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15年中国储能行业技术路线及各发展阶段市场需求分类情况。储能是指通过一种介质或者设备,把一种能量形式用同一种或者转换成另一种能量形式存储起来,基于未来应用需要以特定能量形式释放出来的循环过程。
参考《2016-2022年中国电池储能电站市场竞争态势及十三五发展机会分析报告》
储能是指通过一种介质或者设备,把一种能量形式用同一种或者转换成另一种能量形式存储起来,基于未来应用需要以特定能量形式释放出来的循环过程。通常说的储能是指针对电能的存储,利用化学或者物理的方法将产生的能量存储起来并在需要时释放的一系列技术和措施。
储能技术路线
目前我储能行业的处于刚刚起步。我们认为,随着下游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储能的商业化应用也愈加迫切。2015年之前,项目以示范应用为主,集中在可再生能源并网、调频辅助服务、电力输配、分布式发电及微网、电动汽车光储式充电站;2015年-2020年,开始出现若干初具商业化但还不具备规模化的项目,逐步向商业化迈进;2020年之后,储能将逐步在各个领域实现商业化发展。
目前储能应用最大的空间在于风光电厂的应用。受制于火电拉闸的局限以及西部地区有限的消纳能力,2015年的弃风、弃光现象突出。光伏方面,2015年全国弃光电量40亿,弃光率约10%。甘肃弃光率达31%;新疆自治区弃光率达26%。风电方面,2015年弃风电量33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13亿千瓦时,平均弃风率达到15%,同比增加7个百分点,同样是西北地区问题最突出。
储能的引入可以将多余的电能储存起来,待需要时释放,加装在风光电场可以弥补风、光发电存在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特点,也更有利于电能的灵活调节,提高发电系统效率。此外,风电和光伏发电对电网接入的友好性也得到改善。
其次,传统电厂往往需要配备备用电源,投资非常大,储能设施的引用将有利于电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储能设备在负荷低谷的时候储存多余电量,符合峰值时将负荷谷底存储的多余电量发送给电网,从而减少发电公司和电网公司的不必要投资,提高设备利用率。在商业化推广方面,利用各省市的峰谷电价差,发挥储能的成本优势,进行削峰填谷的电力调节,再与客户分享收益。目前由于整个行业的成本仍然较高,因此商业化应用还没有打开,但南都电源公司的铅碳储能系统已经做到0.5元的度电成本,有望率先开启商业化项目的大门。随着微网的逐步推进,储能在家庭电网中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另外,在没有供电设施的海外市场已经提前迈出一步,国内有竞争力的企业也有望分得一杯羹。
中国储能需求细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TYT)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