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湖北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要点汇总 开展农业安全生产保障建设等行动

       湖北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三五”发展成效

       “十三五”期间,面对错综复杂的内外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全省上下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农”系列重要论述,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三农”工作部署,突出攻脱贫、保供给、促振兴,筑牢经济发展“压舱石”,守好社会稳定“战略后院”,“三农”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十三五”期间发展成效列表

要点

重点内容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坚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底线,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581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7个贫困县全部摘帽,482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产业扶贫扎实推进,37个贫困县初步形成54个主导产业,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31个,建成产业扶贫基地3.6万个,产业扶贫成为全省脱贫攻坚中覆盖面最广、带动人口最多、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工程

乡村振兴奠定良好基础

精心编制《湖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率先出台《湖北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配套制定《湖北省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办法》,努力推进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基本建立,一批乡村振兴的典型县、示范村竞相涌现,为全力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农业发展保持稳中有进

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500亿斤以上,生猪养殖较快恢复,淡水鱼产量连续25年位居全国第一。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1.5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突破20万个。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3%。长江十年禁渔攻坚战全面打响,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7年实现负增长,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较高水平。

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现

学习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经验,努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统筹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重大成效。新建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375.9万个,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96.2%的行政村生活垃圾治理达到五有标准。建成并运行897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29.9%。(五有:有完备的设施设备、有成熟的治理技术、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完善的监管制度、有长效的资金保障。)

民生福祉不断改善

提前实现农村公路“组组通”,全面完成电网改造升级任务,4G网络、安全饮水实现全覆盖,乡镇天然气通气比例达到40%。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农村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社会保障水平逐年提高。全面实行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备案管理,基层党组织建设显著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平安乡村创建成效显著。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加快发展,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306元,提前实现翻番目标。

三农”改革持续深化

全面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深入推进“三权分置”改革,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签约率达到76%。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历史性摸清全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家底。农业信贷担保、抵押担保试点逐步推开,农业保险不断扩面、增品、提标,农垦、供销社、农业水价、集体林权等改革不断深化。

资料来源: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观研天下整理

       湖北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发展规划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现代农业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动向前瞻》显示,落实省委“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总体要求,打造农业农村“六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湖北农业农村发展能级和水平。

“十四五”湖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定位

要点

重点内容

打造全国特色农产品生产优势区

在统筹保粮供油的基础上,突破性发展鳜鱼、乌鳢、黄颡鱼、鳝鳅、河蟹等名特品种,保持湖北特色淡水渔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潜江龙虾”成为全国小龙虾第一品牌。提升湖北“绿红黑白高香茶”内在品质,实施鄂茶效能倍增计划,力争湖北茶产业综合产值进入全国前三位。布局“三江三库”,打造以蜜桔、脐橙为主的知名“橘谷”,保持全国前三名。传承药圣之乡、神农故里等历史文化,挖掘蕲艾、茯苓等中药材发展潜力,建成“中国华中药库”。(三江三库:长江、汉江、清江和三峡水库、丹江口水库、富水水库。)

打造中部三产融合发展先行区

巩固拓展“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成果,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集聚发展、提升发展”,将武汉市打造成中部地区城乡融合综合发展示范区。实施农业全产业链带动战略,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十百千万”工程“,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以农旅结合为特点的休闲农业产值突破600亿元。把武汉市、襄阳市、宜昌市、荆门市等打造成农产品加工骨干区和三产融合发展先行区。(十百千万工程:即围绕10个优势农业产业,重点培育100家细分行业领军龙头企业、1000家成长型龙头企业、带动近1000万农户增收。)

打造全国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

围绕“农民要效益、市民要放心、环境要绿色”,推动江汉平原、咸宁、黄冈等沿长江流域畜禽粪污综合治理、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等,打造稻渔综合种养生态循环农业样板;推动鄂东北大别山区、鄂西北秦巴山区、鄂西南武陵山区、鄂东南幕阜山区四大生态屏障区加快构建现代绿色产业体系,打造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样板;推动大城市近郊综合整治,打造绿色“菜篮子”和都市绿色田园综合体样板。推动企业微循环、区域中循环、县域大循环,争创国家全域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

打造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引领区

以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洪山实验室等为骨干,聚合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华中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和高新技术企业等科研力量,在水稻和油菜育种、生猪品种改良、动植物重大疫病防控等方面,形成一批原创性成果;在粮油、果蔬等优质绿色高效种植和加工、淡水养殖尾水治理、农机高端装备制造、数字农业等领域,加快成果中试熟化;落实湖北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十条”,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把湖北打造成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引领区。

打造全国农业农村改革先导区

搭建好湖北农业农村改革“四梁八柱”,推广沙洋“按户集中、连片种植”成功经验,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推动土地依法有序流转,提高土地集约化经营水平,农村产权交易走在全国前列;在全国率先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清人分类”工作,全面激活农村集体资产,推动资产变资金、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加快建成全国农业农村改革先导区。

打造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试验区

开展产业促共富、建设促共富、帮扶促共富、改革促共富活动,实施乡村产业升级建设行动,以高能级产业筑牢共同富裕根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共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乡村从较低标准向更高水平迈进,将武汉市东西湖区、黄陂区和宜昌市夷陵区等打造成首批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试验区。

资料来源: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观研天下整理

       到2025年,全省农业产业强省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美丽乡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村集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农民收入跨过2万元大关,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武汉等大城市近郊以及大冶市、潜江市、仙桃市、宜都市等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十四五”湖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目标

