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草莓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草莓(Fragria ananassa Duch.)属蔷薇科草莓属植物,因其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好、栽培周期短、资金回笼快等优势,在四川省已广泛种植,并且形成了成都双流区、凉山州(西昌市、德昌市)两大草莓生产区。
四川省草莓产业较为成熟,双流冬草莓栽培面积和产量全国第一,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和较为深厚的群众基础;凉山州因得天独厚的立地条件非常适合草莓产业发展,而且当地也有近20年的草莓种植历史,草莓产业被列入当地政府发展农业的重要产业之一,并计划着力打造“大凉山”品牌。
目前四川草莓产业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种苗质量不高、脱毒苗使用率低、缺乏标准化的安全栽培技术,这些问题成为制约该省草莓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为了进一步推动四川省草莓产业健康发展,促进产业升级,该研究在调查、了解全省草莓种植现状、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四川省草莓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风险;最后,就四川省草莓产业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发展对策与建议,这对推动四川省草莓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四川省草莓产业发展概况
四川省草莓栽培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规模化种植始于双流区。
四川草莓种植初期,以“一家一户,自产自销”的生产模式为主,种植面积小而散,种植水平落后。
经过30多年的发展,草莓规模化栽培发展迅速,但零星种植面积仍然存在不少,故该省草莓种植面积较难准确统计,种植水平也参差不齐。
由表1可知,四川省草莓种植面积约4 000hm2,而双流区常年种植面积就稳定在3 333hm2左右,占该省草莓种植总面积80%以上,是全国最大的冬草莓生产基地,拥有从事草莓种植与营销的专业合作社和企业26家,年产量达8万t,年产值超过4亿元,全国排名第三,被誉为“中国冬草莓之乡”。
在中国草莓协会和国内外草莓专家的帮助指导下,“双流冬草莓”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得到不断提升,2005年被评为全国冬草莓标准化示范区、无公害草莓基地,2006年荣获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2007年中国第二届草莓文化节在双流圆满举行,2010年“双流冬草莓”品牌价值进入全国农产品百强之列。
四川双流区及成都周边地区草莓品种主要有“丰香”“春香”“宝交”“红颜”“章姬”“甜查理”等,凉山州地区主要有“鬼怒甘”“甜查理”“宝交早生”“甜莎丽”“丰香”“红颜”“芳香”“金莓”等;除了农户为满足自家食用而在屋前房后的零星种植是传统的露地种植模式外,不管是草莓基地的大规模种植,还是草莓种植户的小规模经营种植,均采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以及简易小拱棚等促成、半促成设施栽培模式;普遍使用的增产增质技术主要有棚内人工放养蜜蜂、水肥一体化、土壤消毒、疏花疏果等。
近年来,四川省草莓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双流冬草莓”知名度不断提升,主产区依托草莓优势,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草莓产业已然成为主产区代动经济、吸纳劳动力的一大支柱产业。
但是,随着四川草莓种植年限的延长、规模的扩大,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品种、种苗、标准化栽培、市场体系、采后加工等方面的问题。
2 四川省草莓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2.1 优势
2.1.1 区域优势 四川省简称为“川”“蜀”,辖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幅员面积48.6万km2,省府成都,位于我国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东经97°21′~108°31′、北纬26°03′~34°19′,而北纬40°左右是草莓栽培最佳区域。
