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黑龙江省粮食行业“十四五”规划要点汇总 培育年营业收入超百亿龙头企业

        黑龙江省粮食行业“十三五”发展成效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粮食行业分析报告-产业竞争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显示,2020年,全省粮食总产量1508.2亿斤、商品量1416亿斤、入统企业收购量989亿斤(最低收购价收购114亿斤)、调出量816亿斤,多年稳居全国首位,粮食第一大省地位继续稳固提升,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作用更加突出。全面落实32.62亿斤地方储备粮(油)规模和品种结构。粮食应急体系不断完善,全省粮食应急企业达到2312户,市场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在抗击新冠疫情阻击战中,为全国粮食市场保供稳市贡献了龙江力量。

        截至2020年底,全省粮食年原料加工能力达到1824亿斤,较“十二五”末增加51亿斤;年粮食加工量达到900亿斤以上,较“十二五”末增长102%;粮食加工业产值、营业收入均超过1400亿元,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57%、88%;粮食加工转化率由“十二五”末的36%提高到60.6%,超过规划目标10.6个百分点。

        在全省粮食安全保障调控和应急设施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38.65亿元)和优质粮食工程粮食产后服务体系项目(9.26亿元)的带动下,全省粮食仓储和烘干能力明显增强,物流转运能力大幅提升。截至2020年底,全省完好仓容3971亿斤(其中保温钢板仓2797.4亿斤),比“十二五”末增加2100.8亿斤,占全国29.5%;简易仓容178.4亿斤,储粮罩棚309.4亿斤;烘干能力2497亿斤,比“十二五”末增加1252.3亿斤,占全国33.4%;基本消除“危仓老库”带病储粮,全部消除蓆茓囤露天储粮。拥有粮食铁路专用线有效长度277.3千米,比“十二五”末增加105.4千米,占全国27.5%。初步形成了覆盖东、中、西3大区域,铁公联运、铁水联运的交通运输网络。2020年粮食铁路运量556.6亿斤(其中集装箱运量186.54亿斤),跨省原粮运输“四散化”率达到50.4%以上。

        “龙粤”对口城市间合作日益频繁,驻粤旗舰店、销售网点超5600个,两省近百家企业常年开展粮食贸易、订单生产等合作,“龙粮入粤”数量每年达到600万吨左右。

十三五期间全省粮油加工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年度

年加工能力(亿斤)

原料消耗量(亿斤)

主营业务收入(亿元)

利润总额(亿元)

从业人员数量(人)

2015

1773

450

777

7.52

2016

1505

439

687

9.92

54982

2017

1679

554

816

26.2

58808

2018

1712

723

1036

24.13

54446

2019

1925

803

1188

18.2

64984

2020

1824

910

1457

30.48

61467

资料来源:黑龙江省粮食局,观研天下整理

“十三五”时期粮食仓储物流设施主要指标实现情况

序号

主要指标

单位

规划目标

实现情况

1

仓容能力

亿斤

2000

4149

2

烘干能力

亿斤

1250

2497

3

蓆茓囤露天储粮

亿斤

0

0

4

增加粮食铁路专用线

千米

50

105.4

5

跨省原粮运输“四散化”率

%

50

50.4

资料来源:黑龙江省粮食局,观研天下整理

        黑龙江省粮食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到2025年,新增绿色仓储仓容100亿斤,逐步实现各级政府储备粮食绿色仓储全覆盖,全省砖混结构完好仓容(不含保温钢板平房仓)保持在1300亿斤以上,基本消除露天设施储粮。到2025年,全省粮食加工转化率达到70%左右,粮食加工业营业收入达到2000亿元以上,助力大豆产业达到500亿级、玉米和水稻两个产业达到千亿级产业规模。进一步巩固扩大上一轮优质粮食工程项目成果,推动新一轮“优质粮食工程建设”取得新成效。

“十四五”时期粮食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预期指标

序号

指标内容

单位

2020

2025

1

砖混结构完好仓容

亿斤

1173

1300

2

绿色仓储仓容

亿斤

-

100

3

露天设施储粮数量

亿斤

100

-

4

粮食物流枢纽

-

6

5

粮食物流节点核心企业

-

10

6

原粮跨省散运比例(含散粮集装箱)

%

50.4

60

7

省级或区域粮食物流平台

-

1

资料来源:黑龙江省粮食局,观研天下整理

        自2021年起,依托产业基础好、发展环境优、带动能力强的粮食产业大县(市、区),在全省创建10个左右粮食产业经济示范县(市、区),打造升级版“示范县”,在推动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提高粮食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支持齐齐哈尔市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以及哈尔滨新区、建三江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支持黑河、绥芬河等自贸区片区利用俄罗斯进口小麦、大豆落地加工,打造跨境产业链和产业聚集带。

