加霜。


  现货价或持续走低


  从今年多晶硅价格走势看,多晶硅市场在一季度一度出现强势回暖。但其下游市场实际上存在假象,在没有真实需求的支撑下,半年内价格必然会出现回调。


  此言在二季度迅速成为现实。在下游需求市场不甚明朗的情况,包括上游多晶硅在内的光伏产业环节都在当时出现不同程度的价格下滑。而至6月底7月初,由于欧洲主要市场德国光伏补贴政策落地,原计划下砍补贴的政策最终延期,以及国内光伏发电支持政策的相继出台,国内多晶硅市场才再次出现回暖。但由于终端市场的实际需求并没有多大变化且持续萎缩,更在欧洲债务危机及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利空氛围下,其市场价格最终在9月再陷低迷。


  据相关部门提供的材料显示,步入9月份后,国内多晶硅价格依旧没有转暖迹象。主流价格主要维持在35万~40万元/吨,较8月份进一步下跌8.5%左右,价格的持续低迷令厂商倍感煎熬,也使年内整个产业的后市充满悲观气氛。而当月价格继续下跌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下游电池片价格持续滑落。据国外权威光伏机构PVNEWS报价显示,9月份国际硅晶圆及多晶硅电池片降价幅度分别达到了7.7%及4.8%。下游产量的快速增加及欧洲装机量未达到预期导致下游市场整体乏力,受电池片下跌所带来的联动性影响,多晶硅不可避免受到拖累。


  另一方面则是国外多晶硅现货的低价冲击。据称,由于欧洲不少光伏企业在大环境恶化的情况下相继减产甚至停产,流入到中国市场的多晶硅数量出现了明显上升。从而将市场价格被动拉低。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全球光伏市场则仍处于供过于求的状况,市场将以消化库存为主。


  由此不难理解,市场对于目前国际多晶硅大厂给出的2012年40美元的新长期合约仍持观望态度。在他们看来,未来终端需求难以预估,光伏产业链包括硅晶圆、电池、模块都面临供过于求问题而减产,甚至停产,未来多晶硅价格肯定会遭受更大挑战。


  不过,也有机构认为,第四季度需求较第三季度要好,主要是2012年又将面临补助下调的问题,需求被迫提前出现,以赶搭2011年相对较佳的补助。但与此同时,下游终端业内人士也认为,需求会增加,但不会像过往般大幅的激增,所以供过于求的太阳光电产业链,预估仍难跳脱现况的困境,全球库存压力问题同样存在。而第四季最关键的议价仍是多晶硅合约价格走势,因为其关系硅片及电池厂的制造成本。


  市场供需短期难以扭转使得处于光伏产业环节的厂商也面临不同的窘境。处于产业中下游的硅片及组件商成为首当其冲的对象。据相关券商机构此前的统计,今年上半年,国内光伏全行业平均毛利率均出现下滑。其中,电池片与组件毛利同比下降5%,多晶硅与产业链一体化企业毛利下降0.8%。三季度以来,电池组件持续走低,对于绝大部分企业来说,已很难有存活空间,企业亏损日益严重,尽管为了保证资金流动,很多光伏厂商宁可赔本也在艰难出货,但是如果这样的行情持续下去,近一半企业将面临被迫停产的命运。当前包括Solarbuzz在内等多家专业机构都认为年底电池片及组件平均价格还会较9月份下跌15%~20%左右,届时全球光伏产业很有可能将面临一轮新的洗牌。

“由于此前多晶硅价格波动较大,下游大厂为规避原材料上涨的风险,一般都采取签订长单,锁定成本的方式进行合同。但前提肯定是要能赚钱。”四川某大型多晶硅企业人士称,目前有部分大厂是2008年签订的合同,长的达到10年,短的有5年,约定价格普遍比目前的现货价高。

 


  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只有通过技改的多晶硅供应商才能确保原有稳定的利润,对垂直一体化企业来说,更可以借此平滑其在中下游产品价格大幅下降的利润分布,提升竞争力。依照目前多晶硅价格的走势,国内很多厂商已经处于亏损的边缘。长久下去,行业必然将出现整合,届时八成的企业要遭淘汰。


  市场供需内外交困


  不过,对绝大多数多晶硅厂商而言,真正左右其产品价格的仍是下游终端市场的供需状况。其中尤以欧洲市场为甚。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15.8GW,其中欧盟全年新增装机达12.3GW。而德国2010年装机达6.7GW,在全球市场份额中占到42.5%,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欧洲也由此占到国内90%的光伏市场份额。