四川省是我国西南、西北、华中三大区域的连接部位,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沟通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交通枢纽,既属于我国“西南、华南部分省区经济区”,又是“长江三角洲及沿海地区经济带”的一部分,成为该两大经济区(带)的结合部。
这种独特的区位,产出的农产品可向内输往西、北部省区,更可快捷地运向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
特别是省府成都更具有十分便利的交通系统,“冬草莓之乡”双流基地的鲜果可通过双流国际机场1~3h内即运至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国外,在降低运输成本的同时可保证果品新鲜。
同时,四川省草莓第二大主产区-凉山州,旅游资源丰富,因所处区域位置冬暖夏凉,每年吸引大量游客,草莓可实现区内自销,带动当地经济。
2.1.2 自然环境条件优势 农作物生产受周围自然环境,特别是水、温、光、土的制约与影响较大,农业产业发展必须遵循生态适宜性。
成都平原地区和凉山州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四季分明。
四川省草莓约80%分布种植于成都双流区,其余部分也以成都为中心,主要辐射成都平原城市群和凉山州。
成都平原地区土壤以石灰性紫色砂页岩发育而成的紫色土为主,大部分为酸性和中性紫色土。
酸性紫色土有机质、全氮含量高,磷、钾含量稍低;中性紫色土土层虽浅,有机质含量低,但富含磷、钾和矿物质,二者稍加改良,非常适合草莓生长。
成都平原四周环山,具有优越的小气候特征,年均气温15.2~16.6℃,年均降水量873~1 265mm,无霜期大于280d,年日照时数826~1 203h,具有冬暖夏热的特点。
秋冬季节气温相对低,但大棚栽培+草莓覆膜可满足草莓正常生长发育温度,加之充足的光照时数,栽培的草莓花芽分化良好,产量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也较高。
凉山州地貌复杂多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5 958m,最低海拔305m,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区内最高积温6 979℃,最低积温4 086℃,年均气温14~17℃,年降雨量1 000~1 100mm,无霜期230~306d,干湿分明,秋冬季日照充足,少雨干暖,春夏季雨多湿凉。
对于草莓栽种而言,该区因冬季日照条件好、气温高,草莓各物候期较成都地区提前,果实外形也更佳,昼夜温差特别有利于草莓积累糖分,使果实口感好,该区将是四川省以后着力发展特色、早熟草莓的优势区域。
两大主产区也为草莓发展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产业创造了优越的自然环境基础。
2.1.3 国际交流与合作优势 1989年,在四川省相关农业部门和日本著名草莓专家宫本重信的帮助和指导下,双流区从日本引进了早熟草莓品种“丰香”,以及相应的草莓栽培管理技术。
近年来,省内政府、各大科研院所与中国草莓协会不断引进国外优良草莓品种与栽培技术,为加速种苗繁育方式与技术改良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中国科技交流中心花甲项目、四川省外国专家局引智项目的支持下,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多次邀请日本草莓专家宫本重信先生来川进行草莓技术交流合作。
在成都市双流区、凉山州德昌县等地开展了优质草莓种苗繁育技术、四川冬草莓设施栽培标准化技术、四川草莓常见病害防治技术、优质草莓高效栽培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交流和技术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专家自2002年起先后从意大利引进13个草莓品种,目前4个品种在攀枝花、成都市龙泉驿和双流表现良好。
“双流冬草莓”多次到国外参加国际农博会与草莓峰会,并签订了草莓供货订单与合作项目。
四川省不断地进行草莓国际交流与合作,对草莓产业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另外,川内草莓交易方式受欧洲草莓生产大国的影响,也开始从传统的现货交易转向电子拍卖、长期合约交易等新型交易方式转变。
2.1.4 品牌优势 四川草莓形成了成都双流区,凉山州西昌市、德昌市为首的特色草莓生产区,种植集中、设施配套服务完善,组织化程度高,品牌销售已基本做强,“双流冬草莓”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2011年经中国农产品品牌价值评估课题组专家评估,品牌价值达近7亿元人民币,已成为双流区农民增收致富永不褪色的“红珍珠”“金草莓”。
从2011年开始,欧盟对农产品质量控制更加严格,但“双流冬草莓”在参加了法国巴黎的农博会后,仍和家乐福签下了1 000t、价值1.6亿元的草莓供货订单,足以说明国外消费市场对双流农产品品牌的信任。
