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竞技体育行业分析报告-行业发展监测与发展动向前瞻》显示,到 2025 年,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需要的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基本建成,与之相适应的理论体系、体制机制、项目布局、训练备战、竞赛体系、省队建设、反兴奋剂监督、职业体育等更加完善,三大球项目、基础大项发展和科技助力等关键领域工作形成重大突破,福建竞技体育实现高质量发展,核心竞争力不断加强,综合实力稳中有升,竞技体育龙头引领作用和综合价值有力彰显。
要点 |
重点内容 |
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
力争进入第二集团前列,参加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青运会等重大赛事成绩稳步提升、实现突破,争取更多优秀闽籍运动员入选国家队并站上国际、国内最高领奖台。 |
调整竞技体育项目布局 |
竞技体育队伍更加壮大,项目覆盖面更广,项目布局更加优化合理,“三大球”及短板弱势项目实现突破,其中:参赛全运会项目规模提高至60%;“三大球”力争在全运会、青运会上争金夺银,排球、篮球项目持续保持在国家队有主力队员;冰雪项目实现突破发展;竞技项目发展评价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基本建成。 |
协议引进一批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 |
“十四五”期间,力争继续协议引进更多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含教练员、运动员)。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健全培训、教育、评价、激励及奖惩机制。探索建立优秀教练员年薪制。 |
加快我省足球社会职业化发展 |
足球项目社会化发展程度更高,管理机制更加顺畅,建立向社会组织购买足球发展服务机制。足球场地设施数量、开放程度满足群众需求,全力完成国家下达任务,实现每万人0.9片的目标,重点城市实现每万人1块。职业足球取得突破,力争发展至少2家中乙以上职业足球俱乐部,竞技运动水平达到与福建体育实力相符的地位。 |
完善和丰富竞赛体系 |
办好第18届亚足联中国亚洲杯足球赛(厦门赛区)、第18届世界中学生运动会以及羽毛球公开赛等各项国际、国内竞技赛事。推动具有影响力的国际、洲际、全国性重大赛事在闽落地生根,激发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办赛热情,打造福建品牌赛事。省运会办好办出彩,深化省运会改革,完善办赛方式和组织办法,充分发挥综合性运动会的社会功能与作用。 |
打造提升国家级训练基地 |
争取国家体育总局、项目中心(协会)支持,立足国际先进水平,会同有关政府,全力打造提升东山帆船帆板基地、南安激流回旋基地、贵安游泳基地、漳州女排基地、马尾举重基地、莆田射击公园、晋江羽毛球基地等。撬动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参与,立足福建地理和生态环境,积极建设体操(蹦床)、足球、网球、水上等项目国家级南方训练基地。提升基地服务保障水平,筑巢引凤,吸引国内外队伍来闽训练,力争更多闽籍运动员、教练员进入国家队,争取承接更多国际、国内重大赛事。 |
专栏1 “三大球”振兴工程 |
开启“三大球”振兴计划,拟制出台“三大球”总体发展规划,围绕“理顺管理机制、后备人才建设、提升教练员水平、激励奖励保障、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体教深度融合、推进职业体育发展进程”等方面内容,分别制定各项目推进方案,细化落实各项目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 鼓励我省“三大球”职业俱乐部注资企业增加投入,加大引援、转会、租借力度,有效提升职业化球队整体实力,充分发挥职业体育竞赛引擎效用。加强和有实力的职业俱乐部、社会力量合作,提高“以奖代补”“购买服务”力度,不断吸引和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协同教育部门,加强对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科学指导,大力开展各层级校园足球、校园篮球、校园排球赛事活动,推广小篮球、小足球课程覆盖范围,夯实“三大球”发展基础。 通过“三大球”振兴工程,逐步建立健全“三大球”管理和运行制度体系,夯实“三大球”的人才基础、设施基础、社会基础、文化基础和市场基础,不断提升“三大球”运动的规模、质量、效益和水平,走出一条符合福建实际的“三大球”发展道路。 |
专栏 2 “破冰”工程 |
支持和北方冰雪强省合作组建冰雪项目队伍,根据我省运动员“灵巧、灵活”的优势特点,拟重点发展冰球、冰壶、滑冰、花样滑冰等项目。 谋划建立福建省冬季项目管理中心(内设机构),调剂保障冰雪项目运动员、教练员、行政管理人员编制,在体彩公益金上予以扶持,其中:正式编制数不少于60 个,年投入不低于 500 万元。通过跨界跨项选材方式选拔优秀竞技体育人才转项从事冰雪项目。 鼓励支持各级各类体校、学校、社会组织发展冰雪项目,促进冰雪项目体教融合发展,积极培养和输送冰雪项目人才,进一步扩大冰雪人口。 出台扶持企业、学校及省市联办冰雪运动队的办法和举措,研究制定“以奖代补”的机制,通过冠名赞助、购买服务、承担任务等方式,吸引更多的社会优质资源共建、自建优秀运动队,构建多元化的竞技冰雪运动发展模式。 加大冰雪教练员人才引进力度,在引进经费上予以倾斜保障,加强教练员的培训和培养。 |
