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电炉炼钢发展规模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电炉炼钢主要利用电弧热,在电弧作用区,温度高达4000℃。冶炼过程一般分为熔化期、氧化期和还原期,在炉内不仅能造成氧化气氛,还能造成还原气氛,因此脱磷、脱硫的效率很高。

        电炉钢多用来生产优质碳素结构钢、工具钢和合金钢。这类钢质量优良、性能均匀。在相同含碳量时,电炉钢的强度和塑性优于平炉钢。电炉钢用相近钢种废钢为主要原料,也有用海绵铁代替部分废钢。通过加入铁合金来调整化学成分、合金元素含量。

        以废钢为原料的电炉炼钢,比之高炉转炉法基建投资少,同时由于直接还原的发展,为电炉提供金属化球团代替大部分废钢,因此就大大地推动了电炉炼钢。世界上现有较大型的电炉约1400座,电炉正在向大型、超高功率以及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等方面发展,最大电炉容量为400吨。

        国外150吨以上的电炉几乎都用于冶炼普通钢,许多国家电炉钢产量的60~80%均为低碳钢。我国由于电力和废钢不足,主要用于冶炼优质钢和合金钢。

        由于大容量的炉子热效率高,可使每吨钢的电耗减少,同时,也使吨钢的平均设备投资也大大降低,钢的成本下降,劳动生产率提高。如一个容量为320t的炉子与一个l.5t的小炉子相比,生产率相差l00倍以上。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要求大量优质钢水时,只有采用大容量电弧炉才能满足要求。所以世界上许多国家采用大容量电弧炉。l80t以上的电弧炉有30座以上,其中最大的为400t。我国宝钢的电弧炉容量最大,为150t。
 
        一、电炉转炉化明显
  
  通过对钢厂电炉用废钢的情况调研发现,电炉采用原料由原来的主要是废钢,转变成了大量采用铁水,这种又叫电炉转炉化,现在电炉转炉化的情况主要存在大钢厂中。我国容量大于60t的电弧炉70%以上采用了电炉加部分铁水冶炼技术。大钢厂因为自身有高炉生产铁水,他们为降低成本,在电炉原料中,大量使用铁水。大钢厂使用废钢比例由原来的80%左右,下降到现在的不到40%,沙钢今年10月份铁水配比高达80%,永钢铁水配比甚至高达95%。中小钢厂因为技术和缺铁水的原因,废钢配比变化不大,依旧在95%左右。大量使用铁水,使原来电炉短流程钢厂的流程不再短,无法体现金属材料的循环利用,仍需部分短缺的焦煤资源,增加了对环境的负担。
  
  二、电炉开工率持续下滑
  
  发现无论是大钢厂还是中小钢厂都出现了开工率大幅下滑的现象。与往年相比大钢厂下滑10%左右,中小钢厂下滑幅度较大在26%左右。大钢厂与中小钢厂相比,大钢厂开工率稍微高于中小钢厂。中小钢厂因电炉较小,灵活性比较强,在近两年行情不佳的情况下,随时停产,电炉开工率只有一半左右。

钢厂电炉开工率对比情况

  
        三、电炉钢比重持续走低
  
  我国电炉钢比整体呈现下滑的趋势,从最高23.2%下滑至10.1%。随着经济大发展,我国对转炉流程进行大量投资导致的转炉钢生产能力的释放,使我国转炉钢产量大幅度增长,而电炉钢只有少量投资,电炉钢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与转炉钢。目前中国电炉钢产量占比只有10%左右,不仅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9.3%,并且与世界各国逐步提高的比例相比,中国的比例是呈现不断下滑的趋势。

1993-2013年我国电炉钢产量及电炉钢钢比例走势

 
  四、 我国电炉装备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依旧落后与世界水平。
  
        我国电炉座数逐年减少,炉容趋向大型化。到2012年底,我国钢铁企业拥有近360座电炉,其中70吨及以上电炉能力占电炉炼钢总能力超过52%,100吨及以上电炉占总能力的近1/3,70吨以上电炉的产能已占到电炉炼钢生产能力比重的一半多,表明电炉装备水平的升级工作取得显著成果,但是仍落后于转炉装备水平。目前我国主流电炉容量40-70吨,国内最大160吨,而世界主流电炉容量为80~120t,最大400t,有增至150~200t的趋势。

