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6年全球锌矿产量下降,锌矿供给缺口加大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锌矿行业运营格局现状及十三五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2015-2016年世界范围内矿山大规模资源枯竭或停产关闭使得锌精矿产量下降,锌精矿供给缺口逐渐扩大,随之带来精锌的供给缺口扩大。 
        叠加诸多因素,2016年锌精矿的供应收缩尤为明显。2015年底嘉能可宣布旗下接近50万吨生产能力的矿山由于其削减债务和锌价过低的原因而在2016年关闭;世纪矿和利升矿也符合市场预期进入资源枯竭,在2016年无产出;2016年上半年,印度斯坦锌业旗下的Rampura Agucha矿山由于生产问题而出现大幅减产;Antamina矿在上半年品位下降从而产量下降。2016年全球锌精矿产出下降5%到1214.1万吨。
2015-2016年国际大型锌矿山关停、减产情况一览(金属吨)

  


数据来源:Woodmack,各公司年报,中国报告网数据中心整理
        2016年世界锌市也因产量下降而由过剩转为短缺,供需平衡反转。据ILZSG统计,2016年锌精矿产量同比下滑5.01%,消费量较2015年小幅减少32.3万吨,全球精锌供需平衡也从2015年的短缺67.6万吨转变为2016年的短缺99.3万吨。
2016年中国锌市场供需结构
 
数据来源:安泰科、中国报告网数据中心整理
        2016年锌市产量相对下降,需求相对上升,导致供给缺口扩大,是支撑16年锌价大涨的核心逻辑。2016年中国锌市供给缺口扩大,对世界锌市产生重大影响。2016年中国锌表观需求为563.8万吨,占全球需求总量的42%以上,中国已成为世界锌消费的主力军,中国锌市的走向对世界锌市将产生决定性的影响。2016年中国锌精矿需求较去年减少0.21%,锌精矿产量同比增加3.53%,全年进口总量为95万吨,较2015年减少66万吨,2016年中国锌精矿供需缺口为短缺28.8万吨,缺口较2015年的过剩21万吨有所扩大。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FS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镓行业:产量及消费量持续增长 山西产量占比最高

我国镓行业:产量及消费量持续增长 山西产量占比最高

镓是一种稀散金属,被誉为“电子工业脊梁”。从全球储量来看,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全球探明的金属镓储量为27.93万吨,我国金属镓储量为19万吨,占比约68%左右,位居首位。

2025年05月06日
我国钢筋行业产量及进口量持续下降 但出口量不断上升

我国钢筋行业产量及进口量持续下降 但出口量不断上升

从进出口情况来看,2021年到2023年我国钢筋进口数量持续下降,到2024年我国钢筋进口数量有所上升,到2024年我国钢筋进口数量为5.47万吨,同比增长21.6%。

2025年04月17日
我国光伏玻璃行业:上游原材料充足 中游产能及产量持续增长

我国光伏玻璃行业:上游原材料充足 中游产能及产量持续增长

当前光伏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带动光伏玻璃需求持续增长,从产能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光伏玻璃有效产能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光伏玻璃有效产能约为8.73亿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7%。

2025年04月15日
钨行业:国内钨精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持续上调 细分产品产量同步增长

钨行业:国内钨精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持续上调 细分产品产量同步增长

从储量来看,2020-2024年我国钨资源储量呈先降后升走势。2024年我国钨资源储量为240万吨,同比增长4.3%;2025年储量将达到250万吨。

2025年04月08日
电解铝行业:中国为全球最大生产及消费国 产量已连续六年持续增长

电解铝行业:中国为全球最大生产及消费国 产量已连续六年持续增长

从我国电解铝产量来看,自2019年之后我国电解铝产量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电解铝产量达到了4400.5万吨,同比增长4.6%。

2025年04月01日
全球钴行业供应量及需求量逐年增长 刚果金为主要供应地区 电池为最大需求领域

全球钴行业供应量及需求量逐年增长 刚果金为主要供应地区 电池为最大需求领域

从全球各地供应量来看,2024年全球各地区钴供应量占比最高的为刚果金,占比达到了75.86%;其次为印尼,占比为9.66%;第三是俄罗斯,占比为3.00%。

2025年03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