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草莓行业竞争态势及十三五发展定位分析报告》
2.3 机遇
随着消费者农产品安全意识和对农产品品质需求不断提升,加上市场导向的种植风险,对四川省草莓产业的发展提出了高要求、新目标,但这同时也是四川省草莓产业转型的新起点、好机遇。
2.3.1 草莓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好评 草莓营养丰富,口感糖酸,是孕妇补酸、补铁佳品,富含维生素C和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含量约为等量西瓜、葡萄或苹果的10倍,有“水果皇后”之誉。
草莓具有润肺、健脾、补血、益气的功效,是较好的滋补佳品。
草莓同时具有药食两用价值,已得到公众认可,市场前景非常好。
2.3.2 草莓产量高,经济效益好 在塑料大棚栽培条件下,667m2产量1 500~2 000kg,收入15 000~20 000元;667m2种植成本6 000~7 000元,包括种苗费、肥料农药费、用工劳务费、设施费、土地租金、农膜费等。667m2净利润高达10 000元左右,经济效益好。
同时,四川草莓主产区依托草莓优势面向各大消费群体举办草莓节,把农业资源转变为旅游资源,再把旅游资源转变为农民增收的经济资源,吸引国内外游客,带动当地经济。2007年12月,以“现代草莓产业发展新趋势”为主题的中国第二届草莓文化节双流区举行,全国各地的专家、草莓基地负责人、协会负责人和营销代表等纷纷前来分享经验与推介商品,吸纳游客30万人,带动当地农民人均增收100元以上。
2.3.3 销售季节正值冬春季节,市场前景广阔 草莓作为一种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糖酸度适中的水果有着很好的群众基础和市场前景,是冬春季节养生水果的首选。
以双流冬草莓为代表,鲜果上市期正逢元旦、春节假日,销量好,价格高,草莓市场比较稳定。
四川草莓根据鲜果采摘上市时间段的差异,销售市场呈显出两大特征:春节前,因其首批果实大、风味佳、数量少,市场以佳节送礼、供应超市为主,此时期草莓价格高,价格在30~60元•kg-1。
且因季节正值冬季,各种新鲜水果种类少,鲜食草莓很受消费者的欢迎,市场前景大好;春节后,气温回升,草莓品质有所下降,但产量明显增加,此时期草莓市场以休闲采摘、水果店贩销、菜场零售和路边销售为主,大范围内价格差异明显。
初春气温回升,许多家庭利用周末时间选择短途出游,成都及周边区县、自贡、西昌等地利用其地理位置和环境优势,通过农家乐、观光采摘游等休闲采摘形式接纳家庭游客到草莓地进行采摘消费,开拓了更多的消费市场,社会性消费的大幅增长使得草莓市场依旧稳健。
2.4 威胁
2.4.1 食品安全问题 草莓作为一种鲜食水果,无法去皮且清洗困难,由于果肉直接接触环境,存在很大的食品安全隐患,包括是否有农残和非法使用部分激素的问题。
目前四川省草莓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方面与国外草莓生产大国还存在很大差距,土传病害绿色防治技术成果鲜见,“农残”这一食品安全问题对四川省草莓产业发展存在很大制约。
通过对全省草莓生产区实际调查,目前只有双流区几个乡镇针对出口的冬草莓严格做到了“农残”的控制,整个草莓生产过程全部使用“生态农药”。
据了解,双流在全区5个镇建立了数10个种植基地,对草莓都实施“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业务模式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种植。
基地实行一个基地一个编码一套档案身份证管理制度,率先在业内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追溯体系,对生产基地、包装加工、物流配送等各环节实行严格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实现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踪、储运信息可查询,专门成立有质量管理部门,下设的质检人员具有“一票否决权”,产品只有得到质检人员的签名盖章才能出口。
为了打开草莓国际市场,双流区做到了对产品品质严格把关,进行标准化种植,控制了“农残”,树立和维护了出口品牌的信誉。
然而,国内消费者的权益也应当得到保护,使国内广大草莓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是四川省草莓专家、基地负责人、种植户的目标与责任。
总之,没有农业的标准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食品安全保障,我们需要制定相关机制与行业标准来规范草莓生产,保障草莓品质安全,推动草莓产业的健康发展。
2.4.2 全国各省份间竞争激烈 目前,全国各地草莓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其中山东省无论在栽培技术研究、新品种选育和引进方面,还是种植、加工和出口方面都为国内同行前列。
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四川省草莓产业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所处的境况,一从种植规模看,规模最大的是山东,其次是吉林、安徽和河北,四川排名靠后。
二从出口情况看,出口最大的是山东,占近年来外贸出口的70%~80%,其次是吉林和河北。
三从研发投入和研发能力方面看,河北保定最早成立草莓研究所,也曾是中国最大的草莓种植基地。
吉林丹东市、东港市分别成立了民间草莓研究所,他们重点开展了对草莓苗脱毒复壮的研究,为此专门建立了草莓种苗基地。
该基地在引种、试种、推广和自主培育新品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开始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
江苏南京林果所拨专项基金并建立试验基地,开展了对“章姬”“红颊”“佐贺清香”等品种种植规律和繁育工作的研究,2008年作为中国唯一的草莓科研成果参加西班牙国际草莓大会。
安徽长丰的草莓品种与双流区类似,组建了脱毒草莓技术公司,建立了草莓试管苗、原种苗、生产苗三级繁育基地,实现了草莓种苗繁育标准化。
以上可以看出,四川省草莓虽然因“双流冬草莓”优势而成为后起之秀,但其他省份具有的诸多优势对四川省已构成了巨大威胁,如何扩大市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成为四川草莓产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2.4.3 政府政策支持体系不健全 四川省绝大部分地区草莓生产以家庭为单位,草莓生产多处于农户小规模自主投资、自主发展状态。
