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16年中国天然气产量、消费量及供应前景分析。在供应增加和价格驱动下,2000-2013年,中国天然气市场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全国天然气消费量年均增速高达16.1%。
相关行业报告《2017-2022年中国LNG液化装置行业竞争态势及十三五投资定位分析报告》
“十三五”期间,预计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从1920亿方增长至2800亿方,年均增速9.2%;同期,国内天然气供应能力(含长约管道进口气和LNG进口接收站能力)将达到3700亿方,天然气市场维持过剩的格局。2015-2020年,全球LNG市场过剩格局也料将延续,特别是2019年后美国LNG出口量料将快速增加,全球LNG贸易定价模式将发生重大转变,预计挂靠天然气价格的LNG现货市场价格将维持在4-5美元/MMBtu(离岸价),即到国内市场的价格约1.6-2.0元/立方米。同期,国内天然气进口管道气成本为1.8-2.7元/立方米,进口LNG长约供应价格预计将在2.0-2.7元/立方米间运行。国产常规气到达中东部市场的供气成本1.0-2.0元/方。进口LNG现货价格有竞争优势。
一、中国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分析
在供应增加和价格驱动下,2000-2013年,中国天然气市场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全国天然气消费量年均增速高达16.1%。2014年以来,受经济放缓、气价走高、冬季偏暖、替代能源快速发展等多因素影响,中国天然气需求增速急剧下降,2014年增速大幅降到8.6%,2015年进一步降至4%左右。
2013年7月-2015年10月,随着天然气价格改革三步走的落实,中国天然气城市门站价格平均上涨36%。同期,布伦特原油现货和秦皇岛港动力末煤(Q5500)价格分别下降超55%和33%。按单位热值价格计算,2015年11月初,中国天然气价格基本与燃料油和LPG价格持平,是煤炭价格的3倍以上;2015年11月20日,非居民用气最高门站价格下调0.7元/立方米,降幅近25%,回到2011年的价格水平。这有助于提升天然气的竞争力,缓解日趋严重的资源过剩问题。
发改委2012年印发的《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预测,2015年中国天然气需求为2300亿立方米;发改委等三部委发布的《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要求2015年中国天然气供应能力达到2500亿立方米。截至2015年末,国内天然气供应能力超过2800亿立方米,考虑煤制气装置技术不成熟,实际供应能力也超过2700亿立方米。
国内天然气市场过剩格局料将维持。2015年11月20日,中国非居民用气最高门站价格下调有助于提升天然气的价格竞争力,缓解日趋严重的资源过剩问题。根据中国石油经济研究院预计,到2020年,国内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3000亿立方米,年均增速11.3%,我们谨慎预计到2020年全国天然气消费达到2800亿方,年均增速9.2%。
“十二五”期间,国内天然气进口能力快速建设。截至2015年底,国内管道天然气进口能力540亿立方米,LNG接收站接收能力达到约525亿立方米。“十三五”期间,随着页岩气产能的建设和进口能力继续提升。到2020年,我们预计国内天然气供应能力有望达到约3700亿立方米,过剩格局维持。
资料来源:互联网,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