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银行行业发展迅速,银行业风险也随着新的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如何正确认识这种变化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正确应对,是保证我国金融秩序稳定、银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依据。
一、当前我国现代银行业风险发生的原因
当前我国银行行业发展进入快速轨道,在这种新形势下,银行业风险的发生也随之产生新的变化。对新形势下银行业风险发生原因的分析,是进行风险管理与防控的依据。
(一)信用风险逐步暴露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年增长率放缓至7%至8%之间的中速增长期,许多行业在未来可预见的时间内将会进入行业景气的周期性波动和调整期。这样一来,以基础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为代表的亲经济周期性行业的信用风险将会上升。2012年以来,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出现了持续性的季度环比增加,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全行业不良贷款比例已经接近20%,如果计入隐性不良贷款,这个数字将更为庞大。此外,不良贷款的发生区域正逐步从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次发达、欠发达地区蔓延。
(二)地方债务致使财政风险上升
当前地方政府的债务正在持续增加,银行等融资平台虽然将贷款规模予以控制,但信贷渠道以外的其他各类融资快速增长,占全部融资比重不断提高;此外,占据地方财政收入主要部分的土地转让收入增长已经日趋放缓,房地产行业普遍资金链条紧张、融资困难,高房价存在趋跌的可能性。除此之外,我国正在面临产业结构升级,产能过剩行业面临严峻挑战,在产能过剩行业集中、产能压减任务较重的地区,部分存量贷款难以在短时间内收回,容易造成恶意逃避银行债务的现象。
(三)流动性风险进入凸显期
当前我国资金供需矛盾正在上升,银行存款增速大幅度放缓,但贷款增量需求仍保持较为旺盛的增长趋势,致使整个金融体系资金供需矛盾加剧。此外,互联网金融、理财业务快速发展,严重冲击了银行业的稳定资金来源。目前,除传统国有商业银行外,地方中小型商业银行增长迅速,这些银行实力不足,资金调配拨付能力较差,极有可能诱发流动性风险。
(四)银行业扩张带来操作风险
我国银行业增长迅速,除了可能诱发流动性风险外,还可能带来操作风险。银行业盲目追求规模增长,往往会忽视风险管控,发展理念和合法经营意识往往相对滞后,由此可能会导致风险管理不到位,致使操作风险隐患和违规问题发生。
(五)非传统金融机构向银行体系传染
外部风险近些年来,各种融资担保公司、小微贷款平台、小微金融交易平台、典当行等非传统金融机构逐渐活跃,极大地冲击了银行的业务开展。部分企业就此将银行信用贷款资金转入这些非传统金融机构以赚取利差;部分金融担保公司则为追求担保利润过度为关联企业担保,这都加大了银行的代偿风险。同时,一些中介机构、信用合作社、股权投资等涉及金融的领域内非法集资案件增加明显,这既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也使得外部风险向银行体系传染加剧。
(六)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提高致货币国别风险加大
随着我国经济近年来的快速增长,人民币的国际化水平提高。尤其是2016年10月1日起,人民币正式加入SDR,标志着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认可程度得到质的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提升,一方面利于我国开展国际贸易,提高我国金融地位,另一方面却也增大了货币的国别风险。目前国际金融环境仍然处于震荡态势,金融形势仍然不容乐观:美国、日本经济复苏缓慢;欧洲受到主权债务危机影响,经济仍然处于低速发展阶段,加上去年以来的难民潮,势必拖累全球经济发展脚步;中东、北非国家政局不稳,形势复杂,部分国家经济接近崩溃;广大新兴市场国家普遍面临经济通胀压力。这些国际金融环境加之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使得中国银行业在海外发展的不确定性风险增加。
二、如何管理防控我国现代银行业的行业风险
虽然面临着上述各种风险、困难,但我们仍能看到,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目前仍然处于比较平稳、健康的轨道。尽管如此,我们仍需要审慎对待新形势下的各种银行业风险。
(一)从国家层面加强适应
银行业风险的顶层设计国家相关部门应当根据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和现代银行业发展的新规律特点,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全面推进金融法制建设,完善金融监督监管体系,加快建设金融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稳步建设存款保险制度,适时推出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通过加强银行业风险管理的中长期目标和指导,推动银行业差异化定位、特色化发展,避免过度同质化竞争。
(二)银行业应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和预判