当前四川草莓产业主体市场意识逐渐增强,品牌化运作意识也不断提升,这必然会提升产品的盈利空间。
2.2 劣势
2.2.1 生产管理水平不高 草莓生产能力建设需要着力抓好产前、产中、产后指导和管理。
四川草莓生产管理水平普遍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产前种植户缺乏相关业务指导与培训,不能科学种植和管理草莓生产。
目前,四川省部分科研院所通过研究、交流和学习不断更新掌握相关草莓技术资源,部分地方农业部门、农技推广中心也在技术示范过程中积累了相当多的草莓生产管理技术,但草莓种植合作社和种植专业户等技术实际操作者能接触到的技术资源很少,生产过程缺乏科学性,其最主要原因是针对合作社成员和生产大户,根据草莓生产季节、关键环节开展的培训和信息服务次数少、实效低。
二是产中草莓栽培需投入的物质来源复杂、质量参差不齐,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
如草莓种苗,因缺乏专门的种苗供应地,农户自繁或在部分基地购买的种苗无法保证其不携带病毒;而投入的农药、肥料等必需品,因农资市场大而杂,更无法确保其安全性。
三是产后市场销售环节缺乏有效引导。
现在四川除双流地区部分采摘基地有严格的产品分级制度外,其它生产大户、销售商的草莓一般混级销售,体现不了优质优价的优势。
另外,草莓生产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草莓栽种到收获整个期间都需要劳动力,时间长、数量大,但四川农村地区日益面临用工难、工人老龄化问题,在土地集约化、操作机械化程度低的今天,这必然制约四川省草莓产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2.2.2 引进品种不稳定,鲜有优良自育品种 四川种植的草莓品种基本都是从国外引进的,鲜有省内选育的品种,即使是已经培育出的新品种,在生产上也没有进行实际栽培。
引进品种在四川区域种植条件下,存在明显的缺点:由于“丰香”在四川的栽培历史已长达30多年,原有的一些优良性状退化严重,怕低温,且其易感白粉病的缺点也未能克服;“红颜”抗病性差,易受红蜘蛛侵害,产量不稳定。
主栽品种(“丰香”“红颜”“章姬”)表现不理想,这极大地制约了四川省草莓产业的发展,但目前省内品种选育科研势力相对不强,国家给予的资金支持力度不大。
因此,国外引种与省内育种相结合,不断推出优质抗病品种,加速品种更新换代,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2.2.3 脱毒种苗推广难,种苗质量差 四川省草莓产业发展面积较大,具 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和市场前景,但是草莓种植成功的关键在于种苗的质量。
国外包括日本在草莓生产中都强制要求使用脱毒种苗,不带病菌的健康种苗将极大的减少生产中的管理成本和农药使用量,是生产安全草莓产品的首要保证。
目前,四川地区草莓种苗问题突出体现在2个方面:一方面,因草莓脱毒苗具有不带病毒、苗壮、长势好、适应性强等优势,近年来四川省在双流等地大力推广使用脱毒种苗。
但目前川内尚无政府或农业部门支持下的专业化苗圃基地,脱毒苗来源主要是一些组培公司和盈利性种苗繁育基地,受技术和本身的盈利目的影响,脱毒苗市场价格高,其只在少数规模化草莓生产园使用,并且出现了首次栽种选择购买脱毒苗,第2年又选择自繁留种的情况,脱毒苗应用推广难度高;另一方面,受脱毒种苗高成本、小规模种植,以及传统小农经济意识的影响,四川大部分地区仍然以个体自家育苗为主,农户当年挑选株型好的草莓匍匐茎留种,种在离草莓生产棚不远的空地上,经过长时间练苗后下一年种植,这种种苗质量差,携带病毒多,幼苗瘦弱,很容易引发土传病害,轻者草莓产量低、品质差影响农户种植积极性,重者种苗移苗后大批死亡,给农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建议四川省着力做好草莓产业中脱毒种苗生产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力度,加大脱毒种苗使用的宣传推广和资金扶持力度。
2.2.4 草莓深加工企业少,深加工产业链实力弱 成熟的草莓皮薄多汁,不易保存和运输。
草莓还存在集中成熟、收获期短的特点,栽种草莓存在需要在短时间内售罄的压力,如来不及销售,会因草莓腐烂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目前四川省种植生产的草莓,90%以上以鲜果形式直接进入市场进行销售,少数草莓采取冷藏保鲜、速冻技术延长鲜果销售时间,或经过初加工做成草莓汁、草莓酱、草莓蛋糕、草莓酸奶等。
川内只有几家草莓深加工生产企业将草莓做成草莓酒、草莓醋、草莓罐头、草莓果脯果干等产品。
但这些加工企业也存在加工规模小、加工设备不齐全以及加工技术落后的问题,企业盈利空间小,深加工产业链实力弱,产品附加值低,不利于草莓市场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影响四川草莓产业可持续发展。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