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05-2014年我国奶牛存栏和牛奶产量情况分析

   导读:2005-2014年我国奶牛存栏和牛奶产量情况分析。近年来我国奶业的发展越来越多地表现出畜牧业固有的周期性,受制于消费增长的放缓,增长速度明显变慢。我国奶业的发展更多受到国内乳制品供需平衡、养殖成本变化和国际乳制品市场的影响。

  相关报告《2016-2022年中国奶牛养殖市场竞争调研及十三五发展趋势前瞻报告

  一、年奶产量分析

  近年来我国奶业的发展越来越多地表现出畜牧业固有的周期性,受制于消费增长的放缓,增长速度明显变慢。我国奶业的发展更多受到国内乳制品供需平衡、养殖成本变化和国际乳制品市场的影响。由于2013年下半年到2014年上半年较高的奶价和良好的养殖效益,国内奶牛养殖积极性增加,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持续涌入奶业,奶牛进口量大增,加上良好的气候条件和无疫情的影响,2014年我国牛奶产量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牛奶(生鲜乳)产量3725万吨,比2013年的3531万吨增加194万吨,增长5.5%。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监测的规模牧场奶牛存栏2014年比2013年增加了4%,生鲜乳产量增加10%。在规模牧场奶牛存栏(全群100头以上)占全国存栏比例的45%(农业部监测数据)的现状下,规模牧场生鲜乳产量的增加抵消了小规模养殖户退出带来的减产。

  2014年我国进口改良种用牛21.54万头,比2013年增加110.7%,主要进口国是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乌拉圭。其中奶牛进口量约19.5万头。2008年至今,我国进口奶牛超过68万头,进口奶牛及其后代群体规模估计达到了140万头,对满足我国规模牧场对牛源的需求和提高生鲜乳整体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QLY)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木材行业:国产产量占比超过65% 进口量持续四年下降

我国木材行业:国产产量占比超过65% 进口量持续四年下降

从木材产量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木材产量为先增后降再增趋势,到2024年我国木材产量为13740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5.6%;2025年1-3月我国木材产量为2517.41万立方米,同比增长8.1%。

2025年10月16日
我国裙带菜行业:辽宁产量占比超七成 蒙古、越南为主要出口目的地

我国裙带菜行业:辽宁产量占比超七成 蒙古、越南为主要出口目的地

养殖面积来看,我国裙带菜养殖规模持续扩大为裙带菜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保障,2024年我国裙带菜养殖面积达10962公顷,同比增长1%。

2025年09月22日
我国海洋智慧牧场迈入体系化发展新阶段 山东省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数量领先

我国海洋智慧牧场迈入体系化发展新阶段 山东省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数量领先

生产总值来看,我国海域面积达300万平方公里,丰饶的物产为保障水产品供应提供了坚实基础。我国海洋经济持续增长,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显示,2020-2024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从8.0万亿元增长至10.54万亿元;2025年上半年生产总值达5.1万亿元,同比增长5.8%。

2025年09月16日
我国棉花种植面积轻微回升 2025年上半年国内棉花进口量及金额大幅下降

我国棉花种植面积轻微回升 2025年上半年国内棉花进口量及金额大幅下降

从种植面积来看,2020年到2023年我国棉花种植面积持续下降,到2024年棉花种植面积轻微回升。2024年我国棉花种植面积为4257.4万亩,同比增长1.8%。

2025年09月06日
我国花卉行业:电商销售占比超50% 盆花及庭院植物为主要出口品类

我国花卉行业:电商销售占比超50% 盆花及庭院植物为主要出口品类

从零售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花卉零售市场总规模为先增后降再增趋势,到2024年我国花卉零售市场总规模约为2200亿元,同比增长2.1%。

2025年09月04日
我国饲料添加剂行业:单一饲料添加剂占比超90% 山东、云南产量排名前二

我国饲料添加剂行业:单一饲料添加剂占比超90% 山东、云南产量排名前二

从产值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饲料添加剂产品产值为先增后降再增趋势,到2024年我国饲料添加剂产品产值为1315.8亿元,同比增长7.55%。

2025年08月2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