银行业应当加强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法律法规制度的解读,利用自身优势,准确判断紧急运行中的问题。尤其在遇到经济波动的可能时,应提前建立缓冲机制,防止产生波动叠加、幅度扩大的现象,减少风险传染性和危害性。
(三)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应当建设并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以促进征信行业的发展,建立全国性的信用数据库。各相关政府部门可依法将自己掌握的企业、个人信用数据通过一定的形式向社会开放,以保障一部分企业的信用信息被社会知晓。西方发达国家征信数据开放的通行做法即与此类似。全国性信用数据库的功能主要能够起到两点作用:一是激励机制,即可以帮助守信企业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增大其市场交易中的无形资产;二是惩罚机制,各数据库的经营者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将收集到的企业失信情况记录在一定时期内保留在数据库中,使失信者接受社会惩罚。因此要建立全国统一的信用纪录,依法使用,对提供假信息、不实信息的单位或个人必须绳之于法。
(四)全面提升银行业风险管理能力
银行业应深入落实风险管理的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预设风险防线,提升全面风险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严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在行业内部要完善治理结构,建立制衡有效、激励兼容的运行机制,加强对高级管理层的约束,增强内部监督有效性,改进绩效考评机制,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和运营管理的稳健性。合理确定整体风险偏好和发展战略,严格控制整体杠杆水平和总体风险水平,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工具、方法,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推进合规机制和合规文化建设,加强员工行为教育和管理,提高依法合规经营水平。
(五)银行业内部要统一对风险的认识
银行业内部应当统一对风险的认识,要将风险认识层次化,一方面做到风险控制的全局化,另一方面做到风险职能的层级化。建立由董事会风险政策委员会为决策层级,风险管理委员会为执行层级,稽核委员会为监督层级,全面分布在事前、事中和事后各个风险管理环节上的,相互衔接,相互交叉的风险管理执行体系。自上至下全面明确风险管理目标,结合严密的控制网络和监控工具,相得益彰。同时也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树立“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全额的风险计量”六全风险战略和风险管理理念。
(六)着力支持实体经济
发展银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的健康、良性发展。银行业应自觉认识到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升级的大趋势,适应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特点,树立与实体经济共同发展的理念,着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不断夯实银行业风险管理的经济基础。具体来说,就是要严格执行差异化信贷政策,加大对重点领域和金融服务薄弱环节的支持,配合国家进行落后产能、剩余产能的退出和淘汰,推动产业技术升级换代;针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不同需求和特点,推动银行金融服务创新,研发新型金融产品,拓展银行业业务范围,提升服务的针对性、专业性。
(七)完善银行业风险管理机制建设,优化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银行业内部需要继续深化业务治理体系和风险治理体系的改革,实现风险管理由传统的单点单线式向立体综合式转变,从被动防御向主动防御转变。在内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的建设上,努力实现银行业组织机构扁平化、业务管理垂直化、风险监控动态化,统一调配资源,协调风险控制手段。要建立起科学、完整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银行内部的制衡协调机制,和严谨、有效的决策机制。
(八)建立行业自救机制,完善外部监管体系
应当建立起完善的银行行业自救体系,通过风险资金制度和风险保险制度,增强整个金融系统的整体风险防范能力。同时发挥监管部门的监督职能,提高监管部门的监管水平,加快金融立法进程,规范银行行业秩序,打击职务犯罪。同时也应当提高社会监管力度,以舆论监督和机构监管为核心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政府部门监管、金融机构自控、行业组织自律、社会监督配合的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银行风险伴随行业而生。在新经济形势下随着银行业的转型发展,银行风险也产生新的变化。我们应当透过纷繁复杂的经济形势,把握住风险控制这一银行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深入分析当前我国银行业风险控制的现状,并加以完善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