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影响中国化肥行业发展有利与不利因素

导读:2017年影响中国化肥行业发展有利与不利因素。工信部发布的《化肥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重点开发、推广缓控释肥料和掺混肥料生产技术及装备,水溶性肥料、新型包裹材料和制剂生产技术,建立和完善复混肥标准。

参考《2016-2022年中国氮肥行业规模现状与十三五发展商机研究报告


       1、有利因素

       (1)产业政策支持

       工信部发布的《化肥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重点开发、推广缓控释肥料和掺混肥料生产技术及装备,水溶性肥料、新型包裹材料和制剂生产技术,建立和完善复混肥标准。鼓励发展水溶肥、专用肥、控释肥等新型肥料的生产,支持新型肥料的开发和应用。

       《国家农业节水纲要(2012-2020)》指出:完善农业节水工程措施,积极推广喷灌、微灌、膜下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到2020年,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3亿亩,其中新增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面积1.5亿亩以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全面推广滴灌技术,因地制宜发展喷灌、管道灌等节水技术,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改善灌区灌溉条件,建立标准化、规范化高效节水综合示范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到2015年,完成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500万亩以上。

       农业部《推进水肥一体化实施方案(2016-2020年)》指出,到2020年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面积达到1.5亿亩,新增8,000万亩。其中东北地区推广玉米、马铃薯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1,500万亩;西北地区推广玉米、马铃薯、棉花水肥一体化技术2,000万亩;华北地区推广小麦、玉米微喷水肥一体化技术2,000万亩;西南地区推广玉米、马铃薯集雨补灌水肥一体化技术1,000万亩;设施农业推广设施蔬菜、水果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1,000万亩;果园推广滴灌、微喷水肥一体化技术500万亩。

       (2)水溶肥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粮食生产是人口增长的刚性需求,化肥是粮食的“粮食”。伴随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可耕地的面积还会减少,农作物必须依靠精耕细作、提高单产,这将导致肥料的施用量和使用效率逐步提高,市场在持续消费传统肥料的基础上,对新的施肥方式和新型肥料的需求持续扩大。

       一是粮、棉、油、糖以及蔬菜和水果等作物继续保持稳产增产的态势,包括水溶肥在内的化肥施肥量需求增长。《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18亿亩,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000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4亿吨以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棉花、油料、糖料总产量分别达到700 万吨以上、3,500 万吨、1.4 亿吨以上,蔬菜、水果产品丰富,供给充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3 以上,化肥、农药有效利用率继续提高。

       二是喷滴灌施肥领域和面积不断扩大,棉花、玉米、马铃薯、小麦、加工番茄、设施蔬菜等传统滴灌作物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尤其新疆、甘肃等西北干旱地区膜下滴灌作物面积增加。同时喷滴灌施肥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如油料、林果业、花卉等已开始使用喷滴灌技术,成为水溶肥产业新的增长点。这些都带动了对优质水溶肥需求迅速增长。

       三是作物种植者收入和素质逐渐提高,在国家政策引导、地方农资部门指导和水溶肥生产企业的带动下,种植者科学施肥、均衡施肥、节约成本的意识明显增强,购买、施用水溶肥意愿、能力也明显提高,水溶肥市场占有率逐渐提高。

       (3)基础肥料工业发展迅速

       我国基础肥料化工企业稳步发展,作为水溶肥主要原材料的氮、磷、钾肥产能规模迅速扩张,市场供应相对充足。产品质量逐渐提升,能够基本满足水溶肥行业发展的需要。作为水溶肥产业链上游的重要环节,基础肥料工业的大发展,是水溶肥行业发展的基础。

       (4)生产工艺进步扩大了水溶肥应用领域

       水溶肥发展早期,曾因生产工艺复杂、原材料价格较高、国外品牌垄断等原因,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被称为“贵族肥料”。其施用范围仅限于高价值作物及非农业领域。近年来,部分国内生产企业通过长期研究,创新制造工艺,优化水溶肥配方,大幅降低了水溶肥生产成本和价格,将水溶肥从动辄1-2万元以上的价位降低到种植者用得起的价格范围内,水溶肥已经能够在部分灌溉基础设施较好的区域实现大田应用。

