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是人类最重要的能量来源,也是大量化工产品的主要原材料。石油价格的波动对能源市场、工业生产甚至国际政治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从农业食品的角度观察,我们发现石油价格与农产品价格也存在相关性。尤其是 2000 年之后,二者的关联度显著提升。每一次石油价格的上涨或下跌,几乎都伴随着全球食品价格的同步变化。

我们认为,导致这一现象的核心原因在于生物质燃料使用的逐步增加。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乙醇、生物柴油等生物质燃料在 2000 年之后开始被大量使用。根据 USDA 数据,我们估计 2016 年全球大约有 20%的玉米(剔除中国)、30%的甘蔗被用于燃料乙醇的生产,大约 5%的大豆被用于生物柴油的制造。原油价格的增长推动生物质燃料价格上行,加工企业利润提升,间接拉动了对上游农产品的需求,进而抬高农产品价格。此外,部分石油炼化产品也是化肥和农药的重要原材料,原油价格对农业生产成本也会造成一定影响。
从农业食品产业链看,玉米、大豆是畜禽生长最主要的能量和蛋白物质来源,二者价格的上涨将推动养殖成本抬升,进而在中长期推高肉制品价格。大豆价格的上涨对油脂产品也会造成冲击,而甘蔗制乙醇比例的变化,与食糖价格息息相关。所以,回顾过去近 20 年的数据,我们认为原油价格的变化,通过生物质燃料这个联通管道,与全球食品价格绑在了一起。

原油→燃料乙醇→玉米是原油价格影响农产品和食品价格的主要传导路径。此外,原油对食糖价格、农产品种植成本也会造成一定影响。
二、核心传导路线是“原油→燃料乙醇→玉米”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玉米和大豆生产国,16/17 年度,其玉米产量占全球 43%(剔除中国),大豆产量占全球 34%。在全球用于生产燃料乙醇的 20%玉米中,美国占据 16%;在全球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 5%大豆中,美国占据 3%。美国玉米和大豆的种植面积高度重合,二者的种植收益、价格基本上保持同向变化。横向比较来看,在上述探讨过的一系列传导路径中,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原油→燃料乙醇→玉米(美国)”影响链条。从某种程度上看,美国玉米成为了石油和农产品价格的连接器。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4年中国农产品加工行业市场需求现状分析与投资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