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上下游行业的关联性
汽车零部件行业作为汽车整车行业的上游行业,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其上游行业主要是钢材、石油、有色金属、橡胶、布料及其他材料行业,下游行业主要是整车制造业和维修服务行业;主要产品汽车铝合金车轮,上游为电解铝和铝合金,下游则为汽车整车制造和售后服务。
铝合金车轮行业的上游为电解铝和铝合金,铝金属占铝合金车轮生产成本的比重达到60%左右。电解铝价格主要受行业产能和宏观经济波动影响,价格波动频繁,并且直接影响铝合金价格的波动,进而对铝合金车轮的生产成本产生影响。
2、下游行业
铝合金车轮下游行业为汽车制造和售后服务。由于汽车制造固定资产投入较大,技术要求高、更新快、销售网络建立难度大,品牌建设周期长,加上汽车对安全性要求极高,因此只有为数不多的知名大型汽车制造商才能赢得市场竞争,获得持续发展;目前全球汽车制造商和国内整车制造商的竞争属寡头垄断竞争,其经营状况和产品价格直接影响车轮制造商的生产经营和产品售价。在售后服务市场中,铝合金车轮制造商直接面对汽车配件零售商,其销售网络的覆盖面和销售状况直接决定车轮的需求数量和更新换代速度;铝合金车轮行业与上述两类下游之间的关系如下:
面对复杂的上下游形势,铝合金车轮生产企业一方面通过内部改造或新建产能方式扩大生产规模,增强规模效应,提高自身面对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和生产效率,进一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术创新,加快技术改造,通过改善生产工艺降低成本,提高技术含量,实行产品差异化,增强面对下游客户的话语权。
(二)进入汽车铝合金车轮行业壁垒
汽车作为高速交通工具,对其安全性、舒适性有一系列严格要求,各种专业认证是零部件企业进入汽车铝合金车轮行业的必备条件;其次,汽车零部件行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和资本对于企业的发展缺一不可;最后,汽车产业特殊的供应链体系决定了体系内汽车厂商和零部件企业之间合作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对于新进入的企业形成了很大的障碍。
1、OEM 市场严格的供应商审核和认证体系壁垒
汽车工业是目前生产专业化水平最高的行业之一。提高零部件制造的专业化程度、实行精益生产已成为汽车整车厂提高产品竞争力,降低成本的主要方式。
伴随着汽车厂商与零部件供应商间的链合发展日益加强,严格的供应商审核和认证体系已成为汽车厂商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基石。
汽车铝车轮行业的认证大致可以分为第三方的体系认证和整车配套认证体系两类:
(1)第三方认证体系
为适应从汽车零部件开始的严格质量要求,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行业协会制定了用于汽车行业质量体系的标准,未通过该认证的生产企业无法进入汽车产业链。汽车行业涉及的主要体系认证包括 ISO/TS16949:2009 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1 环境体系认证等,这已经成为进入汽车行业的必备条件,该认证体系对汽车零部件企业,特别是作为重要汽车零部件的铝合金车轮生产企业的设计研发、原材料管理、生产管理、产品质量控制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资金、技术实力较弱的企业很难通过该认证从而进入汽车行业的产业体系。
(2)整车配套认证体系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整车制造商对汽车铝合金车轮的技术含量、可靠性、精度和节能环保等要求越来越高,在选择供应商时技术实力、产品质量、供货能力和成本都是其重要的考虑因素。
汽车铝车轮制造企业取得第三方认证并不意味着就可以进入汽车厂的配套体系,目前主流汽车厂商一般都会对拟合作的铝合金车轮供应商进行严格的“潜在供应商审核”,审核涉及企业研发、采购、生产、交付、成本、售后、物流、质量、环保等全过程,只有通过审核的企业才可以进入汽车厂的车轮供应商名单之中。
对于新进入汽车铝合金车轮行业的企业或者中小企业,严格、复杂的认证标准和漫长的认证过程是其进入汽车铝合金车轮供应体系的重要壁垒。
2、产品技术壁垒
铝合金车轮的设计生产涉及到材料科学、模具加工、金属成型、表面涂装、产品检测等一系列技术和学科。目前,汽车整车制造企业车型开发周期不断缩短,尤其在OEM 市场,由于汽车的更新换代周期逐步缩短,各大整车制造商为了保证市场竞争力,往往要求供应商具备一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能力,能够参与到整车产品的同步开发中,以保证车轮等零部件能与整车产品同步推出、同步升级,这就要求车轮生产企业具备较强的技术开发和模具制造能力。新产品开发速度加快的同时对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因此汽车厂更趋向于要求车轮制造商自主完成生产工艺流程、模具开发等相关工作,甚至具有同步开发能力。只有规模大、技术研发实力强的车轮生产企业才有能力根据整车制造商的要求进行设计开发。新进入的企业规模较小,技术实力较弱,模具开发能力较差,无法持续满足严格标准下产品的迅速更新换代,产品很难具有竞争力。
随着全球汽车保有量不断攀升,消费者个性化消费意识逐渐觉醒,对铝合金车轮制造商在研究开发、设计创新、快速反应的要求越来越高;铝合金车轮制造商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只有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通过技术改进和工艺改善实现产品差异化策略,丰富产品性能,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设计并制造更具个性化外观的产品,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
