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代鸡引种传导
不考虑祖代鸡强制换羽。祖代鸡产蛋期为 8个月,按照祖代到父母代的扩繁系数为 1:50,父母代到商品代的扩繁系数为 1:100 来测算,一套祖代鸡月均产父母代健雏 6.25 套,商品代健雏 625 羽。
我们可以根据每个月祖代鸡的引种量,来推导商品代雏鸡的供给。预测原理如下:祖代鸡苗从引种的那一刻开始的第 14 个月出来第一个孙子辈商品鸡苗,第 30 个月出来最后一个孙子辈商品鸡苗。因此,每个月的祖代白羽鸡引种都可以对应 14 到 30 个月后的商品肉鸡供给曲线。

考虑祖代鸡强制换羽。强制换羽周期一共 40 周,前 10 周停产,随后的 30 周共产父母代健雏 30 套,平均每月产 6 套,生产效率下降,总产量提升。
在 2015 年 11 月到 2017 年 3 月这个区间内,祖代鸡引种量下滑导致父母代鸡苗价格走高,祖代场强制换羽现象普遍。因此,我们叠加祖代鸡强制换羽的影响对上述的预测模型进行调整,得出商品代鸡苗供应量在 2015 年 11 月之后的下探将更为迅速,随后的供给反弹峰值推迟 6-7 个月的时间,大约在 2017 年 7-8 月达到供给反弹的高峰。


按照父母代到商品代的繁殖周期,父母代鸡苗孵化后的第 27 周产出第一羽商品代鸡苗,第 69 周产出最后一羽商品代鸡苗。因此,每个月新孵化出的父母代鸡苗都可以对应第 27 到 69 周后新增的商品代鸡苗的供给曲线。

不考虑强制换羽。父母代育肥期 24 周(168 天),产蛋期 42 周(294 天),种蛋孵化 3 周(21 天),按照一套父母代雏鸡全生命周期产 100 羽健雏来计算,我们取 2015 年第 26 周-2017 年第 25 周的父母代雏鸡销量来推导商品代雏鸡的供给,结果如下图所示。

2016 年以来,父母代鸡苗销量逐渐下滑,由 6500 万套/周下滑到 4500 万套/周,商品代鸡苗销量在经历过 2015 年底的断崖式下跌后快速回升到1100 万羽/周。
父母代鸡苗的销量走弱并未在商品代鸡苗上显现,目前商品代鸡苗产量仍处于相对高位,周期传导影响还未充足释放。


考虑父母代强制换羽
当父母代雏鸡价格过高时,基于成本端考虑,父母代场会强制换羽。本应被淘汰的父母代种鸡经过约 10 周停产期后再次进入在产状态,增加产蛋期
30 周。
首先算换羽的成本:换羽后延长 30 周(210 天)产蛋期,产健雏数约 50 羽,新增成本为产蛋期母鸡的饲料成本。假设产蛋母鸡每天吃 2 两饲料,约 0.3 元,每 4 天产一羽健雏,即每羽健雏的成本为 1.2 元。
再来算不换羽并外购父母代雏鸡的成本:按照一套父母代雏鸡全生命周期产 120 羽健雏来计算,育肥期 24 周(168 天)每天吃 1 两饲料,产蛋期 42 周(294 天)每天吃 2 两饲料,共需消耗饲料 30.24 公斤,按照 3 元/公斤的饲料成本来计算是 90.72 元,120 羽健雏每只摊下来的饲料成本是0.756 元。
以上两种方式的只均成本差异为 0.45 元,这个差异主要来源于父母代雏鸡的购买价格,即 0.45*120=54 元/套。当父母代雏鸡的价格高于 54 元/套时,一次换羽是划算的,当低于 54 元/套时是不划算的。如下图所示,父母代鸡苗价格高于 54 元/套的时点区间为 2016 年 39 周-2017 年 7 周,这个时间段内,父母代场倾向于强制换羽来降低成本。

由于父母代强制换羽的数据无法直接获取,且强制换羽集中在价格过高的区间当中,我们在原有父母代鸡苗向商品代鸡苗的传导预测模型上叠加父母代强制换羽的影响,对商品代鸡苗供应的高峰时点进行预测。
强制换羽全周期 40 周,先停产 10 周,随后产蛋 30 周。在 2016 年第 39 周-2017 年第 7 周这个区间,商品代鸡苗的供给减少(父母代强制换羽停产期),随后的 30 周区间内,强制换羽后的父母代种鸡开产后新增的商品代鸡苗供给不断释放,导致其供给高峰将推迟 30 周左右出现。此时鸡苗价格的快速下降将推动父母代场加速出清过剩产能,淘汰数量增加,在产父母代存栏量急速减少,由此商品代的供应也将出现快速的下滑。

2016 年 39 周-2017 年 7 周期间,由于父母代鸡苗价格过高,父母代场倾向于强制换羽来降低成本。因为强制换羽待产期的数量要计入后备存栏量,所以如果强制换羽数量激增的话,父母代在产存栏和后备存栏会有相应的变化。我们通过观测父母代存栏和后备存栏量的变化来测算强制换羽的数量,在价格高于 54 元/只的区间中,在产存栏数量和后备存栏数量并无显著变化。我们认为,实际存栏量中存在一部分的强制换羽数量,但是并没有对在产存栏和后备存栏数量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父母代强制换羽的量并不大。

祖代和父母代产能收缩向商品代的传导效应即将显现。2013 年国内祖代鸡引种见顶后快速下降,2017 上半年引种量仅为 19.37 万套,预计全年引种量在 40-50 万套,只有行业公认的均衡水平——80-100 万套的一半。祖代引种的断崖式下跌,对父母代存栏量产生直接影响,然而 2016 年全行业的强制换羽导致这一产能传导路径被打破,人为推迟了产能的出清。通过对父母代强制换羽行为的研究,我们认为在父母代鸡苗价格超过 54 元/套时,强制换羽是可行的。由此测算商品代鸡苗供应量的峰值将出现在 2017 年 7、8 月份,随后商品代鸡苗数量将快速下滑,祖代鸡引种不足导致的供给缺口即将显现。
超长景气周期,即将触底启动。2017 年二季度的父母代、商品代鸡苗均价分别低于 10 元/套和 1 元/羽,均处于历史低位;与此同时,祖代鸡存栏量同样处于历史低位,仅有 112 万套,父母代存栏量也开始快速下跌,行业见底迹象明显。随着下游消费端的复苏,供给不足将带来价格的巨大弹性,处于低位的鸡肉和鸡苗价格有望快速回升。由于祖代鸡引种量多年持续下滑以及祖代向商品代传导周期较长等原因,供给不足的局面将长期存在,我国的白羽肉鸡产业有望迎来超长景气周期。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