专栏4:重点粮食产业园区

专栏4:重点粮食产业园区

肇东国际农产品加工园区、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双城经济开发区、宾西经济技术开发区、依安开发区、富锦经济开发区、肇州经济开发区、虎林经济开发区、北安经济开发区、绥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资料来源:黑龙江省粮食局,观研天下整理

        培育龙头企业(集团)。鼓励和支持粮食龙头企业(集团)通过资源整合、兼并重组等方式,发展产业联盟和各类联合体,实现全产业链经营。到2025年,全省打造在国内一流、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5户左右营业收入超百亿的大型粮食企业(集团)、50户左右营业收入超十亿元的龙头企业(集团),进一步增强龙头企业(集团)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专栏5:年营业收入超百亿企业(集团)

专栏5:年营业收入超百亿企业(集团)

中粮集团、象屿集团、鸿展集团、益海嘉里、北大荒集团

资料来源:黑龙江省粮食局,观研天下整理

专栏6:年营业收入超十亿企业

专栏6:年营业收入超十亿企业

黑龙江鸿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粮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中粮生化能源(龙江)有限公司、中粮米业(五常)有限公司、中粮米业(绥化)有限公司、中粮米业(虎林)有限公司、中粮建三江米业有限公司、富锦象屿金谷生化科技有限公司、肇源县鲶鱼沟万基谷物加工有限责任公司、益海嘉里(密山)粮油工业有限公司、益海嘉里(哈尔滨)粮油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益海(佳木斯)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哈尔滨鸿展生物能源有限公司、五常市乔府大院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五常市彩桥米业有限公司、绥化象屿金谷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绥化市嘉禾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京粮龙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桦南鸿展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谷实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伊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杜尔伯特牧泉元兴饲料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鹏程生化有限公司、益海嘉里英联马利(富裕)酵母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龙江福粮油有限公司、黑龙江龙凤玉米开发有限公司、黑龙江鸿展生物能源有限公司、黑龙江禾丰牧业有限公司、黑龙江昊天玉米开发有限公司、黑龙江大牧人牧业有限公司、双鸭山鸿展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万里润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庆安东禾金谷粮食储备有限公司、黑龙江秋然米业有限公司、齐齐哈尔龙江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克东禹王大豆蛋白食品有限公司、九三集团哈尔滨惠康食品有限公司、大庆博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安象屿金谷生化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春华秋实粮油有限公司、黑龙江成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方正县盛军米业有限公司、方正县宝兴新龙米业有限公司、哈尔滨大北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益海嘉里(富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益海嘉里(富裕)粮油食品工业有限公司、黑龙江省盛龙酒精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和粮农业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博林鑫农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兴普饲料有限公司

资料来源:黑龙江省粮食局,观研天下整理

专栏7 :粮食绿色仓储建设

专栏7 :粮食绿色仓储建设

(一)仓储设施升级改造。提升现有粮食仓储设施功能,推广应用气调、机械或热泵制冷温控、内环流等绿色储粮技术,完善粮情在线监测和自动化控制功能。配套或升级改造低温环保烘干、清杂除尘建造等设施设备,升级改造温控成品粮储备库,实现绿色储粮和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二)高标准粮仓工程。高标准粮仓是指具有良好的仓房气密和保温隔热等绿色建筑结构性能、配套绿色环保的粮食仓储工艺和高效的进出仓接发设施、采用先进检测监控手段的散装粮食储备仓房。

 (三)绿色储粮推广。包括粮食保质干燥洁净能源和新工艺、现代低温保鲜储粮技术、氮气等气调储粮技术、生物防治技术,静音储粮通风风机技术设备等。

资料来源:黑龙江省粮食局,观研天下整理

专栏8 :粮食品种品质品牌提升行动

专栏8 :粮食品种品质品牌提升行动

(一)完善粮食标准体系。贯彻实施“中国好粮油”行业标准。鼓励制定满足市场和产品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修订完善“黑龙江好粮油团体标准体系”。鼓励粮油企业执行更高技术要求的产品标准。支持培育健全粮食市场体系,拓展各类市场功能。

 (二)培育优质粮油品牌。引导优质粮食订单发展和优质粮源基地建设,增强优质品种有效供给。推进“黑龙江好粮油”省级公用品牌建设,开展“黑龙江好粮油”产品分级遴选,积极参加“中国好粮油”评选活动,加快形成“‘中国好粮油’--省级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四位一体的粮油品牌体系。建立健全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