符合行业规范大型企业炉容比例

 
  五、生产以冶炼合金钢为主
  
        目前,国外150t以上的电炉几乎都用于冶炼普通钢,许多国家电炉钢产量的60~80%均为低碳钢。而我国受废钢和电力资源不足的限制,电炉主要用于冶炼高合金钢、大型铸锻件用钢以及不锈钢等对机械性能和化学成分要求严格的钢种。随着技术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电炉钢质量已有较大提高。一些企业成功开发出氮含量≤80ppm钢种,最低的氮含量可控制在30ppm以内,达到了转炉钢的水平。从现实资源支撑条件来看,电炉普遍生产转炉钢种不具备成本优势。
  
        六、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电炉转炉化是中国独有的发明技术,是从中国特殊国情出发出现的电炉发展变化。从目前中国的电炉发展情况,我们预测后期电炉发展应该会有出现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我国废钢铁原料不足,价格偏高,铁水是电炉主要原料,钢厂走高炉(铁水)+电炉的冶炼方式。第二阶段,我国废钢铁出现爆发式增长后,高炉逐步淘汰,我国开始走与国外相同的道路,废钢+电炉冶炼方式。从时间节点来看,据卓创资讯预测到2020年我国废钢铁供应量和需求量将基本接近平衡,甚至2020以后我国能够成为废钢出口国,2020年左右将会成为两种冶炼组合方式的分界点。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特别是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对我国目前的炼钢方式提出了挑战,绿色冶炼、低碳环保成为人们的要求。电炉炼钢这种绿色冶炼方式未来将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废钢量产生爆发式增长后,又将出现引进短流程电炉炼钢技术的浪潮。虽然我们是钢铁大国,但是我们不是钢铁强国。发展电炉炼钢,提高我国高端产品的比例,是我们成为钢铁强国的必然选择,也将获得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长期来看电炉炼钢发展前景广阔。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WW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镓行业:产量及消费量持续增长 山西产量占比最高

我国镓行业:产量及消费量持续增长 山西产量占比最高

镓是一种稀散金属,被誉为“电子工业脊梁”。从全球储量来看,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全球探明的金属镓储量为27.93万吨,我国金属镓储量为19万吨,占比约68%左右,位居首位。

2025年05月06日
我国钢筋行业产量及进口量持续下降 但出口量不断上升

我国钢筋行业产量及进口量持续下降 但出口量不断上升

从进出口情况来看,2021年到2023年我国钢筋进口数量持续下降,到2024年我国钢筋进口数量有所上升,到2024年我国钢筋进口数量为5.47万吨,同比增长21.6%。

2025年04月17日
我国光伏玻璃行业:上游原材料充足 中游产能及产量持续增长

我国光伏玻璃行业:上游原材料充足 中游产能及产量持续增长

当前光伏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带动光伏玻璃需求持续增长,从产能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光伏玻璃有效产能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光伏玻璃有效产能约为8.73亿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7%。

2025年04月15日
钨行业:国内钨精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持续上调 细分产品产量同步增长

钨行业:国内钨精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持续上调 细分产品产量同步增长

从储量来看,2020-2024年我国钨资源储量呈先降后升走势。2024年我国钨资源储量为240万吨,同比增长4.3%;2025年储量将达到250万吨。

2025年04月08日
电解铝行业:中国为全球最大生产及消费国 产量已连续六年持续增长

电解铝行业:中国为全球最大生产及消费国 产量已连续六年持续增长

从我国电解铝产量来看,自2019年之后我国电解铝产量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电解铝产量达到了4400.5万吨,同比增长4.6%。

2025年04月01日
全球钴行业供应量及需求量逐年增长 刚果金为主要供应地区 电池为最大需求领域

全球钴行业供应量及需求量逐年增长 刚果金为主要供应地区 电池为最大需求领域

从全球各地供应量来看,2024年全球各地区钴供应量占比最高的为刚果金,占比达到了75.86%;其次为印尼,占比为9.66%;第三是俄罗斯,占比为3.00%。

2025年03月11日
全球镍产量持续增长 印度尼西亚占比最高 不锈钢为主要应用领域

全球镍产量持续增长 印度尼西亚占比最高 不锈钢为主要应用领域

从各地区产量占比来看,在2023年全球镍产量最高的地区为印度尼西亚,占比达到了50%;其次为菲律宾,占比为11.11%;第三是俄罗斯,占比为5.56%;我国产量占比较小,只有3.06%。

2025年02月19日
我国现已成硬质合金产销量最大国家 行业市场规模、产量及出口量均增长

我国现已成硬质合金产销量最大国家 行业市场规模、产量及出口量均增长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2023年,我国硬质合金行业市场规模呈增长走势。2023年,我国硬质合金行业市场规模为193.26亿元,同比增长23.5%;2024年市场规模预计为216.26亿元。

2025年02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