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影响我国酒类流通行业发展有利和不利因素分析

相关市场调研报告《2017-2022年中国酒类流通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市场商机分析报告

         1、有利因素

         (1)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是促进酒类流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006 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6,738 元,2015 年达到50,251 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2.99%,呈现出稳定、快速的增长趋势。即使近年来,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在6%-7%的水平。
2006-201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数据库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2015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31,194.83 元,是2006 年的2.75 倍。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在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逐一被满足后,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开始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旋律。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意味着人们在满足饮食、住宿等必要的需求后,可以将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力投入到更高层次需要的活动之中,这也意味着人们消费结构的变化和消费层级的提升,整个消费市场呈现出更新升级的趋势,对酒类流通行业将会产生积极影响。
2006-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数据库
         (2)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酒类流通行业的发展,提高酒类销售企业市场竞争力,国家各部门先后出台了《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酒类流通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内贸易流通“十三五”发展规划》等多项政策文件。

         2011 年12 月,商务部发布《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酒类流通管理的指导意见》,指出“十二五”期间,酒类流通管理要以调整结构、规范管理、提升质量、改善环境为重点,促进酒类流通行业规范有序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形成一大批年销售额超10 亿元的区域性酒类流通骨干企业,一批年销售额超过50 亿元的全国性酒类流通龙头企业,10 家左右年销售额超100 亿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酒类流通企业。

         2016 年11 月11 日,商务部等10 部门联合发布《国内贸易流通“十三五”发展规划》,强调在“十三五”期间,将实施消费促进、流通现代化和智慧供应链三大行动,全面打通消费、流通和生产各环节,促进流通升级,提升流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支撑和先导性引领作用。

         (3)上游资源丰富,产能供给充足

         近年来,酿酒行业总产量保持稳定增长,尤其是自2005 年以来产量年增幅均保持高位。2015 年,国内饮料酒总产量6,412.59 万千升。2015 年酿酒子行业中,白酒产量为1,312.80 万千升,葡萄酒产量114.80 万千升。酿酒行业充足的产能为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酿酒企业的酒品种类日渐丰富。以白酒为例,自建国以来,我国共进行了五次国家级的名酒评选活动,1989 年举行的第五次全国评酒会,共评选出17 种国家名酒,这些名酒品牌均已成为白酒行业的珍品。同时,白酒因酿造原料、工艺不同还可分为浓香、酱香、清香、兼香、凤香等不同香型的产品,即使香型相同,不同水质、气候环境下酿制的酒品,其口味也不尽相同。丰富的产品为酒类销售企业提供了充足的货源,可有效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4)酒类消费文化的传承

         中国的酒类消费历史长达数千年,酒的作用不仅仅在于日常饮用,更是成为国人社交礼仪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介,特别是白酒,更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饮品。随着年轻一代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丰富以及职场地位的提升,在未来,这种酒类消费文化的传承仍将延续。而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程度的提升,社交活动越来越频繁,酒类消费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

         (5)物流配送体系日益完善,配送效率大幅提升

         物流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酒类流通行业营销网络的建设以及对客户需求的响应速度。近年来,我国物流运输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物流配送体系日益完善。

         随着物流网络覆盖广度不断延伸和物流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物流配送范围迅速扩大,商品配送效率大幅提升,物流配送成本也不断降低,为酒类销售企业的规模化发展和及时响应提供了有力保障。

         (6)消费者逐步树立理性消费观念对行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随着消费结构的变化和消费层次的提升,科学饮酒、健康饮酒、快乐饮酒的理念逐渐被酒类消费者所认同,除了对酒类产品质量、品味的提出更多要求,消费者也越来越注重在购买产品时能否获得增值服务。消费者所产生的新需求也会对酒类销售企业产生正反馈,为行业内竞争营造良好氛围,推动酒类行业向良性竞争、高品质酒品、个性化服务方向发展。

         2、不利因素

         (1)“假酒”扰乱市场秩序

         虽然国家一直在大力打击制假售假行为,酒类生产企业也加大了防伪投入,但出于对暴利的追逐,“假酒”现象仍旧存在。这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对于正规经营的酒类销售企业而言,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随着酒类流通渠道的逐步规范化以及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增强,相信“假酒”的市场空间将越来越小。

         (2)专业人才匮乏

         传统的酒类销售模式对管理要求相对粗放,人才准入门槛相对较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未来行业发展将越来越注重供应链管理、市场管理以及客户管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行业内市场策划、客户服务、信息管理、物流管理等关键人才的紧缺。除此以外,与行业发展所配套的酒类营销教育体系并未实质建立,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才素质与社会各业的需要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人才紧缺是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3)信息化水平相对落后

         目前,相当部分的酒类销售企业采用传统的销售方式,较少采用信息化管理。从成熟销售业态的发展经验来看,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将大幅提升门店的运营效率、供应链管理能力以及产品的保真水平。尤其是在行业管理还不尽规范的阶段,通过技术手段保证产品品质至关重要。然而,目前行业整体对信息管理系统的投入较为欠缺,不利于酒类销售企业的持续发展。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威士忌行业:线下为主要销售渠道 进口量及进口额连续两年下降

我国威士忌行业:线下为主要销售渠道 进口量及进口额连续两年下降

从零售规模来看,2019-2023年,我国威士忌零售市场规模呈先升后降再升趋势。2023年我国威士忌零售市场规模为80.2亿元,同比增长16.4%。

2025年03月14日
卷烟成为全球烟草制品销售额最高品类 国内卷烟产量及出口量逐年增长

卷烟成为全球烟草制品销售额最高品类 国内卷烟产量及出口量逐年增长

从卷烟产量来看,2019年到2024年我国卷烟产量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卷烟产量达到了24654.6亿支,同比增长0.9%。

2025年02月24日
我国烤烟行业种植面积及产量逐年增长 且主要集中于云南省

我国烤烟行业种植面积及产量逐年增长 且主要集中于云南省

从种植面积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烤烟种植面积为种植趋势,到2023年我国烤烟种植面积为1564.41万亩,同比增长4.24%,在烟叶总生产规模占比达到了96.2%。

2024年12月05日
我国啤酒行业:产量整体下滑 平均吨价、出口数量及金额则均逐年增长

我国啤酒行业:产量整体下滑 平均吨价、出口数量及金额则均逐年增长

从产量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啤酒产量整体呈现波动式下降趋势,2019年我国啤酒产量达到了近些年顶峰,在此之后几年啤酒产量相较于2019年均为下降趋势;到2023年我国啤酒产量下降至3555.65万吨,较2022年则同比增长0.3%;2024年1-10月我国啤酒行业产量为3108万吨,同比下降1.8%。

2024年12月04日
【投融资】2024年1-8月22日我国酒水饮料行业共发生8起融资 披露金额为13.51亿元

【投融资】2024年1-8月22日我国酒水饮料行业共发生8起融资 披露金额为13.51亿元

数据显示,我国酒水饮料行业投融资事件,从2017年的51起到2023年的48起。2024年1月-8月22日,我国酒水饮料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8起,投资金额达13.51亿元。

2024年08月30日
我国卷烟行业处于市场化阶段 整体进入壁垒较高

我国卷烟行业处于市场化阶段 整体进入壁垒较高

卷烟是用卷烟纸将烟丝卷制成条状的烟制品。又称纸烟、香烟、烟卷。有滤嘴卷烟和无嘴卷烟,又有淡味和浓味之分。

2024年06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