       2、不利因素

       (1)水溶肥行业集中度不高,投入不足

       随着水肥一体化的普及,水溶肥逐步推广,生产厂家逐年增多,产品质量却参差不齐。目前水溶肥涉及4项农业部行业标准和1项化工行业标准,产品养分配方不统一。截至2015年6月,全国登记水溶肥总计6,545个,市场上缺乏主导品牌,各类水溶肥企业良莠不齐,特别是一些小企业在资金、研发、技术上都投入不足,对改善水溶肥生产工艺及技术、促进养分吸收、提高有效成分的利用、增加体系稳定性、提高不同原料的混配技术等研究不够,缺乏对螯合剂、表面活性剂、新型化合物、功能性物质的研究与应用。

       (2)水溶肥行业受制于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

       化肥行业生产经营具有“大进大出”的特点,即采购、销售量都很大,企业生产经营对原材料依赖性较强,受到产业链上游厂家的制约和影响。受近年来宏观经济影响,行业的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水溶肥企业的生产规模和盈利状况受基础肥料市场影响较大。

       (3)水肥一体化配套设施不同步

       水肥一体化的实现意味着整个耕作体系的深刻变化,只有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普及,才可能有水溶肥的施展空间,灌溉技术设备和配套施肥方案跟不上,水溶肥的优势就不能完全体现。

       肥料企业主要精力在提高肥料产品品质和性状,但哪些产品最适用于喷滴灌设施并不清楚;喷滴灌设备生产企业只给种植者 “搭框架”,却不去建议如何选择肥料。同时我国的喷灌溉设备存在一些设计不合理、安装粗放、缺乏技术服务等问题,导致设备的应用效果不佳。因此,水溶肥企业需要突破的瓶颈在于如何与喷滴灌设备企业对接,共同满足现代农业大户的产品与技术服务需求。

       目前,水肥一体化在很大程度上只重视设施的建设,未考虑施肥过程对设备的要求,灌溉设备企业与肥料企业缺乏沟通,灌溉设施存在设计不合理、安装不当、技术支持不到位等问题,导致很多喷滴灌设备不适用、效率低,不能够做到精准施肥。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海洋智慧牧场迈入体系化发展新阶段 山东省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数量领先

我国海洋智慧牧场迈入体系化发展新阶段 山东省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数量领先

生产总值来看,我国海域面积达300万平方公里,丰饶的物产为保障水产品供应提供了坚实基础。我国海洋经济持续增长,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显示,2020-2024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从8.0万亿元增长至10.54万亿元;2025年上半年生产总值达5.1万亿元,同比增长5.8%。

2025年09月16日
我国棉花种植面积轻微回升 2025年上半年国内棉花进口量及金额大幅下降

我国棉花种植面积轻微回升 2025年上半年国内棉花进口量及金额大幅下降

从种植面积来看,2020年到2023年我国棉花种植面积持续下降,到2024年棉花种植面积轻微回升。2024年我国棉花种植面积为4257.4万亩,同比增长1.8%。

2025年09月06日
我国花卉行业:电商销售占比超50% 盆花及庭院植物为主要出口品类

我国花卉行业:电商销售占比超50% 盆花及庭院植物为主要出口品类

从零售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花卉零售市场总规模为先增后降再增趋势,到2024年我国花卉零售市场总规模约为2200亿元,同比增长2.1%。

2025年09月04日
我国饲料添加剂行业:单一饲料添加剂占比超90% 山东、云南产量排名前二

我国饲料添加剂行业:单一饲料添加剂占比超90% 山东、云南产量排名前二

从产值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饲料添加剂产品产值为先增后降再增趋势,到2024年我国饲料添加剂产品产值为1315.8亿元,同比增长7.55%。

2025年08月29日
我国淡水养殖面积下降 但产值及产量仍保持增长 池塘养殖面积占比最大

我国淡水养殖面积下降 但产值及产量仍保持增长 池塘养殖面积占比最大

从种植面积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淡水养殖种植面积为上下波动趋势,到2024年我国淡水养殖种植面积为5327.82千公顷,同比下降1.5%。

2025年08月05日
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营业收入降速明显收窄 政策面持续利好

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营业收入降速明显收窄 政策面持续利好

从营业收入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营业收入为先增后降趋势,到2024年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营业收入为52908.3亿元,同比下降2.1%。

2025年08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