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产品总产量占世界的以上,目前己形成一大批包括鱼糜制品加工、干制品加工、冷冻制品加工和保鲜水产品加工在内的现代化水产品加工企业。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如水体污染导致的鲜活水产品重金属污染、在鱼病防治过程中自目使用药物,这些都会造成水产品中药物残留过高。因此必须认真研究,并采取有效的对策,促进我国水产品加工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污染来源我国水产品行业污染来源主要包括生物污染、化学污染和物理污染,具体如下:
(1)细菌性污染
水产品是多种腐败微生物和致病微生物生长的良好基质,受到污染的水产品易引起多种细菌性食物中毒;而加工过程染菌并在杀菌过程中没有杀净,导致菌落超标;无论是来自淡水还是海水的水产品,均可能感染沙门氏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肠埃希氏菌等细菌或其他病原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很难在杀菌过程杀死。
(2)寄生虫污染
己知鱼体和贝类中有50多种寄生虫会引起人类疾病,有些会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常见的有阔节裂头绦虫、猫后塞吸虫、异形吸虫、卫氏并殖吸虫、有棘颖日线虫、无饰线虫和华枝塞吸虫等,其中最常见的是华枝塞吸虫(肝吸虫)。
(3)病毒性污染
A型肝炎病毒、诺沃克病毒是两种易感染水生生物的病毒,病毒进入水生生物体内,可以存活数月,进而感染食用者。
2.化学污染
(1)生物毒素污染
化学污染是指以通过环境蓄积、生物蓄积、生物转化或化学反应等方式损害健康,或者接触对人体具有严重危害和具有潜在危险的化学品而造成的污染。
在通常环境中,正常生理状态生长的生物具有的毒素就是生物毒素。生物毒素有生物自然合成的,也有通过饵料转移、蓄积于食用鱼及贝类中的。常见的有河豚鱼毒素和海洋藻类毒索。
生物胺主要指组胺,鲤鱼、鳃鱼、金枪鱼等红色肉鱼类的天然组氨酸含量高,在鱼死后,鱼体内组氨酸经细菌脱竣作用而生成大量组胺。
(2)水产养殖药物
渔药根据用途可分为抗微生物药、消毒杀菌药、环境改良药、抗寄生虫药、激素等。渔药残留是指在水生动、植物养殖过程中,为防病、治病而使用,在生物体内产生积累或代谢小完全的渔药和其代谢产物。目前国际上比较重视的残留药物有抗生素类、磺胺类、吠喃类、哇咯酮类等。
渔药的滥用破坏了生态平衡,同时加强了水生动、植物的耐药性,进一步加剧水生动植物病害。药物在水生动、植物体内积聚,残留量增大,直接威肋、消费者身体健康。
(3)农药
农药品种很多,按用途分类有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鼠剂等,其中对水产品产生危害的主要是有机氯农药。水产品中的农药残留一部分来自于受污染的养殖水域,一部分是人为喷洒杀虫剂,用于驱虫,防比蚊蝇。水生生物易通过食物链在体内富集农药,人处于食物链的末端,经过食物链的层层传递最终进入人体。
(4)金属污染物
有害金属污染源主要来自冶金、冶炼、电镀和化学工业排出的“三废”。金属元素一旦对环境造成污染或在体内富集,则很难被排出或被降解。水生生物体中蓄积的蝠、铅、永及其化合物,尤其是甲基永,对人体主要脏器、神经、循环等系统均造成危害。
(5)食品添加剂
GB2760-201 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水产制品在生产过程中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和最大使用限量等。在水产制品生产过程中易出现超量或超范围使用防腐剂、甜味剂、色素、抗氧化剂等食品添加剂的现象。
3.物理污染
产品中掺杂有金属、玻璃、泥沙等外来杂质。
二、生产过程安全风险
水产制品的原辅料、添加剂、包装材料等的使用,生产场所、工艺技术、设备设施、人员素质、管理制度和产品检验水平、运输及贮藏过程等方面都可能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导致最终产品出现质量安全问题。
①水产加工品原料的鲜度无法得小到保证;②水产加工品原料存在渔药残留问题;③水产加工品原料存在环境污染问题。
2.辅料质量问题
①车甫料质量小合格,如品质指标小达标,污染物、添加剂等指标小合洛②使用的辅料超过保质期。食品添加剂使用问题
一 些生产企业存在管理制度松散、对标准理解小透彻、贪图利益等问题,致使企业在食品添加剂使用方面仍然会出现违规使用和超量使用的现象。
3.包装材料质量问题
①选用保护性能指标小达标的劣质包装材料,如强度、韧性、氧气透过量等某一或多个指标小达标,造成包装破损,无法起到保护产品的作用;②使用卫生指标小合格的包装材料,易污染水产品,引入外来细菌或污染物;③使用小恰当的包装材料,小利于运输或存储。如带汤汁的水产品,没有选用玻璃或金属材料,冷冻水产品没有选用专门的冷冻用的浅盘和包装袋等。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