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石油进口安全影响因素分析(上)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海洋石油行业运营现状及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摘要:随着我国石油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石油进口量也在逐年增大。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递增。目前,我国石油进口区域主要分为中东地区、美洲地区、非洲地区和中亚—俄罗斯地区以及亚太地区。随着我国石油进口区域的进一步多元化,有必要研究不同石油出口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稳定等因素对我国石油进口贸易安全所产生的影响,从而识别我国石油贸易所面临的潜在风险,以避免由石油进口不确定性对我国能源战略发展带来冲击。

            关键词:石油安全,石油供需,石油进口,影响因素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编号:71521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面上项目(编号:71573013);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面上项目(编号:9152014);

            石油风险和石油安全,是国际石油贸易与本国石油供需关系所面临的两个重要问题(魏一鸣,2010)。从石油贸易角度来看,石油安全是在合理的价格下获得可靠的、足够的石油供应;而对石油进口国而言,石油安全就是指一国经济发展所依赖的油气供给得到有效保障。随着全球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世界各国对石油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由于石油储量的不均衡性,未来各国之间的石油贸易必将愈发频繁。当前,中国的石油安全问题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15年我国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未来5年内,我国需要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特别提出要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维护国家能源安全。

            中国石油安全供应的根本保证是立足于中国石油勘探开发力量,鼓励中国石油企业参与国内和国际石油资源合作,寻找并开发更多的石油资源,以求安全、可靠、稳定的石油供应。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的石油供需关系仍不容乐观,石油探明可采储量短期内不会出现明显增长,而消费量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呈持续大幅上升趋势。据英国石油公司(BP)《2035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统计数据,未来20年,中国所有化石燃料的需求均将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特别是石油需求量将增长近70%;预计中国将在2030年前后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而石油进口依存度也将从2016年的60%左右(700万桶/d)上升至2035年的75%(1300万桶/d)。目前,中国已进入重化工业阶段,从现在起到2020年之前,正是中国完成工业化过程的关键时期,而作为“工业血液”的石油资源,其消费量也将在短期之内急剧增加(马卫锋等,2005)。

            研究石油进口区域对中国石油安全的影响首先需要从石油领域清晰界定石油安全的内涵和外延。石油安全对于不同类型国家具有不同的含义(陈惠芬,2010)。中国属于石油进口国,因此石油安全的核心内容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即稳定持续的石油供给和安全的石油运输通道。除市场供需关系引发石油贸易波动以外,石油出口地区的政治、军事、外交政策等地缘政治因素也在间接左右国际石油贸易走向(李畅等,2007)。一般来说,石油供应越不稳定,石油贸易量波动性越大;从长期来看,局部地区不稳定性影响国际主要石油投资商的市场预期,将进一步加大远期石油贸易走势的不确定性(魏一鸣等,2006)。

            为更好的参与国际石油贸易事务与制定相关石油进口政策,首先需要对我国的石油资源、消费以及我国石油供应和进口现状与趋势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本文期望通过在对中国石油资源储量分布和消费特点以及中国分区域进口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探寻影响我国石油能源安全的潜在因素,为进一步研究海外石油供应风险提供研究基础。

            1  供需失衡导致中国石油进口量逐年增长

            长期以来,我国石油生产和消费整体一直呈现增长趋势,见图1。石油产量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0万t增加到2015年的2.15亿t,而消费量从1950年的48.1万t增长至2015年的5.60亿t。我国石油供需走向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我国石油生产和消费量都相对较少,石油的供需处于短期波动状态;20世纪60年代以后,石油供应紧张局面有所缓解,截至1993年,我国的石油供需基本平衡;而从1994年开始,石油消费总量就已超过生产总量,且供需缺口逐年增大,石油进口依存度逐年提高。进入21世纪,石油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石油生产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从1998年开始,我国石油进口量迅速增加,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1999》数据显示,1998年石油进口量为0.55亿t,而2015年石油进口量升至3.36亿t,为1998年的近7倍,石油对外依存度也从1998年的28.3%上升至2015年的65%左右。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处于恢复时期,煤炭、石油等能源工业也都处于恢复时期,所以能源的供需处于一种波动状态。随后我国步入一段经济的稳步发展时期,能源需求量上升。20世纪60年代,随着地质普查和勘探的深入,以大庆油田为代表的一批油气田的开发和建设,缓解了石油供应紧张的局面。从90年代起,我国经济进入另一轮高速发展阶段,能源消费量急增,我国现有能源供给能力特别是石油生产量已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石油消费水平,石油进口量也越来越大,石油进口依赖程度常年保持在60%左右。