综上,无论是OEM 市场还是AM 市场,如果铝合金车轮制造商没有足够的生产经验和深厚的技术研发基础,将很难达到下游客户的技术要求并快速反应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从而被市场所淘汰,因此,在技术方面,新进者都面临较高的进入壁垒。
3、资金及规模壁垒
铝合金车轮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的制造行业,前期需投入大量资金购置先进的生产设备、实验设备、检测仪器设备及各种工程软件等,产品生产涉及到的模具设计开发及制造、产品的开发设计、样品试制和检测的成本也较高。同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又需要垫付较多的营运资金,以保证原材料采购等日常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较大的资金投入对新进入的投资者形成了较高的资金壁垒。
此外,铝合金车轮生产企业的规模已成为决定企业发展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只有具有较强资本实力的企业才可能形成相当的生产销售规模,才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单位成本,有条件满足整车制造商每年上百万件的供货要求以及售后服务市场的维修需求,并能够为企业的后续技术开发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因此,只有具备一定生产规模且资金雄厚的生产企业才能够得以生存、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而规模优势不明显的企业极容易遭到淘汰。
4、客户资源及营销渠道壁垒
由于汽车制造业具有行业集中度高、采购规模大的特点,更需要有实力的、稳定的供应商为其配套。在OEM 市场,一旦汽车厂将铝合金车轮厂选定为某车型的零部件供应商,就倾向于同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即使新进入的车轮厂成为汽车厂的潜在供应商后,考虑到汽车厂零部件采购的特点,新进入车轮厂也很难迅速发展成为主力供应商。
而对于AM 市场,获取客户的青睐对铝合金车轮企业而言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对于AM 市场的新进入者而言,不可能在短期内形成大量下游客户群。同时AM 市场销售渠道的建立成本虽然很高,但维护成本相对较低,先进入企业一旦和客户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新进入企业也将较难争夺其市场份额。因此是否拥有大量、长期稳定的下游客户群构成了进入铝合金车轮行业AM市场的主要障碍之一。
5、管理壁垒
铝合金车轮行业在原材料采购、管理、生产过程中越来越强调采用精益化管理模式,只有良好、系统的管理,铝合金车轮生产企业才能持续保持产品、原材料质量的稳定性,供货的持续性以及良好稳定的成本控制。高效的管理水平来自于专业精干的管理团队和持续不断的管理技术更新。新进入行业的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建立高效的管理团队和稳定的管理机制,较难获得OEM 市场或AM 市场的订单。
6、企业品牌壁垒
品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由于生产铝合金车轮企业众多,各厂商之间的竞争不仅在技术和售后服务方面,更体现在企业的品牌建设方面。面对众多品牌的铝合金车轮产品,优质品牌将更容易得到客户的关注与青睐,拥有良好企业品牌的生产企业将具有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然而,品牌效应的积累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对于新进入汽车铝合金车轮行业的企业来说,品牌壁垒在短期内难以逾越。
(三)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有利因素
(1)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
近年来,我国对汽车行业及其零部件行业加大了支持和鼓励。2004 年6 月,国家发改委颁布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对于我国汽车产业包括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提出了一系列鼓励政策。2009年3 月,国务院颁布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的任务以及振兴汽车工业及其零部件工业所应采取的政策措施。上述产业政策的扶持有利于包括铝合金车轮在内的汽车零部件行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2015 年,中央政府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在“供给侧改革”指导下,汽车及其零部件行业将坚定不移地进行结构调整,加快以中低端产品为主的产品结构向以中高端产品为主的产品结构的转型进程,提高技术含量,满足中产阶级及以上消费者的中高端消费需求,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培养一批有核心技术、有竞争力的汽车及其零部件企业,促进汽车及其零部件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2)在中国经济不断增长的宏观环境下,汽车市场空间巨大,同时带动了汽车铝合金车轮行业需求
受益于成功的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持续的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中国保持了长期较高的经济增速。2006 年至2015 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复合增长率为12.87%。