专栏 3 多元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工程 |
推动竞技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十四五”期间我省竞技体育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创新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加快转变政府职能,重塑多元主体间关系,建立“强政府、大社会”的多元协同治理体系势在必行。 在我省目前网球项目社会力量合作办的基础上,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大力引导社会市场、高等院校参与,出台社会主体参与竞技体育发展的激励政策,通过购买服务、战略合作、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依靠社会力量共同搭建多元参与的竞技体育发展平台,将社会力量、学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作为专业队培养人才之外的有力补充。 |
专栏 4 奥运全运争光工程 |
方向:以奥运全运争光计划为导向,建立以局领导挂项,中心主任担任组长,竞体处负责联络,集训练、科研、康复、营养、医疗、信息、评价等协同融合运作的复合型攻关团队,实施项目集体攻关。 目标:力争奥运会、全运会、青运会取得成绩突破,竞技体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分工:局竞体处、财审处牵头指导,各项目运动管理中心具体抓落实。 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协调人社、财政部门出台竞技体育项目攻关管理办法,建立专项资金;加大攻关项目器材、设备、营养、转训、比赛、科技等方面政策倾斜投入;加大重点运动员、教练员、科医后勤保障和激励力度,按适当比例发放项目攻关激励津贴;建立重点运动员医疗保障团队,提升医疗保障水平;建立若干金牌项目、金牌教练员研究室,给予一定比例科研经费,进一步挖掘和推广先进经验;积极筹集社会资金赞助品牌项目发展,补充扩大发展竞技体育资金来源渠道;设定项目考评和奖惩机制,根据项目执行情况滚动适时调整。 |
专栏 5 竞技体育科技驱动工程 |
根据项目战略布局,科学筛选、加大投入建设若干一体化训练基地,配备先进完善的训练、康复设施、设备,推动基地智能化、信息化、数据化升级提质,打造“科、训、医、教、学、休”集成贯通的高水平训练基地,助力竞技体育更高质量发展。加强我省智慧体能训练场馆建设和设备的研发、投入和补助。 重点更新换代一批先进的科学训练应用器材和设备,组建一批科学训练攻关团队,建立多学科和国际化的高水平科研平台,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先进理念的教练员和管理人员。 加强人工智能在提升科学训练手段的运用,将科学保障贯穿运动训练的始终,以运动员为中心,以条件保障为基础,以科技助力为支撑,强化训练监控,细化科技辅助训练方案,优化运动员心理辅导策略,加强技战术训练大数据分析。 加强运动员跟踪管理和大数据分析,尤其是注重建立从运动员入队、发展到退役的全流程跟踪管理体系。 |
专栏 6 筑巢引凤工程 |
精心“筑巢”,打造提升一批国家级训练基地。 争取国家体育总局、项目中心(协会)支持,立足国际先进水平,加大资金投入,会同有关政府,全力打造提升东山帆船帆板基地、南安激流回旋基地、贵安游泳基地、漳州女排基地、马尾举重基地、莆田射击公园、晋江羽毛球基地等。 拓宽“筑巢”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充分利用福建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吸引社会资本来闽投资,鼓励各级政府出台支持国家级训练基地项目用地、税收等方面扶持清单,新建一批体操(蹦床)、足球、网球、水上等项目国家级南方训练基地。 全力“引凤”,盘活基地项目。提升基地服务保障水平,吸引国家队来闽训练,力争更多闽籍运动员、教练员进入国家队。在赛事承办、专业队转训等方面给予支持,争取落户更多国际、国内重大赛事,支持基地承接省内各类赛事,支持省、市专业队到基地转训。 |
专栏 7 推进社会足球场地建设工程 |
会同省发改委、住建厅,持续推进社会足球场地建设,实现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数量达到0.9 块,重点城市实现每万人 1 块。 结合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从场地选址、建设标准、运营管理、资金政策等方面积极创新,充分利用规划广场、绿地、边角用地及已建闲置建筑等,因地制宜新建一批不同模式的社区足球场地,补齐城市体育设施短板。 加大省级投资补助社会足球场地建设资金力度,发挥省级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支持各级政府、社会力量参与社会足球场地建设工作。继续扶持重点城市、企业参与社会足球场地建设专项行动、试点城市建设。 加强已建成社会足球场地建设运营和管理,社会足球场地全面开放,初步形成制度完备、权责明确、主体多元、利用高效的社会足球场地长效运营管理机制。 |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