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PPP模式能有效减缓政府融资压力。矿山环境治理需要巨量的投资,矿山资源地“环境负债”沉重,可地方财力无力负担如此巨额的治理费用。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阶段,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房地产行业也处于下行状态,社会资本也在寻找合适的投资渠道。据统计,我国民间储蓄超过7万亿元,若加上居民持有的现金、国债、外汇等,实际民间金融资本存量不少于10万亿元,大量的社会资本静待启动。面对大量的矿山治理供给和社会资本投资的巨大需求,PPP模式应运而生。PPP强大的融资能力,可以撬动社会资本进入矿山环境治理领域,有效减缓政府环境治理资金压力。
第二,PPP模式可促进环保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十三五”期间政府对环保领域治理的强力推动,可以使更多环境治理高新技术企业得到扶持。环保PPP项目的大型化趋势,要求环保行业也Et趋集中,迫使环保企业在这场环保PPP的项目争夺战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工程建设和运营能力,推动环保企业自身的重组、并购,在国家利好政策和大批PPP环保基金注入下提升和发展企业。
第三,PPP模式可优化管理效率,提升矿山环境治理成效。传统政府主导方式下的环境治理效率低下,PPP模式将第三方治理引入矿山环境治理,具有资金、管理、技术的专业环保投资运营公司,能提高矿山环境治理的供给和效率。政府也由治理主体转变为支持和监管主体,强化生态新政,提升生态治理能力。
二、劣势(W)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山西矿山机械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研究》
良好的收益回报是PPP项目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的核心,从目前环保类PPP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看,没有良好的收益机制设计,很容易导致PPP项目的失败。与普通竞争性行业不同,矿山环境治理属于典型的政策法规驱动型产业,政府应该退出经济利益环节,思考法规完善、战略规划、政策激励和监管评估等职能来保障社会资本盈利问题,否则他们之间的风险和利益冲突在所难免,企业“跑马圈地”也就难以克服。
三、机遇(O)
目前节能环保治污类PPP项目尽管项目投资周期较长,利润单薄,但却成为PPP领域里的“新贵”,受到资本、环保企业追捧。一方面是由于国家和地方高度重视、国家组织专项环境保护PPP中央项目储备库;二是政府注入中央财政专项资金、中央拨付的各类环保资金等PPP引导基金已达7000亿元优先支持环境保护PPP项目实施,财政种子的吸引效用体现;三是地方政府负债压力和公众强烈的环境需求推动下;环保PPP市场潜力巨大。四是已有成功的实践案例,如山西太原采用的引进社会资本全面治理改善生态环境的“二八模式”,将垃圾山、废弃矿山遗弃地建成西山万亩生态园的成功实践为废弃矿山环境治理引入PPP模式提供了借鉴样板。
四、威胁(T)
PPP源于英国并风靡全球,联合国、世界银行、欧洲联盟和亚洲开发银行都力推PPP,60多个国家争相效仿,纵观各国PPP项目的实际应用,相对完善的法规、政策和专门独立机构是PPP项目推行成功的重要保证。但PPP在中国发展的还很仓促,PPP法规、制度还存在与经济需求不相匹配;政府在合作过程中的契约精神、信任度还比较欠缺;PPP项目复杂,在招投标、谈判、融资过程中需要强大的操作能力,目前PPP项目推广方面的专业人才还远远不够,这都成为PPP模式推广中的制约和风险因素。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