根据德国一家汽车市场调研机构(R.L.POLK MARKETING SYSTEMS)的2008 年预测数据,全球汽车保有量将从2007 年的近9.2 亿辆增至2015 年的11.2亿辆左右。全球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和车龄老化将直接促进全球AM 市场的快速发展。
随着中国汽车销量的节节攀升,汽车消费主体呈现年轻化趋势,特别是80后和90 后逐渐成为汽车市场消费主体,这些有着极强个性的年轻车主,开始追求彰显个性、性能独特的车型,汽车改装等售后服务逐渐成为一种消费时尚;2014年9 月,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公安部等十部门发布《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建立实施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制度,破除维修配件渠道垄断,鼓励汽车配件自由流通,并落实相关法规以保障所有维修企业享有同质配件维修的权利。这对我国零部件独立售后市场的发展起到极大促进作用。随着汽车文化的传播、消费者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售后消费需求对实用、品质、品牌的要求将会加强,“高端化、品牌化、品质化、个性化、定制化”已成为未来汽车售后市场的主流方向。
(4)国际厂商全球化采购趋势日益明显
国际汽车厂商为在全球范围内灵活高效配置资源,积极推进零部件采购全球化。汽车车轮作为汽车零部件中制造技术较成熟的可模块化定制的标准件,是汽车零部件产业全球转移中的主要零部件产业。我国汽车车轮行业掌握了核心制造技术,在研发设计能力、工艺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一致性和成本控制等方面具备了很强的综合竞争力,吸引了大量国际汽车与零部件采购商,逐步扩大了在国外整车配套市场和售后市场中的业务规模。
(5)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趋势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汽车车轮的铝化率
汽车轻量化设计是汽车工业发展的趋势,一方面,轻量化可以有效降低尾气排放量;另一方面,汽车轻量化设计有利于提高整车燃油经济性、车辆控制稳定性、安全性等性能水平。目前国内外汽车轻量化技术发展迅速,主要的轻量化措施是轻量化的结构与强度设计,包括汽车车轮的铝合金化等。目前,全球铝合金车轮的装车率超过60%,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车轮委员会的测算,目前我国乘用车铝合金车轮的装车率为70%左右。未来随着铝合金车轮制造技术的提高,铝合金车轮强度将进一步优化,可以应用于更多车型,从而有利于铝合金车轮装车比率的进一步提高。
2、不利因素
(1)生产规模小、生产智能化水平不高成为制约我国铝车轮企业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瓶颈
铝合金车轮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性。虽然目前我国汽车车轮生产企业众多,但行业大部分企业的生产智能化水平不高、产业集中度较低。与国际大型铝车轮生产企业相比,我国大部分铝车轮生产企业普遍存在生产规模小、投资不足,且生产效率较低,自动化、智能化制造水平不高的现状,不能形成有效的规模经济效应,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较低的行业生产智能化水平和产业集中度使得生产规模、生产效率成为制约我国汽车车轮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瓶颈。
(2)行业盈利能力面临上下游产业的压力
对于汽车铝合金车轮生产厂商而言,其盈利能力面临上下游的双重压力。其上游供货商为大型的工业原材料企业,如电解铝生产商,这些生产商往往会把其上游基础原材料上涨的压力传递给零部件生产企业;其下游汽车厂商会把市场竞争降价的压力部分分解给上游的零部件供应商,当销量下滑企业需要缩减成本时,汽车厂也会要求零部件厂降低价格。这就要求企业不断提升在自身领域内的技术研发能力、生产规模和管理能力水平,不断使其下游的汽车厂商客户多元化,以增强其在产业链中的谈判能力,提高其盈利能力。
(3)我国交通拥堵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
我国汽车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汽车保有量出现大幅增加,主要大中型城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交通拥堵问题,由于全社会对于汽车社会的城市规划和不同规模城市的交通模式缺乏研究,使交通拥堵问题在部分地区(特别是大城市)迅速恶化。目前汽车产业的高速增长已经带来诸多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其中能源短缺、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正成为制约我国乃至全球汽车产业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随着上述负面影响日益加重,我国政府可能重新审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并推出限制性措施,而社会环保意识和消费理念由此产生的转变也可能对汽车消费带来不利影响。
(4)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使出口环境有所恶化
由于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增长迅猛,对进口国相关产业造成了冲击,为保护本国汽车产业,一些国家出台了限制汽车及零部件进口政策。近年,欧盟、澳大利亚、印度纷纷对进口原产地为中国的铝合金车轮征收反倾销税。这些贸易限制政策提高了我国产品的出口价格,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汽车车轮企业的出口增长。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