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巴西“后奥运效应” “金砖国家”或很快切换到“正常频道”。里约奥运曲终人散,虽然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事时有发生,但这原本是历届奥运的常态,一些人事先预言的“大事件”并未出现,或许这届奥运不能如已故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口头禅所云,是“历届最好的”,但也远不至于应验某些预言家所言,成为“有史以来最差的”。
里约奥运曲终人散,虽然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事时有发生,但这原本是历届奥运的常态,一些人事先预言的“大事件”并未出现,或许这届奥运不能如已故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口头禅所云,是“历届最好的”,但也远不至于应验某些预言家所言,成为“有史以来最差的”。
在二战后,随着奥运规模的不断扩大,奥运商业化趋势的日趋明显,所谓“后奥运效应”问题开始凸显。
“后奥运效应”,指奥运结束后的若干年间,东道主在经济领域所受到的正面或负面影响。
那么,巴西的“后奥运效应”将如何?
曾有人把战后历届奥运分为“政府拉抬型”和“因陋就简型”两种,前者如汉城、巴塞罗那、悉尼、雅典,奥运对经济的拉抬作用明显,但“奥运过劳”的杀伤力也大,如前两个城市的房地产都经历了从起飞到过热、从泡沫到破裂的阶段,大兴土木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既吸引了大量外资,刺激了经济发展,也让赛后投资下降所造成的经济势头衰减变得更明显、杀伤力更大;后者因基建摊子小,投资增长有限,对经济的拉抬作用不及前者,但相应地,“奥运过劳”的杀伤力也小。里约奥运介于二者之间,由于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是非常特殊的“前期政府拉抬、后期因陋就简”模式,这意味着“奥运工程”对经济的正、反作用都会凸显,但鉴于大多数场地都是“因陋就简”或“用后即拆”型的,因此类似悉尼、雅典那样因大量闲置场地而造成的巨大经济负担,在里约应不会出现。
值得一提的是,巴西在主办奥运时经济已经出现了俗称“金变砖”的严重问题。曾几何时,巴西是“金砖国家”,是世界上经济增速最快、外资涌入最踊跃的大型经济体,但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放缓和资源、原材料需求的削弱,严重倚赖资源经济的巴西迅速被“打回原形”,去年IM F所统计出的巴西G D P增速竟是令人咋舌的- 3 .8%,今年也预测不佳(IMF今 年 一 季 度 预 测-3.5%),IM F甚至认为2017年最乐观预期也就是零增长。
一些分析家悲观地认为,巴西的“后里约奥运周期”更类似2004年之后的希腊,而非1988年之后的韩国,这意味着“奥运过劳”现象将较为明显;更有人认为,巴西在奥运开幕前已出现经济滑坡和政局动荡,属于奥运“未过先劳”,奥运能顺利圆满举办,已算“超水平发挥”,不应对“后奥运效应”奢望过高。指望十分糟糕的就业率因“后奥运效应”而改善,或本已力不从心、千疮百孔的巴西经济被为奥运配套的“缩水版”基建项目拉抬,都显得有些不切实际。
在里约奥运申办时,正是巴西经济蓬勃发展之际,当时人们对里约奥运(当然还有两年前的巴西世界杯)的“后效应”普遍乐观,认为尽管如洛杉矶那样直接盈利似不可能,但“赛会经济”会进一步提升巴西国际知名度,并带来更多发展良机。不过如今看来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种“正能量”恐怕会远不及预期。好在里约奥运建设后期巴西和里约州“瘦身有术”,精简了许多“大项目”,这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后奥运”冲击。
通常情况下,奥运主办国为防止“奥运泡沫”堆积,在奥运会后往往会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但巴西长期以来为吸引外资,一直维持、甚至不断提高基准利率,当前基准利率达到令人咋舌的14.25%,可以说已经“从紧”到不能再紧的地步,这在事实上剥夺了巴西控制“后奥运低谷”现象发生的最有利武器———金融杠杆,而更让巴西进退两难的是,在这种非常态的金融政策下,巴西仍然保持着高达6.9%的通胀率,换言之,也就是“想不从紧也不行”,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恐很难对巴西经济的“后奥运效应”抱持乐观态度———就更不用说这个昔日的“金砖国家”在奥运曲终人散后恐又会很快切换到“正常频道”,即社会动荡“热启动”、政府危机再度凸显,不仅针对“后奥运综合征”所开出的药方、照方能抓到的药都不靠谱,恐怕就连看病的大夫都不知会换成谁了。
参考《2016-2022年中国训练健身器材市场发展态势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来源 中国报告网整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