            分行业而言,当前我国石油主要消费部门仍为工业部门,见图2。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生活消费和与运输、交通相关的石油消费占比增长明显。2005年我国石油消费近70%用于工业生产,居民生活消费和交通运输业石油消费占比分别为1.9%和21%;2014年工业部门石油消费占比约为66%,居民生活消费和交通运输部门石油消费占比分别增长至3.7%和22.8%。据《BP2016年世界能源展望》预测,未来中国运输行业的能源消费将增长96%,而石油仍将是主导性燃料,尽管占有份额将有所下降,但预计仍将保持在85%左右。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石油供需将很难达到平衡,石油进口量仍将维持增长态势。

 
            2  海外石油供给不确定性对我国石油安全的影响分析

            当前我国石油产量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石油消费量,以“三桶油”为代表的中国石油企业纷纷开始涉足国际石油贸易领域,截至2015年底,我国石油开发足迹已遍布世界各地,然而,我国海外石油的开发及进口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2.1  中东和非洲地区动荡将对我国石油进口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中东和非洲作为我国的两大石油进口区域,石油进口一直占我国石油总进口量的2/3左右,2015年中东地区和非洲地区的石油进口量更是占到我国石油进口总量的70%,见表1。
 
            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中东和非洲地区仍将是我国石油进口的两大重要供给区。由于该地区政治局势复杂多变,经济发展起伏不定,致使两地区的石油供给稳定性很难得到保证。以“两伊”地区为例,其作为石油年产量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海湾国家,两国未来的政治经济发展走向将直接影响该区域的石油供应。自1980年9月以来,海湾局势变化引起的该地区石油产量波动,对经济造成影响。不难推断,作为中东地区的两大石油出口国,未来一旦局势变化,将对我国石油供应带来不可预估的影响。另外,苏丹—南苏丹局势也是我国非洲地区石油进口稳定性需要面对的问题之一。2011年7月9日,南苏丹正式宣布独立,自此苏丹地区正式分划为苏丹共和国和南苏丹两个国家。而南北苏丹分裂给该地区石油生产运输带来一系列问题。由于该国石油资源近70%划分给南苏丹地区,而大量炼油厂建立在苏丹共和国境内,且南苏丹没有输油管道及石油运输码头,因此,石油运输必须途径苏丹共和国。为弥补油田划分的不利结果,苏丹国对南苏丹的过境石油收取高额的石油过境费。目前南苏丹正积极寻求帮助,而中国也希望建立新的输油管道,以减少苏丹国对南苏丹出口石油进行钳制。
            参考文献:

                     [1] Nygreen B., M. Christiansen, K. Haugen, T. Bj'rkvoll & Kristiansen. Modeling Norwegian petroleum production and transportation[J]. 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 1998, 82(1): 251-267.

[2]Hasle J. R., Urban Kjellén, Ole Haugerud. Decision on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 an Arctic area: Case study from the Norwegian Barents Sea[J]. Safety Science, 2009, 47(6): 832-842.

[3]Liao H, Xu, ZY, Wang C. Divisiadecomposition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to changes of net oil import intensity[J].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2014: 72-78.

[4]BP. 2035 World energy outlook[R]. London, 2015.

[5]吴刚,魏一鸣.中国石油进口的海洋运输风险分析[J].中国能源,2009,31(5):9-12.