 (三)强化品牌宣传。深入实施“黑龙江好粮油中国行”专项营销行动。参加中国粮食交易大会、福建粮洽会,办好金秋粮食交易洽谈会,强化品牌宣传推介。开展“互联网+黑龙江好粮油产品”行动,探索打造“黑龙江好粮油品牌消费日”活动。支持各地充分利用线上线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放大寒地黑土、绿色有机、非转基因优势,培养稳定忠诚消费群体。支持各地以优势产业为依托,打造特色区域公用品牌。支持粮油企业深挖产品生态和文化特性,培育具有辨识度、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提升品牌价值,实现主导产品品牌化、名牌产品规模化。

资料来源:黑龙江省粮食局,观研天下整理

专栏9: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专栏9: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一)搭建技能竞赛、岗位练兵平台。定期举办有粮食行业特色的职业技能竞赛,引领形成岗位练兵、技能比武良好氛围。

 (二)对接落实国家人才工程项目任务。积极推荐本省人才参加国家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技能大师和中青年专家选拔评选;鼓励引导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逐步构建教育培训体系。

 (三)打造线上教育培训平台。精选和组织制作一批业务培训课件,实现省市县网上共享。

资料来源:黑龙江省粮食局,观研天下整理(TC)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肉牛行业:牛出栏量持续增长 但增速有所放缓 2024年进出口金额均下降

我国肉牛行业:牛出栏量持续增长 但增速有所放缓 2024年进出口金额均下降

从存栏量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牛存栏量持续增长,但截至2024年末,我国牛存栏量为10047万头,比上年末减少462万头,下降4.4%,结束连续5年的增长。

2025年04月02日
我国禽饲料行业产量连续两年增长 细分市场肉禽饲料产量占比逐年提升

我国禽饲料行业产量连续两年增长 细分市场肉禽饲料产量占比逐年提升

禽饲料主要可分为蛋禽饲料和肉禽饲料两种,从产量来看,2019年到2024年我国蛋禽饲料产量波动式增长,到2024年我国蛋禽饲料产量3236.1万吨,下降1.2%;而肉禽饲料自2021年之后产量持续增长,到2024年产量9754.2万吨,增长2.6%。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 行业资本市场逐年降温

我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 行业资本市场逐年降温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2024年,我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2024年中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超千亿元,达到约1050亿元,同比增长11.7%;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

2025年03月25日
我国宠物饲料行业产量持续增长 其中山东省、河北省为主要产区

我国宠物饲料行业产量持续增长 其中山东省、河北省为主要产区

而随着当前宠物数量的增多,对宠物饲料需求也越来越多。数据显示,2019年到2024年我国宠物饲料产量为增长趋势,到2024年我国宠物饲料产量为159.9万吨,同比增长9.3%。

2025年03月07日
2024年受下游生猪出栏影响我国猪饲料产量或下降 其中仔猪饲料下降幅度最大

2024年受下游生猪出栏影响我国猪饲料产量或下降 其中仔猪饲料下降幅度最大

从猪饲料产量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猪饲料产量不断增长,到2023年我国猪饲料产量为14975.2万吨,同比增长10.13%;2024年前三季度,猪饲料产量10229万吨,同比下 降6.8%。其中,仔猪饲料、母猪饲料、育肥猪饲料产量同比分别下降12.5%、7.7%、4.7%。

2025年01月22日
我国柑橘行业:园区面积、产值及产量持续增长 出口量方面有所下降

我国柑橘行业:园区面积、产值及产量持续增长 出口量方面有所下降

从产量来看,2018年到2023年我国柑橘产量从4138.14万吨增长到了6433.76万吨,连续六年产量稳定增长。

2025年01月16日
我国食用菌行业产值、产量及出口数量均为增长趋势 香菇、黑木耳、平菇合计占比超过63%

我国食用菌行业产值、产量及出口数量均为增长趋势 香菇、黑木耳、平菇合计占比超过63%

从各省市产量来看,在2023年我国共有四个省市食用菌产量超过300万吨,分别为河南省、福建省、黑龙江省、河北省;产量分别为630.09万吨、499.61万吨、390.09万吨、342.24万吨。

2025年01月09日
我国草莓行业种类面积、产量及进口量均为增长趋势

我国草莓行业种类面积、产量及进口量均为增长趋势

具体从各省市来看,在2022 年我国草莓种植面积前三的省市分别为江苏、山东、安徽;种植面积分别为30.98万亩、28.02万亩、21.44万亩;占比分别为14.00%、12.67%、9.69%。

2025年01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