  牵一发而动全身。欧洲市场的光伏补贴政策也直接左右着国内光伏市场的供需变化。2010年9月,正是由于欧洲国家对光伏产业的补贴并未出现预期中的大幅缩减,该行业在冰冻2年之后意外迎来爆发式增长。多晶硅市场价格更由此攀升至2011年初的110美元。


  今年二季度,多晶硅市场价格再次与欧洲国家光伏补贴政策的落地紧密相连。行业机构信息显示,欧洲主要国家太阳能市场需求在6月曾出现一个久违的小高潮。这使得当月国内的电池组件去库存进度明显。华宝证券分析师陈亮称,到6月底组件库存已从4月末的10GW下降为8GW,距离4~5CW的行业正常库存水平已大为接近。


  需求的动力主要来自全球最大光伏市场——德国。德国将于2022年前彻底放弃核能发电。太阳能发电、风电等新能源将弥补由此带来的能源缺口。与此同时,意大利一度停止的补贴政策随之明朗。此前,为了保证现有的安装系统能够在补贴下调之前顺利并网,意大利政府已将现有的涉及削减光伏补贴的三号法案延期执行。


  不过,欧洲债务危机的深度或许是市场未曾预料的。随之的两个月,欧洲市场需求在短暂的反弹后再次陷入低迷,相关补贴政策的执行也未见动静。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国内中下游硅片及电池组件产能却不断攀升。这也最终使得下游供需再次失衡,而低价消化库存遂也成为此轮光伏产业跌入低谷的导火索。


  尽管国内也随即出台了光伏发电市场规模化启动的相关刺激政策,但尚不成熟的中国需求市场显然很难消除欧洲市场需求萎缩的影响。外在环境不利需求回温,未来降价在所难免,厂商第四季获利展望不佳。在中间厂商获利不佳的状况下,上半年获利表现较佳的厂商将会受到其它厂商要求同甘共苦的压力,在价格上有可能被迫做出进一步的调整以满足客户的期望。


  值得注意的是,9月30日与10月31日分别是意大利与德国的光伏安装截止日,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这两个国家的大部分企业肯定会在这两个时间点之前抓紧申报项目,或许会给下游市场需求带来一定动力。但可以确定的是,截至目前下游市场需求的持续低迷已使得上游多晶硅厂商的新合约价格跌入低谷。因此,供需堪忧的状况能否扭转仍尚需观察。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电解铝行业:中国为全球最大生产及消费国 产量已连续六年持续增长

电解铝行业:中国为全球最大生产及消费国 产量已连续六年持续增长

从我国电解铝产量来看,自2019年之后我国电解铝产量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电解铝产量达到了4400.5万吨,同比增长4.6%。

2025年04月01日
全球钴行业供应量及需求量逐年增长 刚果金为主要供应地区 电池为最大需求领域

全球钴行业供应量及需求量逐年增长 刚果金为主要供应地区 电池为最大需求领域

从全球各地供应量来看,2024年全球各地区钴供应量占比最高的为刚果金,占比达到了75.86%;其次为印尼,占比为9.66%;第三是俄罗斯,占比为3.00%。

2025年03月11日
全球镍产量持续增长 印度尼西亚占比最高 不锈钢为主要应用领域

全球镍产量持续增长 印度尼西亚占比最高 不锈钢为主要应用领域

从各地区产量占比来看,在2023年全球镍产量最高的地区为印度尼西亚,占比达到了50%;其次为菲律宾,占比为11.11%;第三是俄罗斯,占比为5.56%;我国产量占比较小,只有3.06%。

2025年02月19日
我国现已成硬质合金产销量最大国家 行业市场规模、产量及出口量均增长

我国现已成硬质合金产销量最大国家 行业市场规模、产量及出口量均增长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2023年,我国硬质合金行业市场规模呈增长走势。2023年,我国硬质合金行业市场规模为193.26亿元,同比增长23.5%;2024年市场规模预计为216.26亿元。

2025年02月18日
我国铂族金属行业市场总供应小于总需求 其中钯金供需量最大 其次为铂金

我国铂族金属行业市场总供应小于总需求 其中钯金供需量最大 其次为铂金

铂族金属是典型的贵金属,其化学稳定性高,具有很好的抗腐蚀和抗氧化能力。铂族金属产业链上游为资源的开采、冶炼及提纯环节;中游为各种产品的加工生产过程;下游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电子电气、新能源、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环境保护等行业。

2025年02月12日
我国锗行业产量逐年增长但增速明显放缓 进口及出口量则均显著减少

我国锗行业产量逐年增长但增速明显放缓 进口及出口量则均显著减少

产量来看,近五年,我国锗产量呈增长走势。2023年,我国锗产量约为94吨,同比增长2.2%;2024年我国锗产量将达到95吨。

2024年12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