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网讯:
中国生物农药市场全景调查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12-2016)
导读:建设产业平台,扩大融资渠道。生物育种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那么设立高新技术开发区、农业科技工业园等产业聚集区是作为平台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深圳现代农业生物育种创新示范区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1.强化监管措施,完善法律体系。生物育种产业毕竟是一项新兴战略性产业,它的发展时间并不长,每年都有数以亿计的人群食用生物育种产品,迄今为止也并没有发现确有科学证明生物育种产品发生一些对人类和自然环境有危害的事情,但是政府不能马虎大意,一定要做好对生物育种新产品的安全评估体系建设,强化对产业的监管,要组织多个领域(如营养、医学、遗传等)的专家形成专业化队伍,加强对生物育种新产品进行安全性的评估,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并且力求达到国际水平。同时,我们还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非法活动,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大力推动和促进生物育种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的制定。积极推动我国生物育种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合理整合资源,培育龙头企业。我国种业企业多而不强,基本上没有任何竞争力。国外种业发展的经验证明,要想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走一体化经营的道路,使产学研销成为一个整体。我们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提高种业的准入资格,淘汰不合格的企业,在一定范围内对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进行重新配置,与种业企业相整合,做好技术储备。在育种方面,选择几家专业性强、具备育、繁、推一体化能力的公司,从政策、资金上进行扶持,使其逐渐成长为具有相当竞争力的公司,做大做强,打造几个自己种业的“航空母舰”,形成生物育种产业的规模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与世界先进的国际种业巨头相抗衡。
3.加强基础研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生物育种产业的发展关键是要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商业化的潜力。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要把研究的重点转向基础研究,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与此同时,企业也要做好商业化的任务。最好选择几个有特色的农业地区设置由地区政府、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参与的技术研究转化中心,将科研人员的新理论和新技术设想与企业的研发相结合,促进科研成果的迅速转化。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造就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育种产业。
4.建设产业平台,扩大融资渠道。生物育种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那么设立高新技术开发区、农业科技工业园等产业聚集区是作为平台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深圳现代农业生物育种创新示范区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同时,生物育种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产业,所以我们要积极搭建以政策引导、企业主体、金融支持、社会各界参与的多样化的融资体系。在前期要积极引导政府资金流向生物育种产业基础设施筹建,以政府资本来带动民间资本积极投入到生物育种产业领域。积极推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上市融资,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促进生物育种产业快速的发展。
5.加大科普宣传,发展生物育种产业市场。据调查,目前我国很多消费者对生物育种作物的知识都不是非常的了解,很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影响。现今种植作物都是进过千百年进化,很多基因都已经被改良,但有长期安全食用的历史,生物育种只不过更加高效、准确。所以只有通过科普教育宣传,提高消费者对生物育种作物安全的理性认知,才能被公众认可。与此同时,我国生物育种企业还要树立品牌意识,现阶段,我国很难说有过硬的品牌,没有品牌的企业是没有竞争力的企业,没有品牌的市场是不成熟的市场,只要有过硬的品牌,那么在市场上就有立足之地,品牌就是生产力。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