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6年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产品结构、生产技术及产业链情况介绍。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通过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移动来工作。充电时,锂离子从 正极中脱嵌,在负极中嵌入,放电时反之。
参考《2016-2022年中国动力锂离子电池产业运营现状及十三五市场竞争态势报告》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通过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移动来工作。充电时,锂离子从 正极中脱嵌,在负极中嵌入,放电时反之。从电池结构上来看,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 隔膜、外壳等。
正极材料:选择相对锂而言电位大于 3V 且在空气中比较稳定的嵌锂过渡金属氧化物, 如 LiCoO2、LiNiO2、LiMn2O4。
负极材料:选择电位尽可能接近锂电位的可嵌入锂化合物,如各种碳材料,包括天然石 墨、合成石墨、石墨烯、中间相小球碳素等及金属氧化物等。
电解液:采用 LiPF6与乙烯碳酸脂(EC)、丙烯碳酸脂(PC)和低粘度二乙基碳酸脂(DEC) 等烷基碳酸脂搭配的混合溶液。
隔膜:采用 PE、PP 或复合膜。
外壳:采用钢壳、铝壳或铝塑复合膜。
锂离子电池结构图
圆柱形锂电池电芯制作工艺流程
锂离子电池产业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TYT)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