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未来一年是我国种植业迎接转基因政策突破关键时点。文件特别提及推进新型抗虫棉、抗虫玉米、抗除草剂大豆等重大产品产业化:转基因棉、玉米和大豆在 5 年之内要实现产业化,其中转基因玉米和大豆的产业化是新的领域。
参考《2016-2022年中国种植业市场产销调研及十三五运行态势预测报告》
2016 年一号文件表述了“慎重推广转基因”,同年 8 月 8 日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有关农业生物高科技发展的有关段落指出:要加强作物抗虫、抗病、抗旱、抗寒基因技术研究,加大转基因棉花、玉米、大豆研发力度,推进新型抗虫棉、抗虫玉米、抗除草剂大豆等重大产品产业化,强化基因克隆、转基因操作、生物安全新技术研发,在水稻、小麦等主粮作物中重点支持基于非胚乳特异性表达、基因编辑等新技术的性状改良研究,使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整体水平跃居世界前列,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品种和技术储备,建成规范的生物安全性评价技术体系,确保转基因产品安全。
文件特别提及推进新型抗虫棉、抗虫玉米、抗除草剂大豆等重大产品产业化:转基因棉、玉米和大豆在 5 年之内要实现产业化,其中转基因玉米和大豆的产业化是新的领域。
目前我国转基因作物的安全评价需经过试验研究、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和安全证书五个阶段,得到的安全证书只允许一个品种在一个省应用,跨省和跨生态区应用需重新申请,相似的转化体或姊妹系需从头评价,走完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和申请安全证书的全过程。
我们判断,政府对大田转基因作物的推广将会审慎推进,实现商业化种植是大势所趋。转基因种子的推广将扩大种子行业的规模,加速行业洗牌,将成为中国种业的里程碑事件。
从投资的空间来看,转基因种子的售价往往大幅高于传统种子。从 1980年代开始销售转基因种子至今,孟山都玉米种子零售价格从 65 美元/袋涨到了 300 美元/袋,大豆则是从 12-15 美元/袋增长到 70 美元/袋,但是农民从新技术上得到了更高的收益,并未抗拒价格的上涨。因此,以当前国内玉米种子市场空间 300 亿元为基础,未来五年转基因渗透率至50%、价格翻倍,则单玉米种子市场空间则可提升 50%至 450 亿元;同时伴随市场份额快速集中,如果 CR4 达 30%出现低寡占格局,则前四大玉米种业企业将分享 135 亿的销售额、70 亿元以上的利润蛋糕,相对目前玉米种子龙头每年 4-5 亿净利润水平有 200-300%的增长空间!
从投资的节奏来看,“十三五”规划是较好的参考时间节点,如需在 2020年之前完成产业化的既定目标,则需要在 2017/2018 完成安全证书的发放,2019 年底做品种审定、生产经营证书的发放等流程评估。因此,未来一年是种业迎接转基因政策突破的关键时点,相关各方已经翘首以盼跃跃欲试,投资机遇绝不可失!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