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未来我国种植综合服务具备较大成长空间。给予种植服务“增持”评级:目前参与种植综合服务的主体来自产业链的不同节点,农资厂商如化肥、种子企业具备多年深耕农村的经验,也配有成型的农业技术服务团队;下游贸易流通企业有稳定的贸易客户,天然地有稳定贸易粮源、参与种植合作的驱动力;还有原先就具备优质土地资源,熟知农业种植的农垦企业等。
参考《2016-2022年中国种植业市场产销调研及十三五运行态势预测报告》
给予种植服务“增持”评级:目前参与种植综合服务的主体来自产业链的不同节点,农资厂商如化肥、种子企业具备多年深耕农村的经验,也配有成型的农业技术服务团队;下游贸易流通企业有稳定的贸易客户,天然地有稳定贸易粮源、参与种植合作的驱动力;还有原先就具备优质土地资源,熟知农业种植的农垦企业等。我们认为,种植综合服务的号角已起,不论是单点获利,还是全产业链布局,都具备较大成长空间。
龙头景气复苏象屿股份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初步布局者具备先发优势可参与主题性机会。(1)随着粮价下行压力逐步解除,行业景气度好转,龙头公司象屿股份的种植服务面积、粮食贸易业务复苏,利润状况逐步改善;(2)史丹利、神农基因、隆平高科等初步布局者已经走过 1-2 年探索期,各有模式创新之处,可参与主题性机会。
土地制度:期待 2017 年耕地及农垦政策红利加速释放 2017 年土地流转进入纵深推进期, 耕地经营权流转是主要看点
2016 年年底政策密集出台,我们认为土地流转在 2017 年将进入政策密集出台期,耕地的经营权流转是未来主要的政策重点。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已经进入试点阶段,2017 年试点结束,土地成交量超远计划预期,同时完全集体产权制度的意见出台,也为这一类型土地出让提供机会。
然而耕地仍在确权阶段,2016 年年底正式提出三权分置但是耕地法依然没有修改,同时未来商业化最关键的经营权权能也亟待丰富。
全国私下土地流转面积已达 33.3%,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土地流转的问题依然存在。
农户保田心理重,不敢流转出土地。规模种植效应不明显,大户不敢扩张。配套设施不齐全。
我们认为 2017 年重要的改革方式将是赋予耕地经营权更多的权能(抵押、入股等),引导耕地在一定区域交易市场的基础上进行流转;同时在资源禀赋较高的区域,引导有价值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集体荒地等股份制、商业化改革。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