[6]吴磊.中国石油安全[M].北京:中国科学社会出版社,2003.96-97.

[7]魏一鸣,范英,韩志勇,等.中国能源报告(2006):战略与政策研究[R].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8]魏一鸣,周少平,等.国外油气与矿产资源利用风险评价与决策支持技术[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0.

[9]刘宝发.国际石油勘探开发项目政治风险的不确定性[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2):1-4.

[10]郭元岭,宗国洪,等.中国石油地质储量增长规律分析[J].中国石油勘探,2001,6(2):16-19.

[11]景东升.我国海外油气资源投资风险分析[J].国土资源情报,2007,(04):44-47.

[12]刘慧敏.海外油气勘探风险投资决策分析[J].当代石油石化,2015,23(9):39-42.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石油化工行业资金技术壁垒均较高 节能降碳仍为政策方面主基调

我国石油化工行业资金技术壁垒均较高 节能降碳仍为政策方面主基调

石油化工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石油产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加工工业。

2024年05月30日
我国石脑油行业:产量、进口量与金额均逐年增长  进口均价开始呈下降走势

我国石脑油行业:产量、进口量与金额均逐年增长 进口均价开始呈下降走势

具体从省市产量来看,2023年山东省石脑油产量最高,产量为2830.4万吨,占比为36.10%;其次是广东省,产量为1212.3万吨,占比为15.46%:第三是辽宁省,产量为952.3万吨,占比为12.15%。

2024年04月28日
【投融资】2022年我国石油矿采行业投融资情况汇总 战略投资事件最为活跃

【投融资】2022年我国石油矿采行业投融资情况汇总 战略投资事件最为活跃

数据显示我国石油矿采投融资事件数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从2016年的9起增加到2021年的15起。2022年已发生投资事件数16起。

2023年01月03日
我国成品油行业有利及不利因素浅析 价格波动较大

我国成品油行业有利及不利因素浅析 价格波动较大

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国家将“扩大内需”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通过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等政策,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相关行业如汽车行业、物流行业等的蓬勃发展,为成品油消费需求的稳步增长奠定了有利基础,有利于从事成品油销售企业发展壮大。

2022年11月30日
我国成品油批发零售行业进入壁垒浅析 企业资质审核严格资质壁垒较高

我国成品油批发零售行业进入壁垒浅析 企业资质审核严格资质壁垒较高

石油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国家对于进入成品油的运输、仓储、批发、零售的企业资质进行严格审核。从事成品油批发、零售、仓储业务,需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和《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

2022年11月30日
我国航空煤油行业发展趋势:燃油附加费复收 或将缓解企业经营压力

我国航空煤油行业发展趋势:燃油附加费复收 或将缓解企业经营压力

在中国国航财报中,假设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若平均航油价格上升或下降5%,则中国国航的航油成本将上升或下降约4.96亿元。由此可见,燃油附加费的再次恢复,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航空煤油的企业经营压力。

2022年03月04日

2016-2030年全球多国生物柴油强制混合比例及相关计划汇总

生物柴油与化石柴油混合制得的化石柴油可减少燃烧过程中的有害气体排放,据不完全统计,全球24个国家根据自身环保要求和

2021年09月18日
2020年上半年我国柴油产量同比下降 有明显的区域集中性

2020年上半年我国柴油产量同比下降 有明显的区域集中性

柴油是轻质石油产品,复杂烃类(碳原子数约10~22)混合物。为柴油机燃料。主要由原油蒸馏、催化裂化、热裂化、加氢裂化、石油焦化等过程生产的柴油馏分调配而成;也可由页岩油加工和煤液化制龋分为轻柴油(沸点范围约180~370℃)和重柴油(沸点范围约350~410℃)两大类。广泛用于大型车辆、铁路机车、船舰。柴油一般分为轻柴油和重柴油,根据密度的不同,对石油及其加工产品,习惯上对沸点或沸点范围低的称为轻,相反成为重。

2020年08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