要点

重点内容

农产品保供能力进一步增强

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500亿斤以上,稻谷、小麦等口粮绝对安全。落实稳产保供八条措施,生猪年出栏量稳定在4200万头左右,提高有效应对猪周期的能力。突破性发展高油酸油菜、油用花生、油茶等,油菜籽产量突破250万吨,为提高国家油料自给率作出更大贡献。突破性发展特色优势农业,淡水产品、茶叶、柑橘、食用菌、蔬菜、蜂蜜等特色农产品位居全国前列。积极发展中药农业等新业态。

农业产业强省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壮大10大优势农业产业集群、培育100家细分行业领军龙头企业、1000家成长型龙头企业、带动近1000万农户增收。农产品加工产值过300亿元的县(市、区)达到20个以上、过10亿元的镇达到100个以上,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实现突破性发展,产值超过1.85万亿元,跃居全国前五,与农业总产值之比由1.51提升到2.81,接近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全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达到20个。湖北制造农机装备业年产值突破120亿元。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

美丽乡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生活污水治理率超过40%。新建双车道及以上标准农村公路4万公里、所有行政村全部通动力电、5G网络基本实现乡镇镇区全覆盖、行政村5G通达率达到80%。到十四五末,在原有20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基础上,再建5000个乡村建设行动示范村,美丽乡村建设达到浙江千万工程现有水平。

农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成效

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巩固拓展,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共同富裕的城乡融合水平进一步提升。完成村级集体非经营性债务化解工作,基本消除集体收入“空壳村”,年经营收益过5万元的村比重达到85%以上,其中年经营收益过50万元的经济强村比重达到10%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000元,进入全国前列。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由2.2缩小到2.0左右,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12000元,与全省农村居民收入倍差由2.1缩小到1.9。农村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再提高1个百分点,达到12.5%。(空壳村:指集体经营性收入为零的行政村。)

资料来源: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观研天下整理

专栏1 “十四五”湖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主要指标
 
资料来源: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专栏2 三大主粮作物供给保障目标
 
资料来源: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专栏3 农业安全生产保障建设行动

 


资料来源: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专栏4 重要农产品生产力布局

 


资料来源: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专栏5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资料来源: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专栏6 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行动
 
 
资料来源: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专栏7 乡村产业升级建设行动
 
资料来源: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专栏8 农业科技创新引领行动
 
资料来源: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专栏9 乡村建设行动
 
资料来源: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TC)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肉牛行业:牛出栏量持续增长 但增速有所放缓 2024年进出口金额均下降

我国肉牛行业:牛出栏量持续增长 但增速有所放缓 2024年进出口金额均下降

从存栏量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牛存栏量持续增长,但截至2024年末,我国牛存栏量为10047万头,比上年末减少462万头,下降4.4%,结束连续5年的增长。

2025年04月02日
我国禽饲料行业产量连续两年增长 细分市场肉禽饲料产量占比逐年提升

我国禽饲料行业产量连续两年增长 细分市场肉禽饲料产量占比逐年提升

禽饲料主要可分为蛋禽饲料和肉禽饲料两种,从产量来看,2019年到2024年我国蛋禽饲料产量波动式增长,到2024年我国蛋禽饲料产量3236.1万吨,下降1.2%;而肉禽饲料自2021年之后产量持续增长,到2024年产量9754.2万吨,增长2.6%。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 行业资本市场逐年降温

我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 行业资本市场逐年降温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2024年,我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2024年中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超千亿元,达到约1050亿元,同比增长11.7%;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

2025年03月25日
我国宠物饲料行业产量持续增长 其中山东省、河北省为主要产区

我国宠物饲料行业产量持续增长 其中山东省、河北省为主要产区

而随着当前宠物数量的增多,对宠物饲料需求也越来越多。数据显示,2019年到2024年我国宠物饲料产量为增长趋势,到2024年我国宠物饲料产量为159.9万吨,同比增长9.3%。

2025年03月07日
2024年受下游生猪出栏影响我国猪饲料产量或下降 其中仔猪饲料下降幅度最大

2024年受下游生猪出栏影响我国猪饲料产量或下降 其中仔猪饲料下降幅度最大

从猪饲料产量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猪饲料产量不断增长,到2023年我国猪饲料产量为14975.2万吨,同比增长10.13%;2024年前三季度,猪饲料产量10229万吨,同比下 降6.8%。其中,仔猪饲料、母猪饲料、育肥猪饲料产量同比分别下降12.5%、7.7%、4.7%。

2025年01月22日
我国柑橘行业:园区面积、产值及产量持续增长 出口量方面有所下降

我国柑橘行业:园区面积、产值及产量持续增长 出口量方面有所下降

从产量来看,2018年到2023年我国柑橘产量从4138.14万吨增长到了6433.76万吨,连续六年产量稳定增长。

2025年01月16日
我国食用菌行业产值、产量及出口数量均为增长趋势 香菇、黑木耳、平菇合计占比超过63%

我国食用菌行业产值、产量及出口数量均为增长趋势 香菇、黑木耳、平菇合计占比超过63%

从各省市产量来看,在2023年我国共有四个省市食用菌产量超过300万吨,分别为河南省、福建省、黑龙江省、河北省;产量分别为630.09万吨、499.61万吨、390.09万吨、342.24万吨。

2025年01月09日
我国草莓行业种类面积、产量及进口量均为增长趋势

我国草莓行业种类面积、产量及进口量均为增长趋势

具体从各省市来看,在2022 年我国草莓种植面积前三的省市分别为江苏、山东、安徽;种植面积分别为30.98万亩、28.02万亩、21.44万亩;占比分别为14.00%、12.67%、9.69%。

2025年01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