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几年中国日化行业市场规模现状及需求变动因素分析。近年来,受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消费支出的增长等有利因素的促进,我国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日化产品消费市场之一。
参考《2017-2022年中国彩妆产业现状调查及十三五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1、我国日化行业市场现状
近年来,受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消费支出的增长等有利因素的促进,我国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日化产品消费市场之一。2014 年中国日化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超过 2,900 亿元,其中化妆品市场规模仅次于日本与美国,成为全球第三大化妆品市场。
根据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的不完全统计,中国洗护发产品占日化行业总消费额的 30-40%,护肤产品占 40-50%,其他产品约占 20%左右。而根据Kantar Worldpanel 的市场监测报告显示,洗护市场是我国日化行业的主要领域。
2、影响市场需求变动的因素分析
(1)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是市场增长的基本保障
国外日化产品市场发展的经验表明,当人均 GDP 超过 3,000 美元时,个体消费已基本超越温饱需求,转而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与洗护相关的日化产品消费都将实现快速增长;当人均 GDP 超过 2 万美元时,消费增速将进入稳定期8。以日本为例,日本从人均 GDP 超过 3,000 美元起的 20 多年间(1973 年-1995 年),洗发水、护肤品等日化产品的市场规模增长了约 7 倍9。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自 2009 年我国人均 GDP 已经超过 3,000 美元,进入消费升级阶段,这将带动日化产品消费进入相对较快的增长时期。2009-2014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 34.91 万亿元增长到 64.40 万亿元。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成为日化行业发展的基本保障。
(2)城镇化的推进是扩大消费市场的前提条件
随着农村地区消费市场不断发展和城镇化推进,我国三、四线城市与一、二线城市的发展差异逐步缩小,农村消费市场日益繁荣。相对而言,一、二线城市的日化产品市场已相对成熟,而三、四线城市以及乡镇、农村地区市场经过培育,逐步进入成长期,对于日化产品的消费能力也已逐渐成长起来,尤其是洗发水、沐浴露等产品需求旺盛。Kantar Worldpanel 针对于我国日化行业中洗护用品的研究报告显示,该类产品在我国各级城市之间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布较为平均,其中重点城市和省会城市占比 36%,较小规模的地级城市占比 32%,县级城市及县城占比 33%。从增长率看,省会城市的增长率最高,达到 12%,而地级城市、县级城市和县城的增长率均持平或超过重点城市的增长率,充分说明洗护用品在小城市、县城、农村等地区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10。
此外,受益于国家商务部自 2005 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实施及效益释放,我国农村消费品市场的发展明显加快,城乡之间的消费差距不断缩小。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消费支出不断提高,相应家庭设备及用品消费支出也不断提高11。随着国家农民增收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将保持持续增长,广大的农村市场将给中国日化行业带来更加广阔的增长空间。
(3)个人卫生观念的提升是市场增长的直接动力
虽然我国的日化产品人均消费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受经济发展阶段、个人卫生观念等原因的影响,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日化产品人均消费仍处于较低水平。根据 Clairol 调查数据显示,西方发达国家人均洗发频率为每周 6.4 次,日本为每周 5 次,香港为每周 7 次,而在我国城镇地区,平均每人每周仅 2.5 次12。
伴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和卫生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群频繁使用洗护用品,消费群体基础的扩大将带动行业消费量的增长。以护肤品为例,通过将世界各国人均消费额对比发现,2012 年中国人均护肤品消费仅为 9.54 美元,低于消费水平较高的法国、德国和美国,也低于同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的巴西的22.02 美元的水平,低于民族文化、皮肤类型和消费习惯相近的日本及韩国。因此,未来中国护肤品的消费和渗透还有极大的市场潜力。除此之外,洗护用品消费人口基数的扩大,将直接成为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的充分条件。参考资生堂公司的研究,近 10 年来及未来 5 年间,中国核心化妆品消费人群呈现倍数增长,预计在 2015 年,核心化妆品人口数量将达到 2 亿人,2020 年将达到 4 亿人13。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