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马铃薯俗称土豆,是继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马铃薯主要生产国有中国、俄罗斯、印度、乌克兰、美国等,其中,中国是世界上马铃薯总产量最多的国家,种植历史已有400多年,目前种植面积稳定在8000多万亩。马铃薯是一种适应性非常广的作物,全国各地均有种植[1-2],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北、西北等地区,但受市场需求和国内民众消费习惯等影响,我国马铃薯生产消费总体呈现出增长速度不快、生产水平不高、发展参差不齐等特点。
马铃薯俗称土豆,是继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马铃薯主要生产国有中国、俄罗斯、印度、乌克兰、美国等,其中,中国是世界上马铃薯总产量最多的国家,种植历史已有400多年,目前种植面积稳定在8000多万亩。马铃薯是一种适应性非常广的作物,全国各地均有种植[1-2],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北、西北等地区,但受市场需求和国内民众消费习惯等影响,我国马铃薯生产消费总体呈现出增长速度不快、生产水平不高、发展参差不齐等特点。
马铃薯营养成分齐全且容易被人体吸收,在法国马铃薯被称为“地下苹果”,在欧、美等国家,因其消耗量与面包相当,因而又有“第二面包”的美称[2-3]。日常食用的是地下块茎,既是蔬菜又是主食,营养丰富,是人们非常喜欢的食物。2015年1月我国启动了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加快把马铃薯加工成日常食用的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的进程,马铃薯将作为我国水稻、小麦、玉米等三大主粮的补充,逐渐成为第四大主粮作物[4]。
1 马铃薯的营养成分及食用保健价值
马铃薯块茎中富含淀粉(含量约为12%~22%),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矿物质盐类和维生素等,其含量均显著高于水稻、小麦和玉米,特别是含有禾谷类粮食中所没有的胡萝卜素和抗坏血酸等。它比大米、面粉具有更多的优点,能供给人体大量的热能,能满足人体全部营养需求的95%,可称为“十全十美的食物”。马铃薯蛋白质品质相当于鸡蛋的蛋白质,容易消化、吸收,优于其他作物的蛋白质。
马铃薯低糖低脂,不仅有利于人们控制体重,还适合糖尿病人食用。马铃薯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马铃薯是非常好的高钾低钠食品,所含的钾能帮助人体内的钠排出体外,有利于高血压和肾炎患者的康复,也适合水肿型肥胖者食用,加上其钾含量丰富,几乎是蔬菜中最高的,所以还具有瘦腿的功效。马铃薯属于碱性食品,符合当前我国居民膳食多元、饮食健康的追求。
2 马铃薯作为主粮的优势
营养价值高 马铃薯蛋白质含量高,且蛋白质中含有18种氨基酸,包括人体不能合成的各种必需氨基酸;马铃薯是所有粮食作物中维生素含量最全的,含量相当于胡萝卜的2倍,B族维生素是苹果的4倍,各种矿物质是苹果的几倍至几十倍不等;每100g马铃薯含钾高达300mg,是20多种经常食用的蔬菜水果中含钾最多的。耐储存性好马铃薯比水稻、小麦、玉米更耐贮存,马铃薯全粉可以贮存15~20年而不变质。饱腹感较强 马铃薯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其含量与苹果一样多,因此胃肠对土豆的吸收较慢,食用土豆后,停留在肠道中的时间比米饭长的多,所以更具有饱腹感,十分顶饥耐饿。
3 推进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意义及市场潜力
推进马铃薯成为我国主粮产品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据农业部估算,到2020年我国粮食需求增量将达到500亿kg以上,但受耕地资源的约束和种植效益的影响,水稻、小麦、玉米等口粮品种继续增产的空间变小、难度加大。马铃薯单位面积产量高,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耐旱、耐寒、耐瘠薄,生长期短,种植起来更为容易,属于“省水、省肥、省药、省劲儿”的“四省”作物[2],可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更多保障。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利于改善居民膳食结构,满足人们增强健康体质的愿望;利于挖掘粮食生产潜力,开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新途径;利于缓解资源环境的压力,实现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健康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马铃薯作为一种健康主食,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4 推进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具体措施
4.1 政策引导 需要国家在补贴等方面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对马铃薯品种选育、高产栽培技术、生产种植、加工工艺、营养评估等多个环节的科研立项倾斜力度,不断加强科研投入,使之能够集中力量攻关,尽快研发生产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主粮化产品,更好地推进马铃薯的主粮化进程,丰富居民的餐桌、保障人们健康。
4.2 做好马铃薯品种选育工作 广泛搜集和利用马铃薯种质资源材料,通过分子育种、远缘杂交、太空育种和环境胁迫育种等育种手段创新种质资源,并以之培育多用途、多类型的新品种,以满足马铃薯种植户、加工企业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筛选和培育更适合加工成主粮的马铃薯专用品种。
马铃薯资源材料的征集和利用 种质资源是进行马铃薯育种的重要材料[5]。近年来,世界各国越来越认识到种质资源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6],并努力组织征集和利用各类外来种质资源[7]。所以,要广泛搜集、引进世界各地的主推品种、特色品种、土家种等种质资源,并进行整理、评价鉴定等工作,为马铃薯的育种工作打好基础。在此过程中,各育种单位(包括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种子企业等)应本着双赢的目的,较好地实现优异种质资源材料的无偿或有偿发放和交换,以期达到资源材料高效利用的目的,利于整个马铃薯育种行业的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
自主创新出新的资源材料这一点是最费时间和精力的一环,也是最难、周期最长、含金量最高的一环,对科研工作者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一旦自主创新出一个优良的资源材料,大品种出圃只是时间问题。
4.3 加强马铃薯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实现良种良法配套 根据品种特性、各生态区(种植地区)的气候条件、种植户的种植习惯、土壤地力等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研究集成与之相适应的马铃薯先进实用栽培技术,使马铃薯栽培技术不断完善。
4.4 加强推广工作 各推广部门、种子企业等应进一步探索农业科技推广新途径,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瓶颈。将最新的优良品种和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及时推广到马铃薯种植户手中。采用现场授课、开现场观摩会等形式,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新闻载体,让马铃薯种植户种上最新的品种,掌握实用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4.5 加强马铃薯综合加工、深加工技术方面的研究 加强主食产品配方、加工工艺和专用装备上的研究,开发适合中国人饮食习惯的马铃薯主食产品,真正让马铃薯成为百姓餐桌上的主食。延伸马铃薯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相关分析报告:中国马铃薯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五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