而四川省农业政策倾向于规模化发展的企业与基地,对农户小规模发展支持政策少之又少,财政扶持力度也非常有限,在农户自主投资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四川省草莓生产过程存在因农户为节约种植成本而影响产业健康发展的风险。
另一方面,因草莓生产过程需要精细管理,劳动力需求大,一般一家农户2~3个劳动力最多只能管理0.2~0.3hm2草莓地,同样因为资金有限的问题,如无资金雇工、无资金租地,草莓生产规模始终难以扩大发展,势必导致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3 四川省草莓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3.1 因地制宜地筛选主栽品种,大力推进退化品种更替工作
不同的品种、种植技术以及土壤类型对草莓生产影响很大。
四川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差异明显,如果不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草莓品种,某区的优势品种到另一个地方往往表现不出优势,甚至出现品质下跌、产量下降的现象。
因此,要结合不同栽培模式,因地制宜地筛选主栽品种进行推广,逐步取代种植中优良性状退化的老品种,更好地促进当地草莓产业的发展。
3.2 增强农产品安全意识,大力推广草莓绿色、无公害栽培技术
目前,四川省草莓产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但其农产品安全意识与科技水平整体不高。
四川省草莓在栽培过程中,由于栽培管理措施不当,导致大量草莓受到过量化肥、农残的污染,虽然增产了,但因其果品品质下降、口味变差等问题,并没有真正实现增效。
针对这一“重产量,轻质量”问题,要重点强调农产品安全意识,加大草莓绿色、无公害栽培技术的推广,提高草莓栽培管理过程中的科技含量,走“科学,安全,绿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3.3 依靠科技,大力推广标准化草莓栽培管理生产技术
目前,四川省草莓产业必须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保障草莓食品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经职能部门、草莓协会、行业专家、种植大户等有关方面一致努力,制定和实施四川省草莓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走“标准化”草莓生产道路。
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草莓科研部门的财政投入,保证草莓相关科学技术研究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并投入专项资金建立新品种、新技术生产示范基地。
广大草莓科技工作者在进行技术研究时,既要强调技术研究的综合性和基础性,又要注重技术的实用性和地方特色性;另一方面,相关职能部门与农技推广中心要根据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草莓生产的要求,引进科技公司在地方上进行优良品种+标准化栽培技术示范,对产地环境、生产方式及产品的安全标准进行严格规定,结合栽培理论和多年种植经验,总结提升出标准化的草莓栽培生产技术规程,并保持更新。
总之,在草莓生产过程中,对肥料、农药的使用进行严格的控制,采用规范化的栽培技术;对于草莓采后的分级、包装上,要对草莓果品及加工产品的安全、外观、品质、风味进行统一的等级评价,做到真正的栽培、管理全程“标准化”。
3.4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快速推动设施草莓健康发展
2012年我国设施农业面积已占世界总面积85%以上,其中95%以上是利用聚烯烃温室大棚膜覆盖,发展设施农业是解决我国人多地少制约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最有效技术工程。
在四川省内,除了小部分零星种植是传统的露地种植模式外,不管是草莓基地的大规模种植,还是草莓种植户的小规模经营种植,均采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以及简易小拱棚等促成、半促成设施栽培模式,进行设施栽培的草莓产量约是露天种植的3~5倍。
为了解决设施草莓发展中的资金问题,推动设施草莓健康快速发展,首先需要制定和完善草莓有机、绿色农业设施化扶持政策,鼓励群众实施有机设施化草莓栽培,不仅要对规模发展设施农业的农户进行资金和技术支持,对农民小规模的大棚草莓种植也要实施一次性资金补助,充分调动地方农民发展设施草莓的积极性;其次,为了延长设施草莓产业链,对于有意进行草莓加工又缺乏资金的企业,当地银行要加强信贷力度,而对于当地草莓加工龙头企业,政府要进行扶持资金和税收优惠。
3.5 加快土地流转进程,推进草莓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发展在四川地区,土地细碎化,难以成片。
一方面是由其本身地形地貌决定的,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土地以家庭为单位,实施家庭责任承包制,原本不成规模的土地资源再次被分割打散。
四川外出务工人员多,农业生产主要依赖妇女和老年人,多为粗放经营,土地产出效益低,发展现代农业更是无从谈起。
据了解,近几年内四川省各州、市积极落实中央有关土地流转政策,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上,鼓励农民通过转包、租赁、互换和代耕等方式流转土地,解决承包地块细碎化问题,形成产业,增加规模化效益。
推进草莓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发展,需要探索出新的工作方法与思路,加快土地流转进程:一是鼓励和引导农民采取互利互换方式,将土地流转到劳动力、资金充足的家庭,实行农地适当集中连片耕作,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不断增加规模效益;二是鼓励支持农民家庭承包的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等农民为主的经营主体流转,发展家庭经济、合作经济,不断增加农民收益;三是鼓励乡镇在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的前提下,探索打破村域界限,联村开展土地经营,实现地区经济规模化、产业化。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