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旅游产业链分析
1交通
海南岛已形成了水陆空运输的总体网络:1)、海南省现有海口美兰机场、三亚凤凰机场和博鳌机场三大机场;2)、环岛铁路由海南东环铁路和海南西环铁路组成,连接海口至三亚,东环308公里,西环345公里,形成比较便捷的进出岛和岛内多种形式的旅游交通网络;3)、已建成以环岛高速公路为主动脉,国省道公路为主骨架,县乡村道支干相连,贯通东西南北、辐射全岛的公路网络;4)、水路方面,海南省初步建成北有海口港、南有三亚港、东有清澜港、西有八所港和洋浦港的“四方五港”格局。
2住宿
近年来,受“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免税政策和火热的房地产开发势头鼓舞,大量酒店供给涌入海南市场。2015年,海南岛的中高档酒店数量近680家,同时客房数量突破120,000间,过去五年内,市场供给以年均44%的速度高速增长。2016年海南省住宿业年营业额达到102亿元,其中客房收入63亿元,较上年同期稳步提升。


参考观研天下相关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旅游产业市场现状规划调查与未来发展方向研究报告》
开发集中于高端酒店,四、五星酒店成为重要供给类型:老旧酒店供给不断升级,2010年以后海南高端酒店市场快速发展。五星级酒店在2015年的海南中高档酒店市场中已占据了最为重要的地位,市场份额达到44%,而四星级酒店的市场份额已从前十年的47%下降至2015年的32%。四星和五星级酒店的客房数量在海南中高档酒店市场供给总量中的占比已经接近80%,且五星级酒店份额已超过40%。
业主自营酒店比例下降,品牌酒店发展壮大:2010年,业主自营酒店在海南酒店供给总量中的占比高达84%,同时其客房总量在海南可售客房总量中的占比为77%。然而,2015年开始,这一比例分别下降至82%和67%,主要是国际及国内品牌酒店发展壮大。
伴随海南国际化的步伐及人均消费能力的提升,海南住宿业无论在数量及质量上预计仍有显著提升,旅游拉动经济的战略定位也将促使更多酒店式度假综合体的开发和投资,未来海南住宿业前景可期。
3餐饮
海南国际旅游岛为餐饮行业带来机遇:餐饮作为旅游六要素之首,未来的改善空间较大。整体来看,餐饮行业盈利能力较弱,但海南作为一线旅游目的地,外来游客络绎不绝,餐饮的不断改良和进步也将促使海南城市的品牌建设。15年开始,海南省政府开始整顿旅游及餐饮市场,随后餐饮业整体收入有了一定程度的回升。长期来看,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持续推进也将为餐饮业注入新的活力。

海南旅游景区总数增长较快:根据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14年,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资源和景区发展分项指数为128.79点,比2013年增长16.67,2009年-2014年指数年平均增长率为5.19%,表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期间旅游景区数目和质量均有所提升。其中,旅游景区总数增长较快,从2010年的33家增至2015年的55家,5A级景区共7个,分别是:蜈支洲岛、南山、大小洞天、呀诺达热带雨林景区、分界洲岛、槟榔谷、三亚南山。



海南购物主要以免税业为主,政策对免税有直接影响:2011年4月,海南岛正式实施离岛旅客购物免税试点,当年三亚免税店累计接待280多万人次,实现销售收入10.05亿元。2012年11月,免税购物限额提高至8000元,当年三亚免税店实现销售收入20.37亿元,同比增长102.66%。2016年2月免税政策调整,取消非岛内居民旅客购物次数限制,当月实现销售收入8.9亿元,同比增长20%。2017年1月,海南实行铁路离岛免税政策,新政实施首月,海关共监管铁路离岛方式销售免税品1.09万件,销售收入724.6万元。
今年韩国游热度下降,三亚免税业回暖:萨德事件以来,中国赴韩游客数量急剧下降,韩国免税店消费人数也随之锐减。2017年1至8月,中国游客赴韩旅游人数同比减少47.4%,韩国免税业因此也受到严重冲击。纵观国内,政策鼓励消费回流叠加三亚海棠湾免税店具有与韩国类似的消费属性,韩国游热度下降对三亚免税业